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保温管线一体化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42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保温墙板,具体是涉及到一种预制保温管线一体化墙板,包括墙板,所述墙板内预埋设置有导温管,所述导温管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导温部,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温部通过一个第二导温部连接,多个第二导温部沿第一导温部的两端交错分布,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导温部贯穿墙板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导温管上平行于墙板设置有多个第一导温柱,朝向墙板室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温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导温柱和第二导温柱,提高热水或者冷水的温度传递效果,在不加大导温管覆盖面积和覆盖密度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温度调节的面积和效率,同时不会为加大输送冷水或热水的体积而导致后续使用成本的增加。本的增加。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保温管线一体化墙板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保温墙板,具体是涉及到一种预制保温管线一体化墙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保温墙板中一般设置的是密度很高的毛细管网,其水流整体体积较多,所需的输送功率较大,导致整体的运行成本较高,另外,毛细管网如果采用预埋的方式设置在腔体内,会影响腔体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温效果好,结构强度高的预制保温管线一体化墙板。
[0004]本技术的内容包括墙板,所述墙板内预埋设置有导温管,所述导温管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导温部,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温部通过一个第二导温部连接,多个第二导温部沿第一导温部的两端交错分布,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导温部贯穿墙板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导温管上平行于墙板设置有多个第一导温柱,朝向墙板室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温柱。
[000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温柱和第二导温柱与导温管相互垂直。
[0006]更进一步地,位于第一导温部上的第一导温柱沿第一导温部呈对称分布,相邻第一导温部上的第一导温柱交错设置。
[0007]更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导温柱和多个第二导温柱分别等距设置。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温管、第一导温柱和第二导温柱一体成型设置。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温管、第一导温柱和第二导温柱的材质为铜。
[0010]本技术还包括预埋设置在墙板内的隔温板,隔温板设置导温管至墙板靠近室外一侧之间。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温板面积大于导温管在墙板的布置面积。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温部和第二导温部连接处呈圆弧连接。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墙板由玻化微珠、陶粒、水泥、水、添加剂搅拌预制而成。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导温柱和第二导温柱,提高热水或者冷水的温度传递效果,在不加大导温管覆盖面积和覆盖密度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温度调节的面积和效率,同时不会为加大输送冷水或热水的体积而导致后续使用成本的增加,能够尽可能减少使用以及维护的成本,用户接受度更好,同时导温管预制在墙板内,配合第一导温柱和第二导温柱可作为加强管使用,提高墙板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为图1中A

A的仰视图。
[0017]在图中,1

墙板;2

导温管;21

第一导温部;22

第二导温部;23

进水口;24

出水口;3

第一导温柱;4

第二导温柱;5

隔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附图1

2所示,本技术包括墙板1,所述墙板1内预埋设置有导温管2,所述导温管2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导温部21,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温部21通过一个第二导温部22连接,多个第二导温部22沿第一导温部21的两端交错分布,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导温部21贯穿墙板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所述导温管2上平行于墙板1设置有多个第一导温柱3,朝向墙板1室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温柱4。
[0019]本技术通过在墙板1内预埋设置导温管2,导温管2内可流通热水或冷水,对墙板1进行加温或者降温,另外,导温管2通过多个第一导温部21和多个第二导温部22呈蛇形状分布,保证温度调节的面积,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导温柱3和第二导温柱4,提高热水或者冷水的温度传递效果,在不加大导温管2覆盖面积和覆盖密度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温度调节的面积和效率,同时不会为加大输送冷水或热水的体积而导致后续使用成本的增加,能够尽可能减少使用以及维护的成本,用户接受度更好,同时导温管2预制在墙板1内,配合第一导温柱3和第二导温柱可作为加强管使用,提高墙板1的性能。
[0020]所述第一导温柱3和第二导温柱4与导温管2相互垂直,便于设置,避免不同的第一导温柱3和第二导温柱4相互干扰,便于分布,确保密度。
[0021]位于第一导温部21上的第一导温柱3沿第一导温部21呈对称分布,相邻第一导温部21上的第一导温柱3交错设置,如此,提高墙板1温度传递的密度,提高温度传递的均匀性。
[0022]多个第一导温柱3和多个第二导温柱4分别等距设置,保证传递的均匀性。
[0023]所述导温管2、第一导温柱3和第二导温柱4一体成型设置,提高温度传递效果。
[0024]所述导温管2、第一导温柱3和第二导温柱4的材质为铜,铜使用寿命长,温度传递效率高。
[0025]本技术还包括预埋设置在墙板1内的隔温板5,隔温板5设置导温管2至墙板1靠近室外一侧之间,提高导温管2的温度传递给室内,避免温度浪费,同时避免室外温度影响到导温管2。
[0026]所述隔温板5面积大于导温管2在墙板1的布置面积,进一步降低室外温度的影响。
[0027]所述第一导温部21和第二导温部22连接处呈圆弧连接,使水流平滑过渡,避免能量损耗。
[0028]所述墙板1由玻化微珠、陶粒、水泥、水、添加剂搅拌预制而成,其中玻化微珠是一种无机物玻璃质矿物材料,是由火山岩粉碎成矿砂,经过膨化烧法加工而成,产品呈不规则球状体颗粒,内部为空腔结构,表面玻化封闭,理化性能稳定,具有质轻、隔热防火、耐高低温、抗老化、吸水率小等优良特性。本研发的玻化微珠参入量为0

60%,陶粒参入量为0

70%,成型后的轻质混凝土容重为500

1500kg/m3,抗压强度为10

30Mpa,采用上述墙板1,解决了市面上ALC等后装墙体拼缝多,吸水性大、不能实现管线一体化的弊端,同时解决了普通PC墙体容重过大、二次装修切槽困难的问题。
[0029]本技术,预制时可根据项目的不同进行定制化生产,将内墙、隔墙位置的管线
预埋至轻质墙板中,然后在工厂一次性预制完成,再运送至工地现场进行吊装施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保温管线一体化墙板,其特征是,包括墙板(1),所述墙板(1)内预埋设置有导温管(2),所述导温管(2)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导温部(21),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导温部(21)通过一个第二导温部(22)连接,多个第二导温部(22)沿第一导温部(21)的两端交错分布,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导温部(21)贯穿墙板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所述导温管(2)上平行于墙板(1)设置有多个第一导温柱(3),朝向墙板(1)室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导温柱(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保温管线一体化墙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导温柱(3)和第二导温柱(4)与导温管(2)相互垂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保温管线一体化墙板,其特征是,位于第一导温部(21)上的第一导温柱(3)沿第一导温部(21)呈对称分布,相邻第一导温部(21)上的第一导温柱(3)交错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保温管线一体化墙板,其特征是,多个第一导温柱(3)和多个第二导温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何太平陈兵杨科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