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17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包括移动支架及与所述移动支架同轴布置的热装管,还包括冷却组件、温度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管、冷却箱和冷却泵,所述冷却管围绕所述热装管并连通所述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盛装冷却液,所述冷却泵将所述冷缺液泵入至所述冷却管;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部;流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却泵所在的输液管路。本申请装配机的冷却组件不仅能够使用冷却管对热装管快速降温,还能够结合冷却液的温度及流量对热装管的降温速度及降温幅度进行有效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有效提高整机的自动控制性,保证装配机的稳定运行。保证装配机的稳定运行。保证装配机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电子器件
,具体提供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

技术介绍

[0002]行波管是在国防和国民经济中广泛应用的电子器件,因其具有良好的功率、频带和增益性能,正越来越广泛地的应用于不同的
中。目前,行波管主要是通过装配机进行自动化装配生产,其装配过程主要分为组装和热装两部分。
[0003]但是,现有的装配机在进行热装时,是通过治具承载装置带动治具进入加热装置进行热装,由于治具承载装置与治具之间的热胀差异较大且无法有效地快速降温,会造成治具在治具承载装置内的滑动阻力变大而导致相对移动不顺畅,对于装配机的整个装配过程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以使热装管快速降温,并对热装管的降温速度及降温幅度进行有效控制,有效提高整机的自动控制性,保证装配机的稳定运行。
[0005]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包括移动支架及与所述移动支架同轴布置的热装管,还包括:
[0007]冷却组件,其包括冷却管、冷却箱和冷却泵,所述冷却管围绕所述热装管并连通所述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盛装冷却液,所述冷却泵将所述冷缺液泵入至所述冷却管;
[0008]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部;
[0009]流量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冷却泵所在的输液管路。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包括第一液口、第二液口和连通所述第一液口、所述第二液口并螺旋环绕所述热装管的冷却管路。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箱包括第一储液区和第二储液区,所述第一储液区和所述第二储液区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热隔板为真空隔热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设置于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并竖直向上朝所述冷却箱出气。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箱的外周形成有散热翅,所述散热翅位于所述冷却箱设置所述冷却风扇的一侧。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以感测所述冷却液的高度。
[0016]进一步地,所示输液管路包括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包括第一进液管路和第二进液管路,所述回液管路包括第一回液管路和第二回液管路,所述第一进液管
路和第一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储液区,所述第二进液管路和所述第二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储液区。
[0017]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泵包括第一冷却泵和第二冷却泵,所述第一冷却泵和所述第二冷却泵并联且流向相反。
[001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装配机的冷却组件不仅能够使用冷却管对热装管快速降温,还能够结合冷却液的温度及流量对热装管的降温速度及降温幅度进行有效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有效提高整机的自动控制性,保证装配机的稳定运行。通过将冷却管的冷却管路设置为呈螺旋状环绕的结构,有利于冷却液在冷却管内沿既定方向流入并流出,避免出现被加热后的冷却液长时间停留于冷却管内,进而影响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附图中:
[0020]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装配机冷却组件冷却热装管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装配机冷却组件冷却热装管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列表:
[0024]1移动支架、2热装管、3冷却管、31第一液口、32第二液口、33冷却管路、4冷却箱、41第一储液区、42第二储液区、43隔热板、5温度传感器、6流量传感器、7冷却风扇、8散热翅、9液位传感器、10第一进液管路、11第二进液管路、12第一回液管路、13第二回液管路、14第一冷却泵、15第二冷却泵、16治具承载装置、17冷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基于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顶部”“底部”、“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包括移动支架1及与所述移动支架同
轴布置的热装管2,移动支架设置有治具承载装置,治具承载装置上设置有能够放置治具的滑槽,治具能够在滑槽内滑动至热装管内进行加工处理。本申请中的装配机还包括:
[0029]冷却组件,其包括冷却管3、冷却箱4和冷却泵,所述冷却管围绕所述热装管并连通所述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盛装冷却液,所述冷却泵将所述冷缺液泵入至所述冷却管;
[0030]温度传感器5,其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部;
[0031]流量传感器6,其设置于所述冷却泵所在的输液管路。
[0032]冷却组件的冷却箱盛放有冷却液,冷却液可选用水或其他含有制冷剂的水溶液,冷却泵将冷却液泵入至冷却管中,围绕在热装管的冷却管对热装管进行冷却降温,从而吸收热装管热量,保证热装管维持在较低的温度,有效减小治具承载装置的热胀程度,使得治具承载装置上的滑槽不受热胀的影响而挤压治具。
[0033]冷却组件的流量传感器能够有效监测冷却泵的工作流量,温度传感器能够有效对冷却箱内冷却液的温度进行监测,获得冷却液的精确温度数据,从而使得系统能够根据温度数据和流量数据实现对热装管冷却温度的精准预判和精确控制,提高整机的自动控制性,有效保证装配机的稳定运行。
[0034]具体使用时,冷却组件的冷却管内冷却液温度控制在15℃左右,直至将治具承载装置的温度由高温状态降至65℃左右,避免出现治具承载装置退出热装管后与空气接触迅速降温,造成治具与治具承载装置之间装配精度降低的情形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降温的装配机,包括移动支架及与所述移动支架同轴布置的热装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组件,其包括冷却管、冷却箱和冷却泵,所述冷却管围绕所述热装管并连通所述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盛装冷却液,所述冷却泵将所述冷却液泵入至所述冷却管;温度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冷却箱内部;流量传感器,其设置于所述冷却泵所在的输液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包括第一液口、第二液口和连通所述第一液口、所述第二液口并螺旋环绕所述热装管的冷却管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包括第一储液区和第二储液区,所述第一储液区和所述第二储液区之间设置有隔热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为真空隔热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复马天军王书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微波电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