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盘叠盘解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139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盘叠盘解叠装置,包括用于水平移送蚕盘的平移装置、带动蚕盘升降的顶升装置和用于将蚕盘托起的托板装置,平移装置安装在平移支撑架上,平移装置的下方设有顶升装置,平移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托板装置,托板装置可插入堆叠的蚕盘垛的间隙内,从而将部分或全部蚕盘托起,本装置可对堆叠的蚕盘垛实现逐一解叠,也可将蚕盘逐一堆叠起来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蚕盘垛,本装置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强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蚕盘叠盘解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桑蚕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蚕盘叠盘解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桑蚕养殖是我国的传统农业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由于桑蚕养殖环节多、繁杂、费工,且很多均采用人工操作,该项产业正逐步由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转移。为了提高蚕桑生产竞争力,必须推广以优质高产、成本低、高效益为目的的蚕桑生产新技术,新技术包括蚕桑养殖方法,也包括对传统蚕桑养殖工具的提升改进。
[0003]蚕盘是蚕幼虫的成长场所,蚕虫在蚕盘内长大成熟后便会吐丝结茧,现在为提升蚕房的空间利用率,往往将很多蚕盘逐层堆叠在一起进行养殖,当需要对各个蚕盘进行消毒、添桑等作业时,就需要将堆垛的蚕盘转运送到专用的生产线上,进行拆板作业,消毒、添桑后再逐个堆叠在一起,由于蚕盘垛的层高不一,重量不一,如采用人工逐一解叠后,再逐一堆叠,会非常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蚕盘叠盘解叠装置。
[0005]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蚕盘叠盘解叠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用于水平移送蚕盘的平移装置、带动蚕盘升降的顶升装置和用于将蚕盘托起的托板装置,所述平移装置安装在平移支撑架上,所述平移装置的下方设有所述顶升装置,所述平移装置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托板装置,所述托板装置可插入堆叠的蚕盘垛的间隙内,从而将部分或全部蚕盘托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叠时,将堆叠的蚕盘摆放到平移装置上后,首先利用顶升装置将堆叠的蚕盘全部顶起使其脱离平移装置,然后利用托板装置插入堆叠的蚕盘垛的间隙内,将托板装置上方堆叠的蚕盘托起,顶升装置下降带动其上剩余的蚕盘落在平移装置上,然后再利用平移装置将其上的蚕盘运走即可,接着顶升装置再次上升将剩余的蚕盘顶起,托板装置抽离,顶升装置下降使剩余的蚕盘落在平移装置上,然后再次插入托板装置,如此往复操作即可将蚕盘逐个解叠;叠盘时反向操作即可,该装置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强度。
[0006]作为优选:
[0007]上述平移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所述平移支撑架上的皮带机,两个所述皮带机连接有同一个同步驱动机构,该同步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皮带机同步运转,两个所述皮带机的皮带共同形成蚕垛移送面。采用此结构,堆叠的蚕盘垛可跨放在两个皮带机,蚕盘转运平稳、顺畅。
[0008]上述顶升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皮带机之间的第一顶升结构和设置在两个所述皮带机外侧的第二顶升结构;
[0009]所述第一顶升结构包括竖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平移支撑架上的第一气缸,该第一气
缸位于两个所述皮带机之间,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顶部安装有水平的第一顶升板;
[0010]所述第二顶升结构包括两个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皮带机外侧的平移支撑架上分别竖向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顶部安装有水平的第二顶升板。
[0011]采用上述结构,解盘时,第一、第二顶升板同时顶升,第一顶升板顶升到最高位置,侧边托板装置插入最下方的第一个盘与第二盘之间间隙,托起第二个盘以上全部蚕盘,然后第一顶升板下降,最底下第一个蚕盘脱落到第二顶升板上,第二顶升板再下降,蚕盘落到皮带机上,并被传输到下一工位。
[0012]上述托板装置包括托板支撑架,该托板支撑架位于所述平移支撑架的外侧,所述托板支撑架上水平安装有第三气缸,该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蚕盘托板,所述蚕盘托板朝向所述平移装置。采用此结构,通过第三气缸的往复动作即可带动蚕盘托板插入或抽离蚕盘垛的间隙内。
[0013]上述平移支撑架上还安装有防护立架,该防护立架跨设在所述平移装置上方,所述防护立架上对应所述平移装置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分别开设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采用此结构,防护立架可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尤其对于堆叠高度较高的蚕盘垛,可有效防止出现侧倾。
[0014]上述蚕盘托板下方的托板支撑架上还安装有导向滑轨,所述蚕盘托板与所述导向滑轨的滑块固定连接。采用此结构,蚕盘托板的往复运动更顺畅,且承力能力更强。
[0015]上述第一顶升板下方还设置有第一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平移支撑架上,其顶端与所述第一顶升板固定连接。采用此结构,对第一顶升板的支持更牢固,其升降过程更稳定。
[0016]上述第二顶升板呈长条状,并沿所述平移装置的运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顶升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蚕盘限位端板。采用此结构,有利于蚕盘准确落在第二顶升板上。
[0017]上述第二顶升板下方还设置有第二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滑动安装在所述平移支撑架上,其顶端与所述第二顶升板固定连接。采用此结构,对第二顶升板的支持更牢固,其升降过程更稳定。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可对堆叠的蚕盘垛实现逐一解叠,也可将蚕盘逐一堆叠起来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蚕盘垛,本装置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强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平移装置、顶升装置和托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平移装置和顶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

4所示,一种蚕盘叠盘解叠装置,包括用于水平移送蚕盘的平移装置2、带动
蚕盘升降的顶升装置3和用于将蚕盘托起的托板装置4,所述平移装置2安装在平移支撑架1上,所述平移装置2的下方设有所述顶升装置3,所述平移装置2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托板装置4,所述托板装置4可插入堆叠的蚕盘垛的间隙内,从而将部分或全部蚕盘托起。
[0025]所述平移装置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所述平移支撑架1上的皮带机201,两个所述皮带机201连接有同一个同步驱动机构,该同步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皮带机201同步运转,两个所述皮带机201的皮带共同形成蚕垛移送面,所述同步驱动机构(图中未视出)包括同步驱动电机,两个所述皮带机201的主动辊筒连接有同一根同步轴,该同步轴上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同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套装有传动链条。
[0026]所述顶升装置3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皮带机201之间的第一顶升结构和设置在两个所述皮带机201外侧的第二顶升结构。
[0027]所述第一顶升结构包括竖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平移支撑架1上的第一气缸302,该第一气缸302位于两个所述皮带机201之间,所述第一气缸302的活塞杆顶部安装有水平的第一顶升板301,该第一顶升板301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第一顶升板301下方还设置有第一辅助支撑杆303,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303共两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缸302的前方和后方,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303滑动安装在所述平移支撑架1上,其顶端与所述第一顶升板301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盘叠盘解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水平移送蚕盘的平移装置(2)、带动蚕盘升降的顶升装置(3)和用于将蚕盘托起的托板装置(4),所述平移装置(2)安装在平移支撑架(1)上,所述平移装置(2)的下方设有所述顶升装置(3),所述平移装置(2)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托板装置(4),所述托板装置(4)可插入堆叠的蚕盘垛的间隙内,从而将部分或全部蚕盘托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盘叠盘解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装置(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所述平移支撑架(1)上的皮带机(201),两个所述皮带机(201)连接有同一个同步驱动机构,该同步驱动机构驱动两个所述皮带机(201)同步运转,两个所述皮带机(201)的皮带共同形成蚕垛移送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蚕盘叠盘解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3)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皮带机(201)之间的第一顶升结构和设置在两个所述皮带机(201)外侧的第二顶升结构;所述第一顶升结构包括竖向固定安装在所述平移支撑架(1)上的第一气缸(302),该第一气缸(302)位于两个所述皮带机(201)之间,所述第一气缸(302)的活塞杆顶部安装有水平的第一顶升板(301);所述第二顶升结构包括两个第二气缸(305),两个所述皮带机(201)外侧的平移支撑架(1)上分别竖向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第二气缸(305),所述第二气缸(305)的活塞杆顶部安装有水平的第二顶升板(304)。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蚕盘叠盘解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装置(4)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俊波周永忠许晓明寇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祥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