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拖拽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54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拖拽臂,包括纵臂梁,纵臂梁的两侧分别通过拖拽连杆连接有拖拽单元,拖拽单元包括Y轴转轴和X轴转轴,Y轴转轴转动安装于拖拽连杆,X轴转轴转动安装于Y轴转轴,X轴转轴设有用于连接后车轮的后车轮连杆,X轴转轴通过缓冲支架与Y轴转轴连接,Y轴转轴设有Y轴连杆,Y轴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Y轴转轴和纵臂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拖拽臂,左右后车轮跳动完全独立,车辆在转弯时保持平稳,不易侧翻,缓震效果好,乘适性佳。乘适性佳。乘适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拖拽臂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拖拽臂。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三轮车为了实现压弯性能,采用平行四边形连杆技术使得轮子随着车身摆动而摆动,从而使三轮车拥有两轮车类似的过弯性能。
[0003]在操控性能方面,拖拽臂后悬架相对多连杆独立悬架的极限也来得较早,旋转自由度小,左右轮跳动相关联,使车辆在驾驶时颠簸感较强。在动态运动尤其是高速转向中,车身随惯性会产生一定的侧倾。由于纵向拖臂所连接的车轮在转向中不会发生外倾角变化,由此会造成前轮的转向不足,加之跳动范围有限,不少采用后拖拽臂悬架结构的车型在入弯后单边后车轮会离地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拖拽臂,左右后车轮跳动完全独立,车辆在转弯时保持平稳,不易侧翻,缓震效果好,乘适性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拖拽臂,包括纵臂梁,所述纵臂梁的两侧分别通过拖拽连杆连接有拖拽单元,所述拖拽单元包括Y轴转轴和X轴转轴,所述Y轴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拖拽连杆,所述X轴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Y轴转轴,所述X轴转轴设有用于连接后车轮的后车轮连杆,所述X轴转轴通过缓冲支架与所述Y轴转轴连接,所述Y轴转轴设有Y轴连杆,所述Y轴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Y轴转轴和所述纵臂梁。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Y轴转轴平行于纵臂梁设置,所述X轴转轴垂直于Y轴转轴设置。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缓冲支架包括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与后固定架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前固定架固定于所述Y轴转轴,所述缓冲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后固定架,所述后固定架固定于所述X轴转轴。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固定架与所述后固定架分别垂直于所述X轴转轴且平行于Y轴转轴设置。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缓冲件与所述前固定架的连接位置低于所述缓冲件与所述后固定架的连接位置。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拖拽连杆的一端固定有平行于所述纵臂梁的Y轴连接件,所述Y轴连接件开设有Y轴通孔,所述Y轴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Y轴通孔。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Y轴转轴包括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所述前固定端与所述后固定端之间通过连接纵轴连接,所述前固定端与所述后固定端的径向横截面比所述连接纵轴的径向横截面大,所述连接纵轴安装于所述Y轴通孔。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前固定端,所述后固定端固定有X轴连接架,所述X轴连接架垂直于所述Y轴转轴并平行于所述X轴转轴设置,所述X轴连接架的两端
凸出设有转轴连接端,两个转轴连接端之间安装有X轴连杆,所述X轴转轴套装于所述X轴连杆。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Y轴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球体安装腔,所述纵臂梁和所述前固定端分别设有形状与所述球体安装腔相匹配的球体安装头,所述球体安装头安装于所述球体安装腔。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纵臂梁两侧的所述Y轴连接杆之间连接有横轴连杆。
[001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辆拖拽臂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纵臂梁的两侧分别设有拖拽组件,在车辆转弯时实现两个后车轮同时向转弯方向侧翻,降低转弯重心,提高车辆的受力平衡性,使车辆在转弯时不易侧翻。Y轴转轴转动安装于拖拽连杆,X轴转轴转动安装于Y轴转轴,后车轮连接于X轴转轴,进而实现两个后车轮的完全独立跳动,跳动互不干涉,两个后车轮受到的冲击力不会相互影响,有利于保持车辆的整体稳定性,车辆整体缓冲效果更好,提高乘适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拖拽臂安装于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拖拽臂安装于车辆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拖拽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纵臂梁、拖拽连杆和横轴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Y轴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Y轴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0、纵臂梁;11、拖拽单元;12、拖拽连杆;13、Y轴连接件;14、Y轴通孔;15、横轴连杆;16、后车轮连杆;17、后车轮;
[0024]20、Y轴转轴;21、前固定端;22、后端固定端;23、连接纵轴;24、X轴连接架;25、转轴连接端;26、X轴连杆;
[0025]30、X轴转轴;
[0026]40、缓冲支架;41、前固定架;42、后固定架;43、缓冲件;
[0027]50、Y轴连杆;51、球体安装腔;52、球体安装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
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车辆拖拽臂,包括纵臂梁10,纵臂梁10的两侧分别通过拖拽连杆12连接有拖拽单元11,拖拽单元11包括Y轴转轴20和X轴转轴30,Y轴转轴20转动安装于拖拽连杆12,X轴转轴30转动安装于Y轴转轴20,X轴转轴30设有用于连接后车轮17的后车轮连杆16,X轴转轴30通过缓冲支架40与Y轴转轴20连接,Y轴转轴20设有Y轴连杆50,Y轴连杆5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Y轴转轴20和纵臂梁10。
[0032]在本技术的车辆拖拽臂采用纵臂结构,通过在纵臂梁10的两侧分别设有拖拽单元11,车辆的两个后车轮17分别安装于拖拽单元11。通过Y轴转轴20转动安装于拖拽连杆12,车辆转弯时两个拖拽单元11同时带动后车轮17向转弯方向侧翻,使车身整体重心降低,避免车辆在转弯时发生侧翻。X轴转轴30通过缓冲支架40与Y轴转轴20连接,缓冲支架40在X轴转轴30与Y轴转轴20之间起支撑作用,使后车轮17保持在初始位置,同时,为后车轮17在颠簸路面上沿X轴转轴30上下跳动提供缓冲作用,吸收颠簸路面对后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拖拽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纵臂梁,所述纵臂梁的两侧分别通过拖拽连杆连接有拖拽单元,所述拖拽单元包括Y轴转轴和X轴转轴,所述Y轴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拖拽连杆,所述X轴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Y轴转轴,所述X轴转轴设有用于连接后车轮的后车轮连杆,所述X轴转轴通过缓冲支架与所述Y轴转轴连接,所述Y轴转轴设有Y轴连杆,所述Y轴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Y轴转轴和所述纵臂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拖拽臂,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转轴平行于纵臂梁设置,所述X轴转轴垂直于Y轴转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拖拽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架包括前固定架和后固定架,所述前固定架与后固定架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前固定架固定于所述Y轴转轴,所述缓冲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后固定架,所述后固定架固定于所述X轴转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拖拽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架与所述后固定架分别垂直于所述X轴转轴且平行于Y轴转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拖拽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与所述前固定架的连接位置低于所述缓冲件与所述后固定架的连接位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志刚张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玛格斯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