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161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装置,包括太阳能曝气装置、种植载体,所述太阳能曝气装置包括浮板、气泵、配气管和太阳能曝气装置,所述浮板四角分别通过连接绳与种植载体四角连接,所述气泵固定于浮板上,气泵通过配气管与太阳能曝气装置连接,所述种植载体前后左右密布贯通的流动孔,种植载体上下方向均匀分布贯穿的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太阳能曝气装置位于种植载体中间的种植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能改变种植区域厌氧的环境,沉水植物也能固定在装置中抵抗水流的冲刷,提升沉水植物的成活率。成活率。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黑臭水体修复
,具体为一种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远远超过了水环境容量,水体中大量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转移到河道底泥中,形成厌氧环境,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导致“黑臭”。目前,污染底泥治理技术分为原位处理和异位处理。异位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疏浚设备将黑臭底泥疏浚至岸边,通过底泥预处理及脱水,使得黑臭底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位处理技术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减少底泥污染物释放、改善污染水体活性的污染底泥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原位物理处理、原位化学处理、原位生态修复技术等。针对异位处理技术在疏浚过程中,扰动周边水体,使底泥再悬浮和污染物释放,引起泥水输送过程中二次污染且施工量大、成本高的问题,原位处理技术因投资省、能耗低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原位处理修复技术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的污染底泥,集多种治理技术有机融合的复合水生态修复技术是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因此,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曝气装置、种植载体(9),所述太阳能曝气装置包括浮板(3)、气泵(2)、配气管(5)和曝气装置(6),所述浮板(3)四角分别通过连接绳与种植载体(9)四角连接,所述气泵(2)固定于浮板(3)上,气泵(2)通过配气管(5)与曝气装置(6)连接,所述种植载体(9)前后左右密布贯通的流动孔(7),种植载体(9)上下方向均匀分布贯穿的种植孔(8),所述种植孔(8)内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曝气装置(6)位于种植载体(9)中间的种植孔(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载体(9)为生态透水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孔(8)与流动孔(7)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位修复黑臭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杰殷金岩赵秀芳汪华清谢志远周荫庭黎惠勤朱心宁李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