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差速系统实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978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差速系统实训装置,包括差动轮系装置、动力传递装置、驱动装置、制动系统装置、电控装置和台架装置,该差动轮系装置外壳采用简单部件构成,结构简单,便于学生观察,制动系统装置可以通过调节使左右两侧的轮子转速不一致,从而达到模拟汽车转弯时的状态,使整个教学装置更加贴合实际情况,驱动装置采用手动和电动相结合的方式,便捷的同时增强学生们参与性,电控装置可以操控并显示整个教学装置的使用情况,可以显示数据,通过数据对比可以使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模拟效果好,参数显示更完全,动手操作能力强,使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差速系统实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教学
,尤其涉及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差速系统实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0003]普通差速器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行星轮架,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两条半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差速器的设计要求满足:(左半轴转速)+(右半轴转速)=2(行星轮架转速)。当汽车直行时,左、右车轮与行星轮架三者的转速相等处于平衡状态,而在汽车转弯时三者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内侧轮转速减小,外侧轮转速增加。
[0004]差速器的这种调整是自动的,这里涉及到“最小能耗原理”,也就是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倾向于耗能最小的状态。例如把一粒豆子放进一个碗内,豆子会自动停留在碗底而绝不会停留在碗壁,因为碗底是能量最低的位置(位能),它自动选择静止(动能最小)而不会不断运动。同样的道理,车轮在转弯时也会自动趋向能耗最低的状态,自动地按照转弯半径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当转弯时,由于外侧轮有滑拖的现象,内侧轮有滑转的现象,两个驱动轮此时就会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附加力,由于“最小能耗原理”,必然导致两边车轮的转速不同,从而破坏了三者的平衡关系,并通过半轴反映到半轴齿轮上,迫使行星齿轮产生自转,使内侧半轴转速减慢,外侧半轴转速加快,从而实现两边车轮转速的差异。
[0005]汽车的供应量远远超过维修人员增加的速度,所以社会上急缺汽修人才,但是一般学校都是通过课本来教学,无法操作,教学不够直观,学生学习起来也困难,不便于理解,于是市面上便出现了一种教学实训装置,但是大多数教学装置并不能完全展示出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只是用简单的齿轮结构来做示意,与实际使用过程有较大差异,违背了教学的初心和教学质量。
[0006]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差速系统实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差速系统实训装置,本技术在差动轮系装置上增加制动系统装置,可以模拟汽车转弯时内外侧轮子转速不一致的情况,更加贴合实际情况。并且整个教学装置采用半镂空的结构,可以使学生更
加直观的观察轮系的运转,对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本技术具有模拟效果好,参数显示更完全,动手操作能力强,使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的优点。
[0008]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差速系统实训装置,包括差动轮系装置、动力传递装置、驱动装置和台架装置,所述差动轮系装置固定在台架装置上端,差动轮系装置两侧设有制动系统装置,制动系统装置固定在台架装置上端,差动轮系装置设置在动力传递装置一端,驱动装置在动力传递装置另一端,差动轮系装置与动力传递装置为固定连接,驱动装置与动力传递装置为固定连接,驱动装置一侧设有电控装置,电控装置与台架装置为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差动轮系装置包括减震板,减震板与台架装置为固定连接,减震板一端设有支架装置C,减震板另一端设有支架装置A,减震板中部设有支架装置B,支架装置A、支架装置B和支架装置C与减震板为固定连接,支架装置A两侧设有速度感应装置,速度感应装置与支架装置A为固定连接,支架装置A上设有行星齿轮A和行星齿轮B,行星齿轮A和行星齿轮B与支架装置A为转动连接,支架装置A一侧设有锥形齿轮A,锥形齿轮A上设有太阳轮A,太阳轮A与锥形齿轮A为一体结构,锥形齿轮A与支架装置A为转动连接,支架装置A另一侧设有太阳轮B,太阳轮B与支架装置A为转动连接,太阳轮B和太阳轮A上均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速度传感器,太阳轮A、行星齿轮A、太阳轮B和行星齿轮B相互啮合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制动系统装置包括磁性控制盒,磁性控制盒与台架装置为固定连接,磁性控制盒一侧设有旋钮,旋钮与磁性控制盒为电连接,磁性控制盒上端设有电磁铁,电磁铁与磁性控制盒为固定连接,磁性控制盒上方设有轮毂,轮毂与转动轴为驱动连接,轮毂上设有轮子,轮子与轮毂为固定连接,轮子表面设有磁铁块,磁铁块与轮子为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交叉块A和交叉块B,交叉块A一端设有联轴器A,联轴器A与交叉块A为固定连接,联轴器A一端设有动力齿轮,动力齿轮与锥形齿轮A为啮合连接,联轴器A的一端与支架装置B为转动连接,交叉块A上设有连接销B,连接销B与交叉块A为固定连接,交叉块B一端设有联轴器B,联轴器B与交叉块B为固定连接,交叉块B上设有连接销A,连接销A与交叉块B为固定连接,联轴器B与驱动装置为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电动机固定在支架装置C上,电动机一端设有轴B,轴B与电动机为驱动连接,电动机另一端设有轴A,轴A与电动机为驱动连接,轴A上设有臂板,臂板与轴A为固定连接,臂板一端设有把手,把手与臂板为转动连接,轴B与联轴器B为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电控装置包括控制盒体,控制盒体下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控制盒体为固定连接,连接板上设有螺钉,控制盒体与台架装置为固定连接,控制盒体上端设有天线指示灯,控制盒体上设有显示屏,显示屏与控制盒体为固定连接,控制盒体下侧设有按钮A、按钮B和急停按钮,按钮A、按钮B和急停按钮与控制盒体为电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台架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有槽口A和槽口B,操作台与减震板为固定连接,操作台与控制盒体为固定连接,操作台下端设有电线盒,电线盒与操作台为固定连接,操作台两侧设有圆角,操作台下端设有固定框,固定框与操作台为固定连接,固定框上设有支柱,支柱与固定框为固定连接。
[001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了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差速系统实训装置,包括差动轮系装置、动力传递装置、驱动装置、制动系统装置、电控装置和台架装置,该
差动轮系装置外壳采用简单部件构成,打造成镂空样式,便于学生观察内部齿轮运转,新增加的制动系统装置则可以通过调节使左右两侧的轮子转速不一致,从而达到模拟汽车转弯时的状态,使整个教学装置更加贴合实际情况,驱动装置采用手动和电动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省力并且增强学生们参与性,并且增加电控装置可以操控并显示整个教学装置的使用情况,可以检测数据,通过数据对比可以使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本技术具有模拟效果好,参数显示更完全,动手操作能力强,使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差速系统实训装置,包括差动轮系装置(1)、动力传递装置(3)、驱动装置(4)和台架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轮系装置(1)固定在台架装置(6)上端,差动轮系装置(1)两侧设有制动系统装置(2),制动系统装置(2)固定在台架装置(6)上端,差动轮系装置(1)设置在动力传递装置(3)一端,驱动装置(4)在动力传递装置(3)另一端,差动轮系装置(1)与动力传递装置(3)为固定连接,驱动装置(4)与动力传递装置(3)为固定连接,驱动装置(4)一侧设有电控装置(5),电控装置(5)与台架装置(6)为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差速系统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轮系装置(1)包括减震板(110),减震板(110)与台架装置(6)为固定连接,减震板(110)一端设有支架装置C(112),减震板(110)另一端设有支架装置A(11),减震板(110)中部设有支架装置B(111),支架装置A(11)、支架装置B(111)和支架装置C(112)与减震板(110)为固定连接,支架装置A(11)两侧设有速度感应装置(15),速度感应装置(15)与支架装置A(11)为固定连接,支架装置A(11)上设有行星齿轮A(14)和行星齿轮B(19),行星齿轮A(14)和行星齿轮B(19)与支架装置A(11)为转动连接,支架装置A(11)一侧设有锥形齿轮A(12),锥形齿轮A(12)上设有太阳轮A(13),太阳轮A(13)与锥形齿轮A(12)为一体结构,锥形齿轮A(12)与支架装置A(11)为转动连接,支架装置A(11)另一侧设有太阳轮B(18),太阳轮B(18)与支架装置A(11)为转动连接,太阳轮B(18)和太阳轮A(13)上均设有转动轴(17),转动轴(17)上设有速度传感器(16),太阳轮A(13)、行星齿轮A(14)、太阳轮B(18)和行星齿轮B(19)相互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联纯电动汽车差速系统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系统装置(2)包括磁性控制盒(25),磁性控制盒(25)与台架装置(6)为固定连接,磁性控制盒(25)一侧设有旋钮(26),旋钮(26)与磁性控制盒(25)为电连接,磁性控制盒(25)上端设有电磁铁(24),电磁铁(24)与磁性控制盒(25)为固定连接,磁性控制盒(25)上方设有轮毂(23),轮毂(23)与转动轴(17)为驱动连接,轮毂(23)上设有轮子(22),轮子(22)与轮毂(23)为固定连接,轮子(22)表面设有磁铁块(21),磁铁块(21)与轮子(22)为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联纯电动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旭尹阳李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机械工业学校甘肃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