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盘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45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烤盘和烹饪器具,包括:盘体,盘体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宽度方向的长度,盘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包括多个工作区域,多个工作区域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工作区域的至少部分向第二表面凹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烤盘,由于工作区域上凹陷的存在,可以避免工作区域的翘曲或鼓胀,所导致工作区域无法聚拢油等的问题,进而可以在烤盘具有多个工作区域的情况下,依然保证良好的烹饪效果。依然保证良好的烹饪效果。依然保证良好的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烤盘和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烤盘和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煎烤机通常是在加热平台上,放置烤盘,而对烤盘进行加热,再在烤盘上煎制或烤制,但是,在相关技术中,烤盘通常是一个圆形或者方形结构,只有一个加热区域,若在烤盘设置多个加热区域,必然会增加烤盘的长度,改变烤盘的长宽比,在烤盘受热后,使得各处的膨胀力不均匀,进而会导致加热区域的翘曲变形,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煎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烤盘。
[000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0006]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烤盘,包括:盘体,盘体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宽度方向的长度,盘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包括多个工作区域,多个工作区域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工作区域的至少部分向第二表面凹陷。
[0007]本技术提供的烤盘,包括盘体,盘体的一侧为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的一侧为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工作区域,即可以在工作区域进行烹饪,并且,盘体的长度方向大于盘体的宽度方向,因此,可以沿着盘体的长度方向相间隔的设置多个工作区域,并保证每个工作区域具有足够的面积进行烹饪。
[0008]并且,多个工作区域中的每一个的至少部分均向第二表面凹陷形成凹面,进而在加热时,烤盘由于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尺寸不一致,进而导致烤盘整体的应力会不均匀,可能会出现局部变形的现象,例如:局部的翘曲或鼓胀等,而本技术由于工作区域上凹陷的存在,可以避免工作区域的翘曲或鼓胀,所导致工作区域无法聚拢油等的问题,进而可以在烤盘具有多个工作区域的情况下,依然保证良好的烹饪效果。
[0009]并且,工作区域的凹陷,使其具有聚拢油的功能,进而在工作区域进行煎制或烤制时,食物可以更多的接触油,使得食材受热更均匀,成熟度一致,并且,在煎制或烤制后剩余的油脂,工作区域也能够很好的收集,进而方便对油脂进行处理,降低清洁难度。
[0010]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烤盘,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相邻的工作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第一凹槽结构开口位于第一表面,第一凹槽结构沿着宽度方向延伸。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相邻的工作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并且,第一凹槽结构沿着烤盘的宽度方向延伸,进而起到了隔断烤盘长度方向的作用,使得烤盘部分结构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较小,使得烤盘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与宽度方向的长度更协调,即利用第一凹
槽结构改变了烤盘的结构,提升烤盘的抗变形能力,并且,第一凹槽结构还可以作为不同工作区域之间的隔断标识,并且,第一凹槽结构的开口方向位于第一表面,进而在烹饪时,以不同的工作区域烹饪不同的食材,油脂、液体等也会流入凹槽,进而避免食物出现的串味现象。
[00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凹槽结构,第二凹槽结构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第二凹槽结构位于相邻的工作区域之间的背侧,第二凹槽结构沿着长度方向延伸。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相邻的工作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第二凹槽结构沿着烤盘的长度方向延伸,进而在烤盘的厚度方向上形成直边结构,进而加强烤盘厚度方向的抗变形的能力,并且,第二凹槽结构的开口位于第二表面,进而避免第二凹槽结构干扰工作区域的烹饪。
[00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加强筋,设于第二表面,第一加强筋环绕盘体的边缘设置。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沿着盘体的边缘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加强筋,进而增加盘体的结构强度,提升盘体的抗变形能力,并且,第一加强筋位于第二表面,避免第一加强筋干扰工作区域的烹饪。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工作区域呈弧面结构。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工作区域呈弧面结构,弧面更利于聚拢油,并且,对于四散的油脂也有更好的聚拢作用,以及,弧面由于没有夹角,进而在清洁时,也不容易残留卫生死角,进而保证烤盘的清洁性。
[00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部,设于盘体的第二表面,位于盘体的边缘。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烤盘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盘体的第二表面,位于盘体的边缘,进而在将烤盘放置于座体时,限位部可以卡在座体上,进而实现对烤盘的固定。
[00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盘体为椭圆盘体,限位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部相间隔的设置;盘体为多边形盘体,限位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部至少设置在多边形盘体的相邻两条边的过渡区域。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盘体若为椭圆盘体,限位部可以相间隔的设置多个,从而全面的限制盘体的移动,实现对盘体的固定;盘体若为多边形盘体,限位部可以相间隔的设置多个,多个限位部设置在相邻两条边的过渡区域,即相邻两条边的倒角处,从而全面的限制盘体的移动,实现对盘体的固定。
[00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底脚,设于第二表面,底脚的高度小于限位部的高度。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烤盘还包括底脚,设于在第二表面,进而利用底脚支撑起整个盘体,具体地,底脚与座体的面板相接触,并且,底脚的高度低于限位部的高度,从而在底脚与座体的面板相接触时,限位部可以更好的实现对盘体的固定效果。
[002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把手,设于盘体的周侧。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盘体的周侧还设置有把手,进而便于对盘体的取放。
[002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隔热件,套设于把手的外部。
[0028]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把手外部设置有隔热件,进而避免把手烫伤用户,提升烤盘的安全性。
[002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热件包括:第二加强筋,与把手相接触,第二加强筋沿第二表面向第一表面的方向凸起。
[0030]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把手部下方的位置,隔热件朝向把手的一侧,设置第二加强筋,进而提高隔热件的强度,并且,利用第二加强筋增加隔热件的厚度,并且,降低了隔热件与把手的接触面积,提升隔热件的防热效果,并且,第二加强筋更利于设置斜角,即在隔热件端部形成导向的斜面,使得隔热件更易于套装在把手上。
[003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隔热件包括:防滑筋,背离把手,防滑筋沿第一表面向第二表面的方向凸起。
[0032]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把手的下方的位置,隔热件背离把手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筋,进而在用户拿取烤盘时,增加摩擦力,进而避免烤盘从用户手中脱落。
[003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覆底件,设于第二表面,位于工作区域的背侧处。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所述盘体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所述盘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多个工作区域,多个所述工作区域沿着所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工作区域的至少部分向所述第二表面凹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盘,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工作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结构,第一凹槽结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凹槽结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盘,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工作区域之间的背侧设置有第二凹槽结构,第二凹槽结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凹槽结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筋,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加强筋环绕所述盘体的边缘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域呈弧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烤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部,设于所述盘体的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盘体的边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为椭圆盘体,所述限位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部相间隔的设置;所述盘体为多边形盘体,所述限位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部至少设置在所述多边形盘体的相邻两条边的过渡区域。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烤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脚,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底脚的高度小于所述限位部的高度。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烤盘,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