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管道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005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1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管道清淤装置,其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行走装置及抽吸装置,机架为长方体的框架,机架包括四组竖直设置的立柱及固定在各组立柱竖直上端的框体,各组立柱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有滚轮;行走装置驱动机架沿排水管道的延伸方向不断运动;抽吸装置包括淤泥抽吸泵及安装在框体下端的管子,淤泥抽吸泵及管子之间密封连接有具有柔性的水管,水管的长度满足清淤作业的距离。本申请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取代了人力清洁的传统方式,该清淤装置能够不断在排水管道内部进行自走式淤泥抽吸作业,进而提升了排水管道在清淤过程中的劳动效率,也降低了清淤作业过程中对清淤人员的健康危害。对清淤人员的健康危害。对清淤人员的健康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管道清淤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管道清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管道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地下管线、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等工程,又例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管道,包括雨水、污水、中水,给排水,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
[0003]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管道系统的施工安装时市政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市政排水管道指市政道路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即俗称的“下水管道”。排水管道由于考虑雨污分流的措施,即雨水一般就近排入河流,污水经管道系统不断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所以市政排水管包括雨水和污水两种管道。在排水管道的后期使用中,不论雨水该是污水,水体中均容易夹杂例如砂石等各类的杂质,随着排水管道的长时间使用,水体中夹杂的各类物质不断沉积在管道内部,沉积的淤泥使管道的孔径缩小,使进而使管道的流量降低,致使挂水管道的排水效率降低,故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排水管道内部淤积的沉积物进行清淤作业,以保证排水管道的排水效率。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在现有的排水管道清淤作业过程中,由于排水管道多埋设在地面以下,故对于排水管道的清淤作业过程中需要清淤人员进入地下的排水管道中进行作业,管道内部的作用环境恶劣,不利于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管道的管径受限,作业人员的劳动效率也较低,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排水管道在清淤过程中的劳动效率,降低清淤作业过程中对清淤人员的健康危害,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管道清淤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管道清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管道清淤装置,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行走装置及抽吸装置,所述机架为长方体的框架,所述机架包括四组竖直设置的立柱及固定在各组所述立柱竖直上端的框体,各组所述立柱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行走装置驱动所述机架沿排水管道的延伸方向不断运动;所述抽吸装置包括淤泥抽吸泵及安装在所述框体下端的管子,所述淤泥抽吸泵及所述管子之间密封连接有具有柔性的水管,所述水管的长度满足清淤作业的距离。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清淤装置整体为自走式结构,清淤装置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行走装置及抽吸装置,机架作为该清淤装置的主体,使行走装置及抽吸装置得到固定,机架中的四组立柱及框体进行支撑,立柱下端部转动连接的滚轮使该清淤装置
能够不断进行移动,行走装置的设置使该清淤装置能够在排水管道内部运动,在行走装置的驱动下,各组滚轮不断转动,使该清淤装置沿着排水管道不断向内部移动,此时抽吸装置随着该机架不断同步移动,抽吸装置中的淤泥抽吸泵上电后开始作业,淤泥抽吸泵及管子之间连接有具有柔性的水管,当该清淤装置在行走装置的驱动下边不断向排水管道内部移动时,此时淤泥抽吸泵位于排水管道竖直上方的地面上,此时水管不断随着机架向排水管道内部移动,上述设置使该清淤装置不断运动至排水管道内部沉积的淤泥上方,此时在淤泥抽吸泵的抽吸下,淤泥不断经管子及水管向地面进行输送,将淤泥抽吸泵的出水口连接淤泥车等容器,使抽吸的淤泥完成装载;相对于现有的人力清洁作业方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取代了人力清洁的传统方式,该清淤装置能够不断在排水管道内部进行自走式淤泥抽吸作业,进而提升了排水管道在清淤过程中的劳动效率,也降低了清淤作业过程中对清淤人员的健康危害。
[0009]优选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与所述框体固定的第一电机及叶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轴线垂直于清淤装置的运动方向;所述框体在垂直与其运动方向一边的下端固定有两组竖直杆,所述叶轮的两端与两组所述竖直杆相互靠近的端面插接转动,所述叶轮的轴体上同轴转动有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竖直下方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套接转动有皮带;所述叶轮的下端与排水管道的内底面接触。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走装置用于驱动该清淤装置在排水管道内部不断运动,行走装置中的第一电机固定在框体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轮之间套接转动有皮带,皮带的设置使两组竖直杆之间的叶轮得到驱动,进而使叶轮不断转动,叶轮的竖直下端部插接入淤泥中,进而使叶轮形成类似履带式的装置,上述设置中,第一电机的动力通过皮带实现了叶轮的不断转动,叶轮的转动与排水管道中的淤泥发生相对运动,进而实现了该清淤装置在排水管道内部的运动,保证了该清淤装置的运动效率。
[0011]优选的,所述框体上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及桨叶,所述框体的四组竖直内壁之间对拉连接有四组水平设置的连杆,所述第二电机与四组所述连杆的交汇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延伸并同轴转动有柱子,所述桨叶安装在所述柱子的竖直下端,所述桨叶的下端面与排水管道内底面间隙配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上安装有搅拌装置,框体上四组竖直内壁上对拉连接有四组水平设置的连杆,第二电机固定在四组连杆的交汇处,各组连杆起到对第一电机的支撑作用,使第一电机实现与机架的一体化连接;搅拌装置中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转动有柱子,主杆的下端部同轴转动有桨叶,当第二电机上电转动时,此时桨叶不断转动,随着桨叶的转动,桨叶对淤泥进行搅动,当沉积的淤泥出现板结时,此时桨叶的转动形成对淤泥的瓦解,使板结的淤泥破碎呈碎屑状,进而便于抽吸装置对淤泥进行输送,上述设置提升了该清淤装置的功能性,提升了对发生板结的淤泥的处理能力。
[0013]优选的,所述框体上固定有两组杆子,所述杆子的下端部螺钉连接有两组位于同一竖直高度上的抱箍,两组所述抱箍对所述管子抱紧固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杆子与框体的下端部固定连接,各组抱箍与杆子螺钉连接,使两组抱箍固定在两组杆子的同一竖直高度上,两组抱箍对管子进行抱紧,使管子实现与该清淤装置的固定连接,两组抱箍的设置使该管子水平设置,便于管子对排水管道内部的淤泥进行抽吸。
[0015]优选的,所述框体由四组方钢管焊接固定,所述立柱的上端部垂直固定有横杆,各组所述横杆分别与垂直于清淤装置运动的方钢管的两端管口插接滑动,方钢管两端的上端面贯通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攻入端与所述横杆的上端面抵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上端部固定的横杆与立柱垂直设置,横杆插接入框体的方钢管的两端,方钢管两端开设的第一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对横杆进行抵紧,使横杆与框体固定连接,上述设置实现了对该清淤装置作业面宽度尺寸的调整,当排水管道的尺寸不一时,清洁人员能够依据排水管道的宽度尺寸进行各组横杆与框体插接深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管道清淤装置,包括机架(1)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行走装置及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为长方体的框架,所述机架(1)包括四组竖直设置的立柱(11)及固定在各组所述立柱(11)竖直上端的框体(12),各组所述立柱(11)的下端部转动连接有滚轮(111);所述行走装置驱动所述机架(1)沿排水管道的延伸方向不断运动;所述抽吸装置包括淤泥抽吸泵(2)及安装在所述框体(12)下端的管子(3),所述淤泥抽吸泵(2)及所述管子(3)之间密封连接有具有柔性的水管(21),所述水管(21)的长度满足清淤作业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管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与所述框体(12)固定的第一电机(4)及叶轮(41),所述第一电机(4)的轴线垂直于清淤装置的运动方向;所述框体(12)在垂直与其运动方向一边的下端固定有两组竖直杆(121),所述叶轮(41)的两端与两组所述竖直杆(121)相互靠近的端面插接转动,所述叶轮(41)的轴体上同轴转动有位于所述第一电机(4)竖直下方的传动轮(42),所述传动轮(42)及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之间套接转动有皮带(43);所述叶轮(41)的下端与排水管道(61)的内底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排水管道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2)上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5)及桨叶(51),所述框体(12)的四组竖直内壁之间对拉连接有四组水平设置的连杆(122),所述第二电机(5)与四组所述连杆(122)的交汇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延伸并同轴转动有柱子(52),所述桨叶(51)安装在所述柱子(52)的竖直下端,所述桨叶(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刚陈少玲程正军庄耿东黄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晟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