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钒钛钢转炉用镁碳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14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钒钛钢转炉用镁碳砖,涉及镁碳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镁碳砖主砖,镁碳砖主砖通过卡接机构与镁碳砖副砖固定连接,镁碳砖主砖和镁碳砖副砖结构相同,镁碳砖主砖的一侧壁开设有插槽,镁碳砖副砖的侧壁开设有与插槽匹配设置的插杆,插杆伸入插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镁碳砖主砖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插杆伸入通槽内部分侧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卡块,安装槽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现有的镁碳砖在使用过程中大多单独成块安装处理,难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实时拼接扩大处理,影响安装速率,同时若单块安装后镁碳砖的安装效果较差,易出现部分砖块脱落的问题。块脱落的问题。块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钒钛钢转炉用镁碳砖


[0001]本技术涉及镁碳砖
,尤其是一种钒钛钢转炉用镁碳砖。

技术介绍

[0002]镁碳砖是以高熔点碱性氧化物氧化镁(熔点2800℃)和难以被炉渣侵润的高熔点碳素材料作为原料,添加各种非氧化物添加剂,用炭质结合剂结合而成的不烧炭复合耐火材料,镁碳砖主要用于转炉、交流电弧炉、直流电弧炉的内衬,钢包的渣线等部位,镁碳砖作为一种复合耐火材料,有效地利用了镁砂的抗渣侵蚀能力强和碳的高导热性及低膨胀性,补偿了镁砂耐剥落性差的最大缺点。
[0003]镁碳砖可用于炭化炉炉衬,然而现有的镁碳砖在使用过程中大多单独成块安装处理,难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实时拼接扩大处理,影响安装速率,同时若单块安装后镁碳砖的安装效果较差,易出现部分砖块脱落的可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钒钛钢转炉用镁碳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钒钛钢转炉用镁碳砖。
[0007]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为一种钒钛钢转炉用镁碳砖,包括镁碳砖主砖,所述镁碳砖主砖通过卡接机构与镁碳砖副砖固定连接,镁碳砖主砖和镁碳砖副砖结构相同,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插槽、插杆、通槽、卡块、压缩弹簧、顶块、复位弹簧和压板,镁碳砖主砖的一侧壁开设有插槽,镁碳砖副砖的侧壁开设有与插槽匹配设置的插杆,插杆伸入插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镁碳砖主砖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插杆伸入通槽内部分侧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卡块,安装槽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块的侧壁和安装槽内侧壁连接,卡块的一端伸入通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通槽内滑动连接有顶块,顶块的一端与卡块接触,顶块的另一端伸出通槽并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与镁碳砖主砖相对面侧壁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复位弹簧,通过设置的插槽、插杆、通槽、卡块、压缩弹簧、顶块、复位弹簧和压板可便于对镁碳砖进行快速拼接处理,降低现有的镁碳砖在使用过程中大多单独成块安装处理,难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实时拼接扩大处理,影响安装速率,同时若单块安装后镁碳砖的安装效果较差,易出现部分砖块脱落的不便。
[0009]进一步地,所述镁碳砖主砖和镁碳砖副砖的一侧壁均设置为内凹弧面,通过设置的内凹弧面可使得镁碳砖的安装贴合效果更好。
[0010]进一步地,所述镁碳砖主砖和镁碳砖副砖的侧壁均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透气孔,通过设置的透气孔可使得其透气效果更好。
[0011]进一步地,所述镁碳砖主砖和镁碳砖副砖的后端面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防腐蚀层,通过设置的防腐蚀层可提升转块的防腐蚀效果。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腐蚀层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耐磨层,耐磨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碳化硅内衬层,碳化硅内衬层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耐高温层,通过设置的耐磨层可提升装置的耐磨效果。
[0013]进一步地,所述镁碳砖副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盘,通过设置的吸盘可提升两砖的安装稳定性。
[0014]进一步地,所述镁碳砖主砖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板,压板与限位板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限位板可在按压压板后起到限位的效果。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插槽、插杆、通槽、卡块、压缩弹簧、顶块、复位弹簧和压板可便于对镁碳砖进行快速拼接处理,降低现有的镁碳砖在使用过程中大多单独成块安装处理,难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实时拼接扩大处理,影响安装速率,同时若单块安装后镁碳砖的安装效果较差,易出现部分砖块脱落的不便。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内凹弧面可使得镁碳砖的安装贴合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透气孔可使得其透气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防腐蚀层可提升转块的防腐蚀效果。
[0018]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耐磨层可提升装置的耐磨效果,通过设置的吸盘可提升两砖的安装稳定性,通过设置的限位板可在按压压板后起到限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前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碳化硅内衬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镁碳砖主砖;2、镁碳砖副砖;3、压板;4、限位板;5、内凹弧面;6、耐高温层;7、插槽;8、透气孔;9、卡块;10、插杆;11、压缩弹簧;12、安装槽;13、顶块;14、复位弹簧;15、吸盘;16、碳化硅内衬层;17、耐磨层;18、防腐蚀层;19、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
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1]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钒钛钢转炉用镁碳砖,包括镁碳砖主砖(1),其特征在于:所述镁碳砖主砖(1)通过卡接机构与镁碳砖副砖(2)固定连接,镁碳砖主砖(1)和镁碳砖副砖(2)结构相同,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插槽(7)、插杆(10)、通槽(19)、卡块(9)、压缩弹簧(11)、顶块(13)、复位弹簧(14)和压板(3),镁碳砖主砖(1)的一侧壁开设有插槽(7),镁碳砖副砖(2)的侧壁开设有与插槽(7)匹配设置的插杆(10),插杆(10)伸入插槽(7)内并与其滑动连接,镁碳砖主砖(1)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19),插杆(10)伸入通槽(19)内部分侧壁开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内滑动连接有卡块(9),安装槽(12)内设置有压缩弹簧(11),压缩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卡块(9)的侧壁和安装槽(12)内侧壁连接,卡块(9)的一端伸入通槽(19)内并与其滑动连接,通槽(19)内滑动连接有顶块(13),顶块(13)的一端与卡块(9)接触,顶块(13)的另一端伸出通槽(19)并固定连接有压板(3),压板(3)与镁碳砖主砖(1)相对面侧壁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赛其王赛强沈跃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湖州父子岭耐火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