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机房工程机电运维走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30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1
一种数据机房工程机电运维走廊,包括运维走廊的顶板结构、运维走廊的侧墙、预埋组件和悬垂支架,悬垂支架的顶部通过预埋组件固定连接在顶板结构的底部,两列悬垂支架之间的空间形成马道,每列悬垂支架均包括一组承托架体,马道还包括马道横梁和可拆卸跳板,可拆卸跳板沿运维走廊的纵深方向平铺在马道横梁的上侧,承托架体的横担梁上敷设有设备管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前期对走廊管线进行深化设计,统筹规划所有机电管线,设计预埋组件和悬垂支架,将管线竖向分两组,多层布置在走廊上空两侧,中间留出人员检修通道,管线安装后敷设可拆卸活动式检修马道跳板,满足运维检修要求,管综排布后,管底标高提升,净空提高,造型美观。造型美观。造型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机房工程机电运维走廊


[0001]本技术属于机电管线支架结构,特别是一种数据机房工程机电运维走廊预制综合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般建筑的机电管线走廊,由于检修次数和维护水平为每半年或者一年一次,在不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检修频率较低,因此一般采用在走廊内竖向可以直接搭起层状支架,无需考虑检修人员经常出入的需求。
[0003]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建筑如Tier4认证数据机房工程,要求规避任何计划性动作导致的重要负荷停机风险,要避免至少一次非计划性的故障或事件导致的重要负荷停机风险,容错系统要求高,运维管理要求极高。这种工程机电运维走廊内,一般层高较高,此区域管线种类多,布置复杂,走廊内管线可最多达8层,造成检修困难,而从上到下依次为给排水管道、暖通水管道、通风管道、强电桥架和弱电桥架等,均需每周检修一次,检修频率高,而现有的工程机电运维走廊布置结构空间狭小,已经无法满足这种建筑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机房工程机电运维走廊,要解决现有工程机电运维走廊空间狭小,无法满足作为数据中心建筑检修频率高运维走廊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数据机房工程机电运维走廊,包括运维走廊的顶板结构、运维走廊的侧墙、预埋组件和悬垂支架,
[0007]所述悬垂支架的顶部通过预埋于顶板结构内的预埋组件固定连接在顶板结构的底部,所述悬垂支架沿运维走廊的开间方向设置有两列,两列悬垂支架之间的空间形成马道,
[0008]每列悬垂支架均包括一组沿运维走廊的纵深方向间隔设置的承托架体,每道承托架体均包括主龙骨和横担梁,所述主龙骨位于承托架体的两侧,包括靠近侧墙的内侧主龙骨和远离侧墙的外侧主龙骨,所述横担梁沿主龙骨的高度方向竖向分层间隔设置有一排,所述横担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侧主龙骨和外侧主龙骨上,每道承托架体的内侧主龙骨、外侧主龙骨和横担梁均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该竖向平面垂直侧墙,
[0009]所述马道还包括马道横梁和可拆卸跳板,所述马道横梁沿运维走廊的纵深方向间隔设置有一列,马道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列悬垂支架的外侧主龙骨的外侧底部,所述可拆卸跳板沿运维走廊的纵深方向平铺在马道横梁的上侧,
[0010]每列悬垂支架包括的承托架体结构相同,所述承托架体的横担梁上敷设有设备管线。
[0011]所述预埋组件的个数与主龙骨的个数一一对应,预埋组件包括预埋板和锚筋,所述预埋板的下侧表面与顶板结构的下侧表面平齐,所述锚筋垂直预埋板的上侧表面并且锚
筋的底部与预埋板焊接连接。
[0012]所述锚筋共四根,两两成组设置,每组锚筋的两侧均通过高度不小于6mm的焊缝焊接在预埋板上,锚筋的顶部为180度弯钩,弯钩后的直线段长度不小于6倍的锚筋直径,每组锚筋的弯钩方向均朝向内侧相对弯折,两组锚筋对称设置。
[0013]所述主龙骨的顶部焊接在预埋板的下侧。
[0014]所述主龙骨的长度均相同,主龙骨、横担梁和马道横梁均为型钢制成。
[0015]所述主龙骨、横担梁和马道横梁均为槽钢,其中主龙骨和横担梁的型号相同并且均大于马道横梁的型号。
[0016]所述上下相邻的两排横担梁的间距以满足设备管线的安装使用尺寸为准,所述设备管线为排水管道、暖通水管道、通风管道、强电桥架或弱电桥架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两组悬垂支架的宽度相同,两组悬垂支架中承托架体沿运维走廊的纵深方向设置间距不同,间距较宽的一侧为管道吊架,间距较窄的一侧为桥架。
[0018]所述马道的宽度不小于600mm。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通过前期对走廊管线进行深化设计,统筹规划所有机电管线,设计预埋组件和悬垂支架,将管线竖向分两组,多层布置在走廊上空两侧,中间留出600mm宽人员检修通道,管线安装后敷设可拆卸活动式检修马道跳板,满足运维检修要求。管综排布后,管底标高由3.8m提升至4.5m,净空提高,造型美观。
[0021]本技术通过前期对管线进行荷载计算,确定悬垂支架的布置间距、结构形式和材料选型,满足安全要求。在运维走廊的顶板结构上通过预埋组件安装悬垂支架,避免破坏钢筋,悬垂支架在加工厂预制加工,现场整体安装,可拆卸活动检修通道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安拆。悬垂支架在主梁上采用双面抱梁设计,结构稳定。
[0022]本技术的结构设计整体性好,安全可靠,提高了净空,整体造型美观。可拆卸活动式检修马道方便运维管理,满足检修频率要求。
[0023]本技术从全专业综合考虑,经济合理,明确工序,便于施工,缩短了工期,提高了质量。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的预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1-顶板结构、2-侧墙、3-马道、31-马道横梁、32-可拆卸跳板、4-主龙骨、41-内侧主龙骨、42-外侧主龙骨、5-横担梁、6-设备管线、7-预埋板、8-锚筋、81-弯钩、82-直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参见图1

6所示,一种数据机房工程机电运维走廊,包括运维走廊的顶板结构1、运维走廊的侧墙2、预埋组件和悬垂支架。
[0033]所述悬垂支架的顶部通过预埋于顶板结构1内的预埋组件固定连接在顶板结构1的底部,所述悬垂支架沿运维走廊的开间方向设置有两列,两列悬垂支架之间的空间形成马道3。本实施例中,所述马道3的宽度不小于600mm。
[0034]每列悬垂支架均包括一组沿运维走廊的纵深方向间隔设置的承托架体,每道承托架体均包括主龙骨4和横担梁5,所述主龙骨4位于承托架体的两侧,包括靠近侧墙2的内侧主龙骨41和远离侧墙2的外侧主龙骨42,所述横担梁5沿主龙骨4的高度方向竖向分层间隔设置有一排,所述横担梁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侧主龙骨41和外侧主龙骨42上,每道承托架体的内侧主龙骨41、外侧主龙骨42和横担梁5均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该竖向平面垂直侧墙2。本实施例中,内侧主龙骨41与侧墙2的距离为50mm,承托架体的宽度为850mm。内侧主龙骨41和外侧主龙骨42的距离为650mm。
[0035]所述马道3还包括马道横梁31和可拆卸跳板32,所述马道横梁31沿运维走廊的纵深方向间隔设置有一列,马道横梁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列悬垂支架的外侧主龙骨42的外侧底部,所述可拆卸跳板32沿运维走廊的纵深方向平铺在马道横梁31的上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机房工程机电运维走廊,其特征在于:包括运维走廊的顶板结构(1)、运维走廊的侧墙(2)、预埋组件和悬垂支架,所述悬垂支架的顶部通过预埋于顶板结构(1)内的预埋组件固定连接在顶板结构(1)的底部,所述悬垂支架沿运维走廊的开间方向设置有两列,两列悬垂支架之间的空间形成马道(3),每列悬垂支架均包括一组沿运维走廊的纵深方向间隔设置的承托架体,每道承托架体均包括主龙骨(4)和横担梁(5),所述主龙骨(4)位于承托架体的两侧,包括靠近侧墙(2)的内侧主龙骨(41)和远离侧墙(2)的外侧主龙骨(42),所述横担梁(5)沿主龙骨(4)的高度方向竖向分层间隔设置有一排,所述横担梁(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侧主龙骨(41)和外侧主龙骨(42)上,每道承托架体的内侧主龙骨(41)、外侧主龙骨(42)和横担梁(5)均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该竖向平面垂直侧墙(2),所述马道(3)还包括马道横梁(31)和可拆卸跳板(32),所述马道横梁(31)沿运维走廊的纵深方向间隔设置有一列,马道横梁(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列悬垂支架的外侧主龙骨(42)的外侧底部,所述可拆卸跳板(32)沿运维走廊的纵深方向平铺在马道横梁(31)的上侧,每列悬垂支架包括的承托架体结构相同,所述承托架体的横担梁(5)上敷设有设备管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工程机电运维走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组件的个数与主龙骨(4)的个数一一对应,预埋组件包括预埋板(7)和锚筋(8),所述预埋板(7)的下侧表面与顶板结构(1)的下侧表面平齐,所述锚筋(8)垂直预埋板(7)的上侧表面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强李营李雪伟宫大鹏贝洪飞刘培源姜立涛邹航高宁王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