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施工用公路隔离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20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2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公路隔离栅,其包括若干组缓冲单元及连接相邻各组缓冲单元的横栏,缓冲单元包括第一槽体及与第一槽体的一端铰接的立柱,立柱靠近主路的一侧,立柱背离主路的一侧端面及第一槽体远离立柱铰接轴的一端之间均铰接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对立柱进行支撑,立柱在缓冲装置的支撑下呈竖直状态;各组立柱上贯通开设有若干组上下分布的通孔,各组立柱上的各组通孔正对设置,横栏与各组正对设置的通孔插接固定;各组第一槽体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定位块,各组定位块上插接有与公路固定连接的地脚螺栓。本申请中在一体化横栏及各组缓冲单元上缓冲装置的作用下,降低了撞击过程的冲击效应,提升了对事故中车辆及行人的安全保护。人的安全保护。人的安全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施工用公路隔离栅


[0001]本申请涉及市政公路隔离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公路隔离栅。

技术介绍

[0002]市政公路指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公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公路。在市政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尤其对于公路两侧为河流、悬崖峭壁等特殊地形地貌环境下,为提升公路上车辆及行人的行驶安全,多需要在公路的两侧进行隔离珊的安装。
[0003]对于现有的公路两侧的隔离栅施工过程,多在公路完成施工后,再在公路的两侧进行隔离栅的安装,现有的隔离栅多由若干组竖直设置的立柱进行连接,各组立柱的下端部与公路的地面通过插接或地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相邻各组立柱之间再进行横栏的安装,完成对隔离栅的全部安装过程。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现有的公路两侧的隔离栅多固定在公路的两侧,当发生交通事故致使车辆与隔离栅发生碰撞时,车辆的冲击力致使隔离栅遭受极大的瞬时冲击,隔离栅在巨大的瞬时冲击下易发生断裂、失效,致使对车辆及行人的安全保护失去保障,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公路两侧隔离栅的抗冲击性,提升对事故中车辆及行人的安全保护,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施工用公路隔离栅。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施工用公路隔离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市政施工用公路隔离栅,包括若干组沿公路两侧架设的缓冲单元及连接相邻各组缓冲单元的横栏,所述缓冲单元包括与路面抵接的第一槽体及与第一槽体的一端铰接的立柱,所述立柱靠近主路的一侧,所述立柱背离主路的一侧端面及所述第一槽体远离所述立柱铰接轴的一端之间均铰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对所述立柱进行支撑,所述立柱在所述缓冲装置的支撑下呈竖直状态;各组所述立柱上贯通开设有若干组上下分布的通孔,各组所述立柱上的各组所述通孔正对设置,所述横栏与各组正对设置的所述通孔插接固定;各组所述第一槽体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定位块,各组所述定位块上插接有与公路固定连接的地脚螺栓。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路的两侧架设有若干组缓冲单元,各组缓冲单元中的第一槽体铺设在路面上,立柱与第一槽体铰接且靠近主路的一侧,立柱及第一槽体之间铰接的缓冲装置;立柱与第一槽体之间形成连接关系,在缓冲装置的支撑下,立柱呈竖直状态,同时各组横杆贯通立柱上的各组通孔,横栏的设置提升了相邻立柱之间的一体性,当一组立柱的位置上遭受冲击时,在横栏的作用下,相邻位置上的立柱对遭受冲击位置的立柱进行牵引,使遭受冲击位置上的立柱的耐冲击性提升;同时,当立柱遭受车辆等的撞击后,立柱在车辆等的冲击下,立柱向远离主路的一侧倾斜,在缓冲装置的作用下,缓冲装置对冲
击过程中的能量不断进行吸收,使立柱对撞击过程中的车辆的耐冲击性提升,当车辆与公路两侧的隔离栅发生撞击时,本申请中在一体化横栏及各组缓冲单元上缓冲装置的作用下,降低了撞击过程的冲击效应,提升了对事故中车辆及行人的安全保护。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主杆及副杆,所述主杆及所述副杆插接滑动,所述主杆远离所述副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柱背离主路的一侧竖直端面铰接;所述副杆远离所述主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体远离所述立柱的铰接轴的一端铰接,所述主杆及所述副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外周面上均套接固定有限位环,两组所述限位环之间的所述主杆及所述副杆上共同套接滑动有压簧。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装置中的主杆及副杆插接滑动,主杆及副杆分别与第一槽体及立柱铰接,限位环分别与主杆及副杆一体连接,在压簧的作用下,压簧的两端分别与两组限位环抵接,当隔离栅遭受车辆等的撞击时,此时立柱向背离主路的一侧倾斜,使副杆不断向主杆内部插接运动,此时压簧不断被压缩,压簧压缩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撞击的能量,进而起到对撞击过程的缓震作用。
[0011]优选的,公路的两侧均凹设有沉槽,各组所述缓冲单元架设在所述沉槽内部,所述第一槽体的下端面与所述沉槽的槽底抵接,所述立柱朝向主路的一侧端面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沉槽的槽壁抵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缓冲单元架设在公路两侧的沉槽内部,当各组缓冲单元完成在沉槽内部的定位后,在缓冲装置的支撑下,此时立柱竖直设置,立柱与沉槽的槽壁抵接,沉槽的侧壁进一步对立柱进行限位,使立柱保持竖直状态,立柱在该限位关系下,立柱不易向主路的一侧倾斜,提升了各组立柱的竖直度。
[0013]优选的,各组所述第一槽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公路的延伸方向,相邻两组所述第一槽体相互靠近的竖直端面之间对拉连接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的下端面与所述沉槽的槽底抵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组第二槽体之间对拉连接有第二槽体,第二槽体的设置使相邻两组第一槽体之间实现固定连接,使各组缓冲单元之间的一体性提升,第二槽体的槽底与沉槽的槽底抵接,使第二槽体的稳定性提升。
[0015]优选的,所述沉槽上凹设有若干组下水口,各组所述下水口位于所述第二槽体长度方向中间位置上,各组所述下水口使所述第二槽体长度方向两侧呈连通状态。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槽的槽底凹设有若干组下水口,各组下水口位于第二槽体的中间位置上,各组下水口实现了第二槽体两侧的连通,当降雨时,公路雨水不断向公路的两侧汇流,雨水经各组下水口不断进行排水,使雨水越过第二槽体,便于对公路雨水进行排水作业。
[0017]优选的,各组所述第二槽体两侧壁上均固定有定位块,各组所述定位块上均插接有与所述沉槽的槽底固定连接的地脚螺栓。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第二槽体对相邻两组第一槽体进行对拉连接,定位块固定在第二槽体上并插接有与沉槽的槽底固定连接的地脚螺栓,上述设置使各组第二槽体在沉槽内部的稳定性提升,使相邻两组第一槽体的结构强度间接得到提升。
[0019]优选的,各组所述立柱在背离所述缓冲装置的一侧端面上粘接固定有反光条。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条粘接在立柱背离缓冲装置的一侧端面上,当公路
上行驶有车辆及行人时,反光片的设置起到警示的作用,提升了车辆及行人的行驶安全性。
[0021]优选的,各组所述立柱的上端面均固定有正对、连通设置的圆环,各组所述圆环的轴线均平行于公路的延伸方向,各组所述圆环内部插接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加强杆组,各组所述圆环的上端部拧紧有与所述加强杆组抵紧的螺钉。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立柱上端部的圆环正对设置,加强杆组与各组正对设置的圆环插接固定,加强杆组共同插接入各组圆环内部,各组螺钉与加强杆组的外周面抵紧,使加强杆组在圆环的位置固定连接,上述设置使各组立柱的上端部进一步实现固定连接,提升了各组加强杆组的一体性,使公路隔离栅的耐冲击性进一步提升。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横栏的设置提升了相邻立柱之间的一体性,当一组立柱的位置上遭受冲击时,在横栏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施工用公路隔离栅,包括若干组沿公路(1)两侧架设的缓冲单元(2)及连接相邻各组缓冲单元(2)的横栏(3),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2)包括与路面抵接的第一槽体(21)及与第一槽体(21)的一端铰接的立柱(22),所述立柱(22)靠近主路的一侧,所述立柱(22)背离主路的一侧端面及所述第一槽体(21)远离所述立柱(22)铰接轴的一端之间均铰接有缓冲装置(4),所述缓冲装置(4)对所述立柱(22)进行支撑,所述立柱(22)在所述缓冲装置(4)的支撑下呈竖直状态;各组所述立柱(22)上贯通开设有若干组上下分布的通孔(221),各组所述立柱(22)上的各组所述通孔(221)正对设置,所述横栏(3)与各组正对设置的所述通孔(221)插接固定;各组所述第一槽体(21)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定位块(211),各组所述定位块(211)上插接有与公路(1)固定连接的地脚螺栓(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公路隔离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4)包括主杆(41)及副杆(42),所述主杆(41)及所述副杆(42)插接滑动,所述主杆(41)远离所述副杆(42)的一端与所述立柱(22)背离主路的一侧竖直端面铰接;所述副杆(42)远离所述主杆(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槽体(21)远离所述立柱(22)的铰接轴的一端铰接,所述主杆(41)及所述副杆(42)相互远离的一端外周面上均套接固定有限位环(43),两组所述限位环(43)之间的所述主杆(41)及所述副杆(42)上共同套接滑动有压簧(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公路隔离栅,其特征在于:公路(1)的两侧均凹设有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刚程正军陈少玲庄耿东黄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晟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