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成品的化成分容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18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电电池生产测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成品的化成分容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腔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套活动连接有多头丝杆,所述多头丝杆的顶端贯穿柜体内腔的顶部并延伸至柜体的上方,且所述多头丝杆的顶部与柜体内腔的顶端活动连接。该锂电池成品的化成分容柜,通过固定板内腔内结构的设置,使用者向外拉动手柄,手柄向外拉动拉绳,拉绳的另一端向外拉动限位管,限位管与限位槽分离,内管在弹簧一的回弹力的作用下可以向外移动,内管带动弹簧夹向外移动,便于使用者取下电池,使用者向内推动内管时,限位管可以重新与限位槽的内腔卡接,内管的位置被固定,便于电池的接线柱与探针接触。便于电池的接线柱与探针接触。便于电池的接线柱与探针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成品的化成分容柜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测试
,具体为一种锂电池成品的化成分容柜。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生产的过程中,需对电池进行化成,化成完成后的电池才可正常使用,化成是指通过探针组件与电池极柱接触,并对电池做第一次充电,以激活电池。
[0003]为提高生产效率,多个探针组件与多个电池极柱一一对应,以对多个电池同时进行化成,然而,多个探针组件在与多个电池极柱接触时,多个探针组件与多个电池极柱之间受压不均匀,部分探针组件与部分电池极柱接触时压力较小,接触的可靠性较差,电池发热严重,导致电池损耗率较高,且电池不易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锂电池成品的化成分容柜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成品的化成分容柜,具备探针与电池极柱可以充分接触,便于电池的固定,便于电池的化成分容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成品的化成分容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腔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套活动连接有多头丝杆,所述多头丝杆的顶端贯穿柜体内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成品的化成分容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固定套(8)活动连接有多头丝杆(2),所述多头丝杆(2)的顶端贯穿柜体(1)内腔的顶部并延伸至柜体(1)的上方,且所述多头丝杆(2)的顶部与柜体(1)内腔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多头丝杆(2)的顶部连接有转动轮(3),所述转动轮(3)的外圈缠绕有传动带(4),两个所述转动轮(3)通过传动带(4)传动连接,所述多头丝杆(2)的外圈均匀螺纹连接有探针组,探针组包括上探针固定板(7)和下探针固定板(6),所述柜体(1)的内腔均匀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位于探针组的内侧,所述固定板(9)的内腔均匀连接有电池夹持结构,电池夹持结构包括外管(16),所述外管(16)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内管(17),所述内管(17)的内腔连接有弹簧一(18),所述弹簧一(18)的另一端与固定板(9)的内腔连接,所述内管(17)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夹(19),所述内管(17)的内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外管(16)的内侧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限位管(20),所述限位管(20)的内腔连接有弹簧二(21),所述弹簧二(21)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管(20)内腔的外侧,且所述弹簧二(21)的另一端与固定板(9)的内腔连接,所述限位管(20)内腔的中部连接有拉绳(22),所述拉绳(22)位于弹簧二(21)的内腔内,所述拉绳(22)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板(9)的外侧,且所述拉绳(22)与固定板(9)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拉绳(22)的另一端与手柄(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壮鹏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曜辉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