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整体油箱非承力口盖的雷击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08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整体油箱非承力口盖的雷击防护结构,包括:油箱非承力口盖、机体壁板以及对接区域,雷电防护表面膜;油箱非承力口盖的周边设置有口盖对接区域组件,口盖对接区域组件设置为接口下陷的凹槽结构,机体壁板的端部具有壁板对接区域,壁板对接区域通过嵌入凹槽结构内与油箱非承力口盖对接;局部增强雷电防护表面膜铺设于对接区域以及对接区域的周边区域,全局雷电防护表面膜铺设于机体壁板上,且与局部增强雷电防护表面膜具有搭接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了传统飞机口盖的防雷击结构,当搭接线出现断裂或损伤,难以实现有效防雷击的现象,从而导致飞机出现致命损伤的问题。机出现致命损伤的问题。机出现致命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整体油箱非承力口盖的雷击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但不限于飞机机翼结构
,尤指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整体油箱非承力口盖的雷击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雷电电流流经飞机,会在搭接不良的结构交接部位出现打火现象。
[0003]传统避免雷击损伤的方法是采用搭接线,例如,采用一根或多根铜丝或截面冲击载流能力相当的铝丝连通口盖和飞机机体,形成低阻抗搭接通路。上述方法设计上容易实现,但是也容易出现问题,如果搭接线出现断裂或损伤,在遭遇雷电时,对飞机可能出现致命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整体油箱非承力口盖的雷击防护结构,以解决传统飞机口盖的防雷击结构,当搭接线出现断裂或损伤,难以实现有效防雷击的现象,从而导致飞机出现致命损伤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整体油箱非承力口盖的雷击防护结构,包括:油箱非承力口盖、机体壁板6,以及雷电防护表面膜,所述油箱非承力口盖与机体壁板6具有对接区域;
[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整体油箱非承力口盖的雷击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非承力口盖、机体壁板(6),以及雷电防护表面膜,所述油箱非承力口盖与机体壁板(6)具有对接区域;所述油箱非承力口盖的周边设置有口盖对接区域组件,所述口盖对接区域组件设置为接口下陷的凹槽结构,所述机体壁板(6)的端部具有与油箱非承力口盖的壁板对接区域,所述壁板对接区域通过嵌入凹槽结构内使得机体壁板(6)与油箱非承力口盖对接;所述雷电防护表面膜包括:局部增强雷电防护表面膜(4)和全局雷电防护表面膜(5),所述局部增强雷电防护表面膜(4)铺设于油箱非承力口盖与机体壁板(6)的对接区域以及对接区域的周边区域,全局雷电防护表面膜(5)铺设于机体壁板(6)上,且与局部增强雷电防护表面膜(4)具有搭接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整体油箱非承力口盖的雷击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壁板(6)的壁板对接区域与整体壁板之间设置有台阶,使得对接区域嵌入到口盖对接区域组件的凹槽结构内时,凹槽结构的上沿端面与台阶位置相对,且具有空隙;所述局部增强雷电防护表面膜(4)具体铺设于壁板对接区域和台阶周边的机体壁板(6)上,部分位于凹槽结构的上沿与壁板对接区域之间,部分通过凹槽结构与台阶之间的空隙铺设于台阶上部的机体壁板(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整体油箱非承力口盖的雷击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合金编织衬垫(3);所述铝合金编织衬垫(3)铺设于口盖对接区域组件的凹槽结构内,且位于凹槽结构的上沿与壁板对接区域之间,且与局部增强雷电防护表面膜(4)具有搭接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复合材料整体油箱非承力口盖的雷击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盖对接区域组件包括:非承力内口盖(10)、非承力外口盖(1);所述非承力外口盖(1)设置为平板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方宇陈耀欢党敏李咪咪刘红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