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67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顶盖、吸声棉、主体支撑件和顶盖支撑件;所述主体为包括主体侧壁和一个主体端面的中空结构,主体端面上开有通风孔,主体侧壁的内表面及主体端面的内外表面贴有吸声棉;所述主体支撑件的一端连接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另一端连接主体端面的内表面,连接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位于主体的内部;所述顶盖为包括顶盖侧壁和一个顶盖端面的中空结构,顶盖端面的内表面上贴有吸声棉;所述顶盖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主体端面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顶盖端面的内表面,连接后主体端面位于顶盖的外部、顶盖端面的覆盖范围之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降噪技术,特别涉及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电抗器是电路中用于限流、稳流、无功补偿、移向等的一种电感设备, 干式空心电抗器是常用的一种电抗器。干式空心电抗器一般由端架和干式空心线圏构成,其中千式空心线圈为中空圓筒形连续绕包结构;端架作为线圏骨架,可以为星型、米字型等。采 用特定的工艺将两个端架分别固化在干式空心线圈形成的圆筒形连续绕包 结构的两端,将其中一端作为下端,并在所述下端安装绝缘支柱作为对地绝 缘支撑,绝缘支柱下端再用钢板制成底座,供安装之用。某些干式空心电抗器(如滤波电抗器或平波电抗器)噪声超标,需要采 取有效的降噪措施,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干式空心线圏的外表面上加装一层 可以隔音的屏障,并在顶端加装球冠状声罩。由于干式空心电抗器在工作时 会产生较大热量,所以上述球冠状声罩上开有圆形的通风孔。为了不使雨水 垂直落在千式空心线圏内部,上述圆形通风孔的直径要小于干式空心线圏的 内径。虽然现有技术中的方法能够达到降噪的目的,但是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虽然雨水不能垂直落到干式空心线圏内部,但当雨水在风力作用下有 一 定的角度时,还是会倾斜的落到干式空心线圏内部;第二、球冠状声罩上的圓形通风孔用于散热,但是噪声也很容易从该圆形通风孔传播出去,使得降噪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 装置,能够及时散发干式空心电抗器产生的热量,并有效的消除从干式空心 电抗器上端传播的噪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关键在于,该装置包括主体、顶 盖、吸声棉、主体支撑件和顶盖支撑件;所述主体为包括主体侧壁和一个主体端面的中空结构,主体端面上开有通 风孔,主体侧壁的内表面及主体端面的内外表面贴有吸声棉;所述主体支撑件 的一端连接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另一端连接主体端面的内表面,连接后干 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位于主体的内部;所述顶盖为包括顶盖侧壁和一个顶盖端面的中空结构,顶盖端面的内表 面上贴有吸声棉;所述顶盖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主体端面的外表面,另一端连 接顶盖端面的内表面,连接后主体端面位于顶盖中空部分的外部、顶盖端面 的覆盖范围之内。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降噪装置中的主体将干式 空心电抗器的上端完全遮盖起来,吸收从干式空心线圏出来的大部分噪声, 主体上的通风孔保证干式空心线圈中热量的散发;主体和顶盖之间具有一定 的距离,使得从主体上的通风孔出来的热量及时散发,并且吸收从主体上通 风孔传播出来的少量噪声,从而通过这两部分有效的消除从干式空心电抗器 上端传播的噪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降噪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降噪装置的主体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降噪装置的顶盖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降噪装置的隔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 步的详细iJL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降噪装置的平面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降噪装置包括顶盖101、隔板102、主体103、主体支撑件104、顶盖支撑件105和吸声棉。其中吸声棉用剖面线表示。图1中还示出了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千式空心线圈107和上端的端架106。主体103为包括主体侧壁和一个主体端面的中空圓柱体,主体端面的中 部开有用于散发干式空心线圈107内部热量的通风孔108,主体端面的内表 面和外表面上贴有吸声棉,主体侧壁的内表面上也贴有吸声棉。顶盖101为包括顶盖侧壁和一个顶盖端面的中空结构,其中顶盖端面向 上凸起,顶盖端面的内表面上贴有吸声棉,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举例, 吸声棉正好填满顶盖101的中空部分。上述主体103和顶盖101都为尺寸较大的部件,为了便于运输,主体 103和顶盖101的整体结构都可以由多个等分块拼接而成。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举例,主体103分为六个等分块1031,每个 等分块1031都具有一段主体端面和一段主体侧壁,等分块1031之间通过螺 栓拼接。在每个等分块1031所具有的主体端面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侧壁的 内表面上均开有凹槽,吸声棉贴在这些凹槽中,凹槽的深度根据吸声棉的厚 度确定。图2示出了这种拼接主体的俯视图,每个等分块1031上分布的正 方形小孔为主体支撑件104和顶盖支撑件105的安装孔。顶盖101分为两个等分块1011,等分块1011之间都通过螺栓拼接。图 3示出了这种拼接顶盖的俯视图,每个等分块1011上分布的正方形小孔为 顶盖支撑件105的安装孔。主体支撑件104的一端连接干式空心电抗器的端架106,另一端连接主体端面的内表面,连接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位于主体103的内部,即干 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被主体103覆盖。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举例,主体 支撑件104为24个, 一部分连接在干式空心电抗器的端架106的边缘,另 一部分连接在端架106的米字型辐条上,图1中并未全部示出24个主体支 撑件24,这24个主体支撑件104的具体安装位置分布如图2上的正方向小 孔。顶盖支撑件105的一端连接主体端面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顶盖端面的 内表面,连接后主体端面与顶盖中空部分具有一端距离、形成一个风道,主 体端面周长与顶盖端面的边缘周长相等,且主体端面与顶盖正好在位置上对 应。上述风道使得从主体103的通风孔108出来的热量能够从该风道较快的 散发,但风道过宽将会使从主体103的通风孔108出来的一部分噪声直接传 播出去,所以风道宽度需要根据散热效果和噪声吸收效果综合计算,具体的 计算方法为现有技术可以实现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举例,顶盖支撑 件105也为24个,图1中并未全部示出24个顶盖支撑件105,这24个顶 盖支撑件105的具体安装位置分布如图3上的正方向小孔。上述主体支撑件104和顶盖支撑件105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支撑件即可, 并且如何安装到主体103或顶盖101上的安装孔也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 即可。隔板102位于主体103和顶盖101之间,图4为隔板102的俯4见图。为 了装配方便,隔板102由12个等分块1021通过螺栓拼接而成,拼接后中部 形成通风孔109。每个等分块1021都装配在顶盖支撑件105上,顶盖支撑 件105的中部具有一个平台结构(图1中未示出),每两个等分块1021之 间的连接缝正好卡在该平台结构上。每个等分块1021的上下表面分别开有 凹槽,吸声棉贴在这些凹槽内,凹槽的深度根据吸声棉的厚度确定。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中设置该隔板102的目的在于将主体103和顶盖101之间的风道 隔断为两个较窄的风道,使得波长较长的低频声波得到更多的吸收机会,从 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旦如果不设置该隔板102,只利用主体103和顶盖101组成的结构也可以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举例,隔板102中部的通风孔109和主体103 上的通风孔108的直径、位置均相同,使得从通风孔108出来的热量能够迅 速散发。但在实际应用中,通风孔109的直径也可以大于通风孔108的直径, 只要通风孔109的直径大小不会使噪声直接散发出去即可。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类似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主体、顶盖、吸声棉、主体支撑件和顶盖支撑件; 所述主体为包括主体侧壁和一个主体端面的中空结构,主体端面上开有通风孔,主体侧壁的内表面及主体端面的内外表面贴有吸声棉;所述主体支撑 件的一端连接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另一端连接主体端面的内表面,连接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位于主体的内部; 所述顶盖为包括顶盖侧壁和一个顶盖端面的中空结构,顶盖端面的内表面上贴有吸声棉;所述顶盖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主体端面的外表面,另一端连 接顶盖端面的内表面,连接后主体端面位于顶盖中空部分的外部、顶盖端面的覆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主体、顶盖、吸声棉、主体支撑件和顶盖支撑件;所述主体为包括主体侧壁和一个主体端面的中空结构,主体端面上开有通风孔,主体侧壁的内表面及主体端面的内外表面贴有吸声棉;所述主体支撑件的一端连接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另一端连接主体端面的内表面,连接后干式空心电抗器的上端位于主体的内部;所述顶盖为包括顶盖侧壁和一个顶盖端面的中空结构,顶盖端面的内表面上贴有吸声棉;所述顶盖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主体端面的外表面,另一端连接顶盖端面的内表面,连接后主体端面位于顶盖中空部分的外部、顶盖端面的覆盖范围之内。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还包括由至 少两个等分块通过螺栓拼接而成、且中部具有通风孔的隔板;每个等分块都装配在所述顶盖支撑件上,且每个等分块的上下表面上贴有吸声棉。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等分块的上下表 面开有凹槽,所述吸声棉贴在所述凹槽内,凹槽的深度和吸声棉的厚度相等。4、 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香福吴玉坤李德良刘成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