【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通切换型可变磁通直线记忆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磁通切换型可变磁通直线记忆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直线电机领域,磁通切换型永磁直线电机结构简单,可做双边对称磁路并联结构,不仅具有永磁电机的高功率密度和感应电机次级结构简单的双重优势,同时允许高效容错运行,若应用于轨道交通、导弹发射等场合,可大大降低系统成本。
[0003]然而,由于普通永磁材料的固有特性,直线电机内普通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基本恒定,直线电机作为驱动或执行部件电动运行时调速范围十分有限。虽然混合励磁的应用实现了气隙磁场的可调节性,但是两种磁势源增加了电磁特性的复杂性,两磁通间的相互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电机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励磁电流控制系统存在失败风险,频繁变换电机运行状态产生的反电动势极易造成外接功率部件的损坏,同时,存在增大励磁损耗,增加电机运行发热量等弱点。
[0004]永磁记忆电机是一种新型的磁通可变(可控)型永磁电机,采用低矫顽力铝镍钴永磁材料,通过脉冲电流产生磁场,改变低矫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通切换型可变磁通直线记忆电机,包括:初级模块(1)、电枢齿(1.1)、磁障(2)、铝镍钴永磁体(3)、三相电枢绕组(4)、脉冲绕组(5)、脉冲绕组槽(6)、次级铁芯(7)、导磁齿(7.1)和气隙(8),其特征在于:导磁齿(7.1)为凸极式;铝镍钴永磁体(3)为梯形结构;铝镍钴永磁体(3)、三相电枢绕组(4)、脉冲绕组(5)和两并列电枢齿(1.1)收容在每初级模块(1)中,每相邻初级模块(1)间设有磁障(2),依次排布的初级模块(1)组成直线电机初级模块,置于次级铁芯(7)外侧,电机初级模块和次级铁芯之间存在气隙(8);三相电枢绕组(4)跨绕在每个初级模块(1)并列的电枢齿(1.1)空隙中,铝镍钴永磁体(3)内嵌于相邻的电枢齿(1.2)之间,永磁体沿轴向平行充磁,相邻初级模块中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每个初级模块中铝镍钴永磁体(3)的端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旭文,谭草,王庚,葛文庆,李波,陆佳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