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风井一次浇筑成型的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99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风井一次浇筑成型的预制构件,包括翻边构件、柱形构件和顶部构件;翻边构件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第一定位块与第一限位板卡接配合,相邻第二定位块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板,第二定位块与第二限位板卡接配合;柱形构件包括限位筒,限位筒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第一定位块上设有第一嵌入槽,第二定位块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嵌入槽,限位筒上设有第三嵌块和第四嵌块;顶部构件包括盖板和第三定位块,第三定位块的下端面设有第三嵌入槽,第三定位块上设有第三凹槽,相邻第三定位块之间设有与第三定位块卡接配合的第三限位板和外横杆,还设有内横杆,内横杆上设有第四嵌入槽。嵌入槽。嵌入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风井一次浇筑成型的预制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用于风井一次浇筑成型的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建筑中,通常会设置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建筑,地下建筑内部空气流动性差,会使处于地下建筑内的人感到不适,严重时会影响其身体健康。为保证安全,地下建筑通常会设置风井,风井一般是垂直向上的通道结构,一端连接地下建筑内部,另一端连接地面空间。为了满足防雨、美观、安全性等要求,风井连接地面空间的一端通常设有亭子状的顶盖。
[0003]现有的顶盖在建造时,需要先通过管件、扣件、板材等基础构件搭建出相应的形状,然后通过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而成,由于现有的顶盖前期搭建采用基础构件,使得搭建速度、搭建效果等都会受到工人本身的影响,不利于施工工期和质量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比现有技术方便搭建、有利于工期和质量把控的用于风井一次性浇筑成型的预制构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风井一次浇筑成型的预制构件,包括翻边构件、柱形构件和顶部构件;
[0006]所述翻边构件呈回字形,包括多个水平截面为L型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相邻所述第一定位块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板,相邻所述第一定位块相对的面上设有竖直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限位板相对的两侧边设有可与第一凹槽卡接的第一凸块,相邻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板,相邻所述第二定位块相对的面上设有竖直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对的两侧边设有可与第二凹槽卡接的第二凸块;
[0007]所述柱形构件包括方筒状的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端面设有供第一嵌块嵌入的第一嵌入槽,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端面设有供第二嵌块嵌入的第二嵌入槽,所述限位筒的上端面设有第三嵌块和第四嵌块;
[0008]所述顶部构件包括盖板和与第一定位块数量一致的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块的下端面设有供第三嵌块嵌入的第三嵌入槽,相邻所述第三定位块相对的面上设有竖直的第三凹槽,相邻所述第三定位块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三限位板和外横杆,所述第三限位板相对的两侧边设有可与第三凹槽卡接的第三凸块,所述外横杆的两端设有可与第三凹槽卡接的卡接块,所述限位筒的上方设有内横杆,所述内横杆上设有供第四嵌块嵌入的第四嵌入槽,所述内横杆的上端面和外横杆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盖板覆盖在外横杆和内横杆上且第三限位板的下侧边抵接在盖板的上端面上,所述盖板与限位筒相对的位置设有与限位筒筒内形状一致的开孔。
[0009]不同的建筑中,风井的尺寸不同,顶盖的尺寸也不同,采用上述方案,根据顶盖尺
寸的不同,可更换水平方向长度不同的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使本技术适用性更好,各部件之间通过卡接配合固定,方便搭建,在搭建时,可先将翻边构件、柱形构件、顶部构件各自组装,再进行组合,可节省组装时间,也可按照翻边构件、柱形构件、顶部构件的顺序依次搭建,降低搭建难度。本技术可快速搭建出顶盖的形状,方便后续浇筑,而且搭建顺序相对固定,使整个搭建流程标准化,有利于工期和质量的把控。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筒包括四个第四限位板、三根外定位杆和一根内定位杆,所述第四限位板位于相邻外定位杆之间或外定位杆与内定位杆之间,所述外定位杆和内定位杆朝向第四限位板的面上设有竖直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限位板相对的两侧边设有可与第四凹槽卡接的第四凸块。
[0011]采用上述方案,可调节需要浇筑的立柱的尺寸,而且方便搭建。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嵌块和第三嵌块分别设置在外定位杆的下端面和上端面,所述第二嵌块和第四嵌块分别设置在内定位杆的下端面和上端面。
[0013]采用上述方案,方便定位,方便组装。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顶部构件还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杆,所述外横杆和内横杆上均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可与第一卡接槽形成卡接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卡接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面与内横杆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5]采用上述方案,搭建时可将连接杆搭建在两根外横杆上、两根内横杆上或同时搭在外横杆和内横杆上,连接杆与外横杆、内横杆配合,提高对盖板的支撑,防止盖板在后续浇筑时出现塌陷,方便后期浇筑,提高成品质量。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柱形构件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外固定杆和水平设置的内固定杆,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所述外定位杆通过外固定杆固定,所述外固定杆设有外卡接槽,所述外定位杆上设有可与外卡接槽形成卡接的外固定槽,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所述内定位杆通过内固定杆固定,所述内定位杆设有内卡接槽,所述内固定杆上设有可与内卡接槽形成卡接的内固定槽。
[0017]采用上述方案,提高柱形构件的强度,保证柱形构件的各部件在后续浇筑时不会产生移动,保证成品质量。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第二限位板的面上设有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凸块设置在第一加强部上,所述第二限位板远离第一限位板的面上设有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凸块设置在第二加强部上,所述第三限位板远离相对的第三限位板的面上设有第三加强部,所述第三凸块设置在第三加强部上,所述第四限位板远离相对的第四限位板的面上设有第四加强部,所述第四凸块设置在第四加强部上。
[0019]采用上述方案,加强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第四限位板的强度。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呈T字形,所述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和第三凸块的形状分别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的形状适配。
[0021]采用上述方案,防止翻边构件、柱形构件和顶部构件在后期浇筑时,各部件之间出现脱离。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实际使用图;
[0024]附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爆炸图;
[0025]附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翻边构件爆炸图;
[0026]附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柱形构件爆炸图;
[0027]附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顶部构件爆炸图。
[0028]翻边构件1、第一定位块11、第一凹槽111、第一嵌入槽112、第二定位块12、第二凹槽121、第二嵌入槽122、第一限位板13、第一凸块131、第一加强部132、第二限位板14、第二凸块141、第二加强部142、
[0029]柱形构件2、外定位杆21、第一嵌块211、第三嵌块212、外卡接槽213、内定位杆22、第二嵌块221、第四嵌块222、内卡接槽223、第四限位板23、第四凸块231、第四加强部232、第四凹槽24、外固定杆25、外固定槽251、内固定杆26、内固定槽261、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井一次浇筑成型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边构件、柱形构件和顶部构件;所述翻边构件呈回字形,包括多个水平截面为L型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相邻所述第一定位块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板,相邻所述第一定位块相对的面上设有竖直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限位板相对的两侧边设有可与第一凹槽卡接的第一凸块,相邻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设有第二限位板,相邻所述第二定位块相对的面上设有竖直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对的两侧边设有可与第二凹槽卡接的第二凸块;所述柱形构件包括方筒状的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嵌块和第二嵌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端面设有供第一嵌块嵌入的第一嵌入槽,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上端面设有供第二嵌块嵌入的第二嵌入槽,所述限位筒的上端面设有第三嵌块和第四嵌块;所述顶部构件包括盖板和与第一定位块数量一致的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块的下端面设有供第三嵌块嵌入的第三嵌入槽,相邻所述第三定位块相对的面上设有竖直的第三凹槽,相邻所述第三定位块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三限位板和外横杆,所述第三限位板相对的两侧边设有可与第三凹槽卡接的第三凸块,所述外横杆的两端设有可与第三凹槽卡接的卡接块,所述限位筒的上方设有内横杆,所述内横杆上设有供第四嵌块嵌入的第四嵌入槽,所述内横杆的上端面和外横杆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盖板覆盖在外横杆和内横杆上且第三限位板的下侧边抵接在盖板的上端面上,所述盖板与限位筒相对的位置设有与限位筒筒内形状一致的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井一次浇筑成型的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包括四个第四限位板、三根外定位杆和一根内定位杆,所述第四限位板位于相邻外定位杆之间或外定位杆与内定位杆之间,所述外定位杆和内定位杆朝向第四限位板的面上设有竖直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限位板相对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仕军周铮周赤晨方玉龙张乾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