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炎铃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763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PCB检测电路板、医用PDA和路由器;上壳体内设有第一管道卡槽,第一管道卡槽两端的上壳体上均设有第一通孔;下壳体内设有第二管道卡槽,第二管道卡槽两端的下壳体上均设有第二通孔;上壳体盖合在下壳体上,第一管道卡槽与第二管道卡槽宽度相等、位置相对,同一侧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拼接为圆形通孔;PCB检测电路板上设有电容检测传感器和无线WIFI模组,PCB检测电路板安装在下壳体内侧,电容检测传感器位于第一管道卡槽和第二管道卡槽之间;医用PDA、无线WIFI模组通过网络连接;医用PDA和无线WIFI模组均与路由器网络连接。上述装置,便利、高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减少了对患者的打扰。减少了对患者的打扰。减少了对患者的打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属于医疗临床输液监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随之提高,特别是在生病期间,更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进行治疗。为避免血液回流等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一种智能无声输液监控系统就显得非常的必要。
[0003]目前市场上的输液监控系统的传感检测装置多为光敏检测或重力检测,光敏检测装置外界光敏感,对环境要求苛刻;重力感应装置容易发生检测失误的情况,对于输液情况的判断不够准确,相应的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用于改进目前现有的输液监控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利、高效的方案,便于让医护人员为病患提供更好的服务,减少输液治疗过程中意外情况发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PCB检测电路板、医用PDA 和路由器;
[0007]上壳体为顶部敞口的结构,上壳体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管道卡槽,第一管道卡槽两端的上壳体上均设有第一通孔;
[0008]下壳体为底部敞口的结构,下壳体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管道卡槽,第二管道卡槽两端的下壳体上均设有第二通孔;
[0009]上壳体盖合在下壳体上,第一管道卡槽与第二管道卡槽宽度相等、位置相对,同一侧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拼接为圆形通孔;
[0010]PCB检测电路板上设有电容检测传感器和无线WIFI模组,PCB检测电路板安装在下壳体内侧,电容检测传感器位于第一管道卡槽和第二管道卡槽之间;
[0011]医用PDA与无线WIFI模组通过网络连接;医用PDA和无线WIFI模组均与路由器网络连接。
[0012]电容检测传感器,可根据输液管中有无液体存在会引起其电容的变化,可以准确的判断输液管中有无液体。
[0013]上述路由器主要目的是将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与医护人员的医用PDA (Personal assistant digital)置于同一网段下,便于进行TCP通信。医用PDA为现有设备。
[0014]使用时,将打开上壳体,将输液管从上壳体上的第一管道卡槽穿过、并通过两侧的圆形通孔穿出,将上、下壳体盖合在一起,在第二管道卡槽的挤压下,输液管紧紧贴附于 PCB检测电路板的电容检测传感器上,根据输液管中有无液体而引起的电容变化,即可进行
检测,检测的信息通过焊接在PCB检测电路板上的无线WIFI模组发送到医护人员的PDA 设备上。
[0015]本申请长度方向与输液管道的轴向一致,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垂直。
[0016]为了方便使用,上壳体铰接在下壳体上。
[0017]为了提高使用的稳定性,第一管道卡槽设在上壳体内的一侧,第一管道卡槽包括分割板和卡板,分割板沿上壳体内长度方向设置、将上壳体内侧分割为管路区和非管路区,卡板有两块以上,卡板设在管路区内、且沿上壳体内长度方向排列,所有的卡板均平行设置,卡板顶部设有半圆凹槽,所有卡板上的半圆凹槽及第一通孔均同轴线,也即半圆凹槽与第一通孔的轴线重合。这种排列方式不仅使得结构更加的轻量化,还使得输液管与电容检测传感器能更好的贴合,提高了检测精度。
[0018]为了方便使用,将上壳体宽度方向的一端定义为管路端、另一端定义为操作端,上壳体沿宽度方向的截面呈自宽度方向中点起到操作端逐渐向上壳体顶部的方向渐缩的楔形;第一管道卡槽位于管路端,第一管道卡槽的宽度小于上壳体宽度的一半;上壳体宽度方向的中点与下壳体宽度方向的中点通过扭簧连接在一起,但扭簧处于自由状态时,上壳体的管路端和下壳体的管路端紧密地盖合在一起。在扭簧的作用下,输液管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可以紧紧贴附于安装在壳体中的PCB检测电路板的电容检测传感器上,根据输液管中有无液体而引起的电容变化,即可进行检测,检测的信息通过焊接在PCB检测电路板上的无线 WIFI模组发送到医护人员的PDA设备。当向下壳体的方向挤压上壳体的操作端时,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管路端打开,便于拆装输液管。上壳体的管路端与下壳体的管路端相对,上壳体的操作端与下壳体的操作端相对。
[0019]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下壳体内设有定位柱,PCB检测电路板上设有定位孔,PCB 检测电路板上的定位孔套在对应的定位柱上。便于PCB检测电路板的位置固定。
[0020]为了增加射频性能,无线WIFI模组正下方的PCB检测电路板为镂空结构,以提高无线WIFI模组射频天线的射频性能。
[0021]为了方便使用,PCB检测电路板上设有OLED显示屏和开锁键,开锁键控制OLED显示屏的开关,下壳体上设有与OLED显示屏匹配的窗口,下壳体的外侧与开锁键正对的位置设有悬臂结构的控制开关按钮。当向下按控制开关按钮时,控制开关按钮触发开锁键,会打开OLED显示屏。悬臂结构的控制开关按钮也即与所在平面同面、且向下按即可触发开关的按钮,相当于可以向下按的弹性片,撤走外力后,弹性片自动归位,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内部元器件,同时也更加美观。
[0022]PCB检测电路上的OLED显示屏用于与医用PDA之间的连接以及可显示相应的输液信息。如开机的时候,OLED显示屏显示的是液位检测装置无线WIFI模组上的IP地址,可将IP地址生成二维码,医用PDA端可通过扫码连接每个液位监测装置,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连接成功后一分钟息屏;输液过程中可通过短触PCB检测电路板上的KEY键使其点亮,用于显示输液时间、电池电量和连接状态,OLED屏经定时器延时1分钟后触发中断熄灭,关闭电荷泵降低系统功耗,PCB检测电路板上还可集成报警电路,长按KEY键可直接用于呼叫医护人员,用于处理紧急情况。具体结合现有技术,便可顺利实现,本申请对此并无特别改进,因此不再赘述。
[0023]为了方便使用,上壳体内设有给PCB检测电路板供电的锂电池;PCB检测电路板上
搭载了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具有过冲和欠电压保护功能,便于使用USB线充电,无需使用专用的充电器。锂电池用于给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供电。
[0024]为了方便状态的显示,PCB检测电路板上设有呼吸灯、输液状态灯以及充电状态灯,下壳体的外侧设有与呼吸灯、输液状态灯以及充电状态灯分别对应的窗口。输液状态灯用于显示当前输液管中的输液状态,呼吸灯用来显示当前液位监测装置的工作状态,充电状态灯用于显示充电状态。具体控制和实现参照现有技术即可。
[0025]上述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在与医护人员的医用PDA进行配对时,首先作为服务端,等待医护人员的医用PDA连接,医用PDA端作为客户端会开一个线程与其进行配对,医用PDA扫描OLED显示屏上的二维码,进行握手连接,并相互保存对方的IP地址,同时医用PDA自动将该IP地址与相应的病床号进行绑定。确认开始输液之后,医护人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PCB检测电路板、医用PDA和路由器;上壳体为顶部敞口的结构,上壳体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管道卡槽,第一管道卡槽两端的上壳体上均设有第一通孔;下壳体为底部敞口的结构,下壳体内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管道卡槽,第二管道卡槽两端的下壳体上均设有第二通孔;上壳体盖合在下壳体上,第一管道卡槽与第二管道卡槽宽度相等、位置相对,同一侧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拼接为圆形通孔;PCB检测电路板上设有电容检测传感器和无线WIFI模组,PCB检测电路板安装在下壳体内侧,电容检测传感器位于第一管道卡槽和第二管道卡槽之间;医用PDA与无线WIFI模组通过网络连接;医用PDA和无线WIFI模组均与路由器网络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壳体铰接在下壳体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卡槽设在上壳体内的一侧,第一管道卡槽包括分割板和卡板,分割板沿上壳体内长度方向设置、将上壳体内侧分割为管路区和非管路区,卡板有两块以上,卡板设在管路区内、且沿上壳体内长度方向排列,所有的卡板均平行设置,卡板顶部设有半圆凹槽,所有卡板上的半圆凹槽及第一通孔均同轴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智能无声输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壳体宽度方向的一端定义为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炎铃叶万丽周亮薛玉雷杨璐王芳贾露郑倩倩张雅涵
申请(专利权)人:邹炎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