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齿轮智能在线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871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齿轮智能在线修复系统,包括等离子等堆焊电源箱、加粉料斗、智能机械手臂、固定工装、齿轮和焊装结构,所述等离子堆焊电源箱的一侧安装有加粉料斗,所述气瓶固定在等离子堆焊电源箱的一侧,所述智能机械手臂的作用端安装有焊装结构,所述齿轮设置在等离子堆焊电源箱的一侧,在对齿轮进行修复时,将等离子堆焊电源箱放置在齿轮的一侧,智能机械手臂通过工装固定在齿轮另一侧,首先通过视觉相机输入齿轮三维扫描图,智能机械手臂根据齿轮形状,控制智能机械手臂将焊装结构输送到齿轮的内侧,能够实现对齿轮的修复,不需要将齿轮拆卸修复,缩短齿轮的修复流程,减少停机时间,提高发电量。提高发电量。提高发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齿轮智能在线修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设备修复
,具体为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齿轮智能在线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
×
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
×
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0003]在风力发电过程中,会对内部的运行齿轮进行磨损,在对齿轮内部齿牙进行修复时,一般通过将齿轮拆卸后,发到厂家进行处理修复,修复流程较长,影响发电作业,在对齿轮进行修复时,对与堆焊焊接位置不能准确确定,会导致焊接偏移,影响修复效果,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齿轮智能在线修复系统,解决了在对齿轮内部齿牙进行修复时,一般通过将齿轮拆卸后,发到厂家进行处理修复,修复流程较长,影响发电作业,在对齿轮进行修复时,对与堆焊焊接位置不能准确确定,会导致焊接偏移,影响修复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齿轮智能在线修复系统,包括等离子堆焊电源箱、加粉料斗、气瓶、智能机械手臂、齿轮和焊装结构,所述等离子堆焊电源箱的一侧安装有加粉料斗,所述气瓶固定在等离子堆焊电源箱的一侧,所述智能机械手臂安装在对应的工装上,所述工装固定在齿轮的一侧,所述智能机械手臂的作用端安装有焊装结构,所述齿轮设置在等离子堆焊电源箱的一侧;
[0007]所述焊装结构包括固定板、第二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定位块、第三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第四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活动板、丝杆、推动电机、焊头、第五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铁刷、固定杆和齿牙辊,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滑孔,所述固定板的顶侧安装有推动电机,所述推动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丝杆,所述活动板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活动板的顶侧并列安装有第四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和第五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所述第四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的作用杆端部安装有焊头,所述第五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的作用杆端部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安装有齿牙辊,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有铁刷,所述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螺孔,所述丝杆穿设在螺孔内,所述固定板的底侧对称铰接有第二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所述第二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的作用杆端部安装有定位块,所述第三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铰接在固定板的底侧,所述第三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的作用杆端部铰接在第二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的侧壁上。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焊头和齿牙辊沿同一直线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四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和第五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的作用杆穿设在滑孔内。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的齿盘上开设有修复孔,所述智能机械手臂穿过修复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智能机械手臂通过工装固定在齿轮另一侧,首先通过视觉相机输入齿轮三维扫描图,智能机械手臂根据齿轮形状,控制智能机械手臂将焊装结构输送到齿轮的内侧,能够实现对齿轮的修复,不需要将齿轮拆卸修复,缩短齿轮的修复流程,减少停机时间,提高发电量;
[0012]将定位块卡设在待修复的齿牙两侧,将定位块稳定卡设在待修复的齿牙两侧,能够对焊头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能够更加准确的实现对齿牙的焊接修复,通过推动电机作业,能够实现活动板沿滑孔滑动,在滑动过程中第四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作业,将焊头设置在磨损齿牙的顶侧,在滑动过程中,实现对齿牙的堆焊修补,在堆焊完毕后,第五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作业,将齿牙辊推至焊接位置的表面,通过挤压滚动,实现对焊接位置上分废渣进行处理,在处理后,通过铁刷对焊接面进行清理,避免焊渣留存,能够更好的达到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平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平面图中的焊装结构;
[0017]图4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平面图中的焊装结构侧视图;
[0018]图中:1、等离子堆焊电源箱;2、加粉料斗;3、气瓶;4、智能机械手臂;5、齿轮;6、焊装结构;61、固定板;62、第二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3、定位块;64、第三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5、第四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6、活动板;67、丝杆;68、推动电机;69、焊头;610、第五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11、铁刷;612、固定杆;613、齿牙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齿轮智能在线修复系统,包括等离子堆焊电源箱1、加粉料斗2、气瓶3、智能机械手臂4、齿轮5和焊装结构6,等离子堆焊电源箱1的一侧安装有加粉料斗2,气瓶3固定在等离子堆焊电源箱1的一侧,智能机械手臂4安装在对应的工装上,所述工装固定在齿轮的一侧,智能机械手臂4的作用端安装有焊装结构6,齿轮5设置在等离子堆焊电源箱1的一侧;
[0021]焊装结构6包括固定板61、第二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2、定位块63、第三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4、第四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5、活动板66、丝杆67、推动电机68、焊头
69、第五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10、铁刷611、固定杆612和齿牙辊613,固定板61的内部开设有滑孔,固定板61的顶侧安装有推动电机68,推动电机68的转轴上安装有丝杆67,活动板66设置在固定板61上,活动板66的顶侧并列安装有第四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5和第五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10,第四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5的作用杆端部安装有焊头69,第五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10的作用杆端部固定有固定杆612,固定杆612的一端安装有齿牙辊613,固定杆612的另一端固定有铁刷611,活动板66的内部开设有螺孔,丝杆67穿设在螺孔内,固定板61的底侧对称铰接有第二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2,第二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2的作用杆端部安装有定位块63,第三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4铰接在固定板61的底侧,第三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4的作用杆端部铰接在第二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2的侧壁上。
[0022]焊头69、铁刷611和齿牙辊613沿同一直线设置,第四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5和第五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10的作用杆穿设在滑孔内,能够配合实现对齿轮5的修复和整理。...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的齿轮智能在线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堆焊电源箱(1)、加粉料斗(2)、气瓶(3)、智能机械手臂(4)、齿轮(5)和焊装结构(6),所述等离子堆焊电源箱(1)的一侧安装有加粉料斗(2),所述气瓶(3)固定在等离子堆焊电源箱(1)的一侧,所述智能机械手臂(4)安装在对应的工装上,所述工装固定在齿轮的一侧,所述智能机械手臂(4)的作用端安装有焊装结构(6),所述齿轮(5)设置在等离子堆焊电源箱(1)的一侧;所述焊装结构(6)包括固定板(61)、第二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2)、定位块(63)、第三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4)、第四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5)、活动板(66)、丝杆(67)、推动电机(68)、焊头(69)、第五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10)、铁刷(611)、固定杆(612)和齿牙辊(613),所述固定板(61)的内部开设有滑孔,所述固定板(61)的顶侧安装有推动电机(68),所述推动电机(68)的转轴上安装有丝杆(67),所述活动板(66)设置在固定板(61)上,所述活动板(66)的顶侧并列安装有第四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5)和第五电动机驱动的连杆结构(610),所述第四电动机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杰唐坚李英信苏文利杨辉岳俊红和军梁黄仁泷张海涛冯川宁裴志超师明张毅郝文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