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黑谷水稻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944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育种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老黑谷水稻培育装置,包括底箱座和培育柜体,所述底箱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培育柜体,所述培育柜体一侧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柜门,所述培育柜体远离所述底箱座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培育柜体一侧通过管支架固定连接有输水主管,所述输水主管一侧均布设置有五个输水支管。通过抽水泵、输水主管、输水支管、喷水板的设计,不仅摆脱了对环境的依赖,且节水效果较好,实用性较强,通过风机、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和二氧化碳制备箱的设计,不仅保证了稻种处于最佳的二氧化碳浓度环境中,同时也避免了培育柜体内空气与外部空气过多的进行热交换,经济性和节能性较好。经济性和节能性较好。经济性和节能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黑谷水稻培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育种设备
,具体是一种老黑谷水稻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中国居民的主食,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水稻的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稻种子,因此,对水稻种子培育便是水稻增产的重中之重。
[0003]现有的水稻培育,多是在温室内进行培育,虽然避免了露天培育对环境的依赖,但在使用时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电能消耗过多,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老黑谷水稻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黑谷水稻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老黑谷水稻培育装置,包括底箱座和培育柜体,所述底箱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培育柜体,所述培育柜体一侧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柜门,所述培育柜体远离所述底箱座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培育柜体一侧通过管支架固定连接有输水主管,所述输水主管一侧均布设置有五个输水支管,所述输水支管通过导水管固定连接有喷水板,所述培育柜体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采用大网孔设计,所述底箱座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所述培育柜体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所述柜门便于取放稻种,所述输水主管和所述输水支管起到导流的作用,所述支撑板便于放置稻种。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培育柜体远离所述柜门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一号浓度传感器,所述一号浓度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LED灯带,所述培育柜体远离所述一号浓度传感器的一侧通过管支架固定连接有输气主管,所述输气主管上均布设置有十个输气支管,所述一号浓度传感器便于对所述培育柜体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所述LED灯带便于为稻种提供光照和热量,所述输气主管和输气支管起到导气的作用。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箱座靠近所述输水主管的一端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输入端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供水接头,所述抽水泵输出端通过卡扣与所述输水主管固定连接,所述抽水泵为装置提供供水动力,所述供水接头便于连接供水管。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水泵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输入端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一侧设置有一号电磁阀,所述抽气管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设置有导气罩,所述导气罩通过螺钉与所述底箱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风机为装
置提供抽风动力,所述抽气管和所述导气罩起到导气的作用,所述一号电磁阀便于对所述抽气管启闭进行控制。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气管远离所述一号电磁阀的一端通过管接头固定连接有回气管,所述回气管一侧设置有二号电磁阀,所述回气管远离所述抽气管的一端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有除氧混合箱,所述除氧混合箱上设置有二号浓度传感器,所述回气管起到导气的作用,所述除氧混合箱起到除氧和混合气体的作用,所述二号浓度传感器便于对除氧混合箱内的混合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氧混合箱远离所述回气管的一侧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所述除氧混合箱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回流管起到导气的作用,所述过滤网起到过滤的作用。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氧混合箱一侧设置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一侧设置有三号电磁阀,所述供气管远离所述除氧混合箱的一端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有二氧化碳制备箱,所述供气管起到导气的作用,所述三号电磁阀便于对所述供气管启闭进行控制,所述二氧化碳制备箱便于补充二氧化碳。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抽水泵、输水主管、输水支管、喷水板的设计,便于对稻种进行精准喷溉,不仅摆脱了对环境的依赖,且节水效果较好,实用性较强。
[0015]2、本技术中,通过风机、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和二氧化碳制备箱的设计,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抽入新鲜空气还是对现有空气进行除氧增二氧化碳,不仅保证了稻种处于最佳的二氧化碳浓度环境中,同时也避免了培育柜体内空气与外部空气过多的进行热交换,经济性和节能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底箱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箱座;2、柜门;3、培育柜体;4、顶板;5、输水主管;6、输水支管;7、支撑板;8、喷水板;9、LED灯带;10、一号浓度传感器;11、输气支管;12、输气主管;13、供水接头;14、抽水泵;15、一号电磁阀;16、导气罩;17、回气管;18、二号电磁阀;19、二号浓度传感器;20、除氧混合箱;21、回流管;22、过滤网;23、二氧化碳制备箱;24、三号电磁阀;25、供气管;26、风机;27、抽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老黑谷水稻培育装置,包括底箱座1和
培育柜体3,底箱座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培育柜体3,培育柜体3一侧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柜门2,培育柜体3远离底箱座1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顶板4,培育柜体3一侧通过管支架固定连接有输水主管5,输水主管5一侧均布设置有五个输水支管6,输水支管6通过导水管固定连接有喷水板8,培育柜体3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采用大网孔设计,底箱座1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培育柜体3起到稳定支撑的作用,柜门2便于取放稻种,输水主管5和输水支管6起到导流的作用,支撑板7便于放置稻种。
[0023]其中,培育柜体3远离柜门2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一号浓度传感器10,一号浓度传感器10的一侧设置有LED灯带9,培育柜体3远离一号浓度传感器10的一侧通过管支架固定连接有输气主管12,输气主管12上均布设置有十个输气支管11,一号浓度传感器10便于对培育柜体3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LED灯带9便于为稻种提供光照和热量,输气主管12和输气支管11起到导气的作用;底箱座1靠近输水主管5的一端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抽水泵14,抽水泵14输入端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供水接头13,抽水泵14输出端通过卡扣与输水主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黑谷水稻培育装置,包括底箱座(1)和培育柜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座(1)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所述培育柜体(3),所述培育柜体(3)一侧通过合页固定连接有柜门(2),所述培育柜体(3)远离所述底箱座(1)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顶板(4),所述培育柜体(3)一侧通过管支架固定连接有输水主管(5),所述输水主管(5)一侧均布设置有五个输水支管(6),所述输水支管(6)通过导水管固定连接有喷水板(8),所述培育柜体(3)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采用大网孔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黑谷水稻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柜体(3)远离所述柜门(2)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一号浓度传感器(10),所述一号浓度传感器(10)的一侧设置有LED灯带(9),所述培育柜体(3)远离所述一号浓度传感器(10)的一侧通过管支架固定连接有输气主管(12),所述输气主管(12)上均布设置有十个输气支管(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黑谷水稻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座(1)靠近所述输水主管(5)的一端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抽水泵(14),所述抽水泵(14)输入端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供水接头(13),所述抽水泵(14)输出端通过卡扣与所述输水主管(5)固定连接。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润堂
申请(专利权)人:香格里拉市永昌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