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功率因数改善用的电力用电容器,及用于各种电路的电气设备电容器的外壳构造。下面,参照图21-图24来说明构成。如图21所示,实开平06-2664号公报的电容器构成为使树脂壳8、树脂盖9接合,在其内部容纳3个电容器元件10,另外,构成由树脂端子台11形成电容器引出端子部,并向树脂壳8内部填充合成树脂12来固化。即,为了形成电容器的外壳,要具备图21所示深底的树脂壳8。另外,树脂壳8与树脂盖9的接合部分使用热熔敷接合、超声波熔敷接合、或涂布合成树脂并固化的接合。另外,如图22所示,实开昭60-169832号公报的电容器构成为使树脂壳13、树脂盖14接合,在其内部容纳电容器元件15。即,为了形成电容器的外壳,具备图22所示深底的树脂壳13。电容器元件15构成为容纳在形成于树脂壳13内部的树脂筒部,向树脂筒部内部填充合成树脂16后固化。另外,树脂壳13与树脂盖14的接合部分与实开平06-2664号公报的电容器一样,使用热熔敷接合、超声波熔敷接合、或涂布合成树脂并固化的接合。如图23所示,实开昭57-146323号公报的带保安装置的电容器构成为象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具有:筒状的主体部;底部,设置用于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嵌合的沟部;天井部,覆盖上述主体部另一侧的端部;和电容器元件,设置在上述主体部的内部,将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嵌合并固定在上述底部的沟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2-28 2002-527591.一种电容器,具有筒状的主体部;底部,设置用于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嵌合的沟部;天井部,覆盖上述主体部另一侧的端部;和电容器元件,设置在上述主体部的内部,将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嵌合并固定在上述底部的沟部中。2.一种电容器,具有筒状的主体部,在端部设置第1孔部;沟部,用于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嵌合;底部,在上述沟部的外侧设置贯通壁面的第2孔部;棒状体,贯通上述第1孔部和上述第2孔部;天井部,覆盖上述主体部另一侧的端部;和电容器元件,设置在上述主体部的内部,使上述棒状体贯通上述第1孔部和上述第2孔部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孔部的截面积比上述第1孔部的截面积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孔部和上述第2孔部,使形成电容器外侧的开口部变宽,从上述开口部向里变窄,且上述棒状体,使形成电容器外侧的端部截面积变大,向另一侧端部变小。5.一种电容器,具有筒状的主体部,在端部设置第1孔部;沟部,用于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嵌合;底部,在上述沟部的外侧设置贯通壁面的第2孔部,在上述沟部的内侧设置坑部;棒状体,贯通上述第1孔部和上述第2孔部,并进入上述坑部;天井部,覆盖上述主体部另一侧的端部;和电容器元件,设置在上述主体部的内部,上述棒状体贯通上述第1孔部和上述第2孔部,并进行上述坑部后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孔部、上述第2孔部和上述坑部,使形成电容器外侧的开口部变宽,从上述开口部向里变窄,且上述棒状体,使形成电容器外侧的端部截面积变大,向另一侧端部变小。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螺纹切削上述棒状体。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螺纹切削上述棒状体。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于上述底部的沟部,为开口部宽、从上述开口部向里变窄的形状。10.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部的端部设置凸部,在设置于上述底部的沟部中设置固定上述凸部的凹部。11.一种电容器,具有筒状的主体部;天井部,设置用于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嵌合的沟部;底部,覆盖上述主体部另一侧的端部;和电容器元件,设置在上述主体部的内部,使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嵌合在上述天井部的沟部中并固定。12.一种电容器,具有筒状的主体部,在端部设置第1孔部;沟部,用于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嵌合;天井部,在上述沟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波洁,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