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变卷积核的安全工器具智能识别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048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卷积核的安全工器具智能识别管理系统,具体涉及安全工器具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管理箱体和与管理箱体活动铰接的箱门,在管理箱体的内腔上方设有上隔板以及内腔下方设有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与管理箱体内腔顶端之间留有一段间隙,所述下隔板与管理箱体内腔底端之间留有一段间隙;在上隔板上方的间隙中安装有抽气机和抽湿机,在下隔板下方的间隙中安装有排风机和恒温组件,所述恒温组件用于对管理箱体内部的温度进行调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安全工器具工具不易受潮、出现性能下降等安全隐患,提升了检修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过程中的安全性。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可变卷积核的安全工器具智能识别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工器具管理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基于可变卷积核的安全工器具智能识别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广泛使用绝缘工具进行带电操作和作业,绝缘工具对存放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它要求存放工具的库房相对湿度小于60%,最高温度不能超过40℃。如果存放环境条件下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极易造成工具受潮、性能下降等安全隐患,将严重危及检修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也明确了对绝缘操作工具、带电作业工具和绝缘防护工具的配套管理、使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相应的出台了GB/T18037

2000《带电作业工具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以及电力部门出台了DL/T974

2005《带电作业用工具库房》等指导性文件。
[0003]现有的基于可变卷积核的安全工器具智能管理系统虽然能够提升安全工器具在日常使用和借还过程中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避免安全工器具的窃取和丢失,减少多拿、漏拿、错拿现象,但是其并不能提供一个温湿度相对稳定的贮藏环境,以达到绝缘工具防潮、防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可变卷积核的安全工器具智能识别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箱体和与管理箱体活动铰接的箱门,在管理箱体的内腔上方设有上隔板以及内腔下方设有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与管理箱体内腔顶端之间留有一段间隙,所述下隔板与管理箱体内腔底端之间留有一段间隙;
[0005]在上隔板上方的间隙中安装有抽气机和抽湿机,在下隔板下方的间隙中安装有排风机和恒温组件,所述恒温组件用于对管理箱体内部的温度进行调控,所述抽气机、抽湿机和排风机的输出管道均延伸至下隔板和上隔板之间的区域内;
[0006]在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的区域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多个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内部开设有中空的腔体,在多个放置板两侧边缘处连接有用于输送介质的恒温管道,所述恒温管道上安装有多个连接阀管,该连接阀管用于将恒温管道与放置板内部的腔体连通。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门上安装有挂杆,所述挂杆上安装有多个挂钩,所述管理箱体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理箱体内腔两侧壁上贴合有一层防静电棉布。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均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和支撑杆,位于上方放置板底部的支撑杆连接在下方放置板的顶部,位于最下方放置板底部的支撑杆连接在下隔板的顶部。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恒温组件包括安装在下隔板底部的恒温箱、位于恒温箱内部的循环泵、填充于恒温箱内的硅油和安装在恒温箱内的多个半导体制冷片,所
述恒温管道设置为倒U型,其两个端部均向下延伸延伸至恒温箱内部,其中一个端部与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硅油通过循环泵从恒温箱内输送至恒温管道内,通过连接阀管进入至放置板内,再从另一侧的连接阀管输出,从恒温管道循环至恒温箱内部。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贯穿恒温箱和管理箱体延伸至管理箱体的底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的冷端位于管理箱体的内部,以及热端位于管理箱体的底部。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本技术采用的放置板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通过利用管道和连接阀管输送硅油在腔体内循环,再利用恒温组件保证硅油能够处于一个恒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管理箱体内的温度也能够保持恒定,从而使存放在放置板上的安全工器具保持温度稳定,使工具不易受潮、出现性能下降等安全隐患,提升了检修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箱门打开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箱门关闭时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管理箱体、2箱门、3上隔板、4下隔板、5抽气机、6抽湿机、7排风机、8恒温组件、9放置板、10恒温管道、11连接阀管、12挂杆、13挂钩、14万向轮、15防静电棉布、16紫外线杀菌灯、17支撑杆、18恒温箱、19循环泵、20半导体制冷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18]如图1

2所示的一种基于可变卷积核的安全工器具智能识别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箱体1和与管理箱体1活动铰接的箱门2,所述箱门2上安装有挂杆12,所述挂杆12上安装有多个挂钩13,所述管理箱体1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14,在使用过程中,箱门2挂杆12上的挂钩13可以提供一下小物件的挂取,万向轮14便于对整个管理箱体1进行搬运和移动。
[0019]在管理箱体1的内腔上方设有上隔板3以及内腔下方设有下隔板4,所述上隔板3与管理箱体1内腔顶端之间留有一段间隙,所述下隔板4与管理箱体1内腔底端之间留有一段间隙,在上隔板3上方的间隙中安装有抽气机5和抽湿机6,在下隔板4下方的间隙中安装有排风机7和恒温组件8,所述恒温组件8用于对管理箱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调控,所述抽气机5、抽湿机6和排风机7的输出管道均延伸至下隔板4和上隔板3之间的区域内;
[0020]在使用过程中,排风机7将管理箱体1内部的空气循环至管理箱体1的外部,抽气机5将外部的空气循环至管理箱体1的内部,完成空气的循环,再配合着抽湿机6工作,能够有效降低管理箱体1空气的湿度,避免管理箱体1内部存放的安全工器具因湿度过高出现损坏。
[0021]在上隔板3与下隔板4之间的区域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多个放置板9,所述放置板9内部开设有中空的腔体,在多个放置板9两侧边缘处连接有用于输送介质的恒温管道10,所
述恒温管道10上安装有多个连接阀管11,该连接阀管11用于将恒温管道10与放置板9内部的腔体连通;
[0022]进一步的,所述恒温组件8包括安装在下隔板4底部的恒温箱18、位于恒温箱18内部的循环泵19、填充于恒温箱18内的硅油和安装在恒温箱18内的多个半导体制冷片20,所述恒温管道10设置为倒U型,其两个端部均向下延伸延伸至恒温箱18内部,其中一个端部与循环泵19的输出端连接;
[0023]在上述的基础上,安全工器具存放在多个放置板9上,而硅油通过循环泵19从恒温箱18内输送至恒温管道10内,通过连接阀管11进入至放置板9内的腔体中,再从放置板9另一侧边缘处的连接阀管11输出,从恒温管道10循环至恒温箱18内部,完成一个循环,而位于恒温箱18内部的半导体制冷片20对恒温箱18内的硅油进行循环,保证硅油能够处于一个恒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变卷积核的安全工器具智能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箱体和与管理箱体活动铰接的箱门,在管理箱体的内腔上方设有上隔板以及内腔下方设有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与管理箱体内腔顶端之间留有一段间隙,所述下隔板与管理箱体内腔底端之间留有一段间隙;在上隔板上方的间隙中安装有抽气机和抽湿机,在下隔板下方的间隙中安装有排风机和恒温组件,所述恒温组件用于对管理箱体内部的温度进行调控,所述抽气机、抽湿机和排风机的输出管道均延伸至下隔板和上隔板之间的区域内;在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的区域内从上往下依次设有多个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内部开设有中空的腔体,在多个放置板两侧边缘处连接有用于输送介质的恒温管道,所述恒温管道上安装有多个连接阀管,该连接阀管用于将恒温管道与放置板内部的腔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变卷积核的安全工器具智能识别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上安装有挂杆,所述挂杆上安装有多个挂钩,所述管理箱体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吕甫朱兆亚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炬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