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转速驱动装置的恒温培养振荡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758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转速驱动装置的恒温培养振荡器,尤其涉及生物实验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恒温培养器大多无法实现高转速,无法满足一些实验的需求,再加上在调速的过程中,反应延迟,无法做到及时调速,影响用户操作的问题,包括:外壳、支脚及可视窗,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外壳前端上部活动安装有可视窗,可视窗外侧固定安装有拉手,可视窗左端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端固定设有端口,外壳左端外表面后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片,外壳左端前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下端活动安装有开关,外壳左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电源插口,外壳上端固定设有通风口,与原有的设备相比,该设备可以实现高转速,可实现无极变频,方便用户操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转速驱动装置的恒温培养振荡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领域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转速驱动装置的恒温培养振荡器。

技术介绍

[0002]恒温振荡器的种类有用空气恒温的气浴恒温振荡器、用水恒温的水浴恒温振荡器和0℃至50℃的全温恒温振荡器。其产品可用于植物、生物、微生物、遗传、病毒、医学、环保、食品、石油、化工等科研、教育部门作各类生物的精密培养、基因工程的研究、石油化工的受热等等。
[0003]现有的恒温振荡器大多无法实现高转速,无法满足一些实验的需求,再加上在调速的过程中,反应延迟,无法做到及时调速,影响用户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转速驱动装置的恒温培养振荡器,以解决现有的恒温培养器大多无法实现高转速,无法满足一些实验的需求,再加上在调速的过程中,反应延迟,无法做到及时调速,影响用户操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高转速驱动装置的恒温培养振荡器,包括:外壳、支脚及可视窗,所述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外壳前端上部活动安装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外侧固定安装有拉手,所述可视窗左端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端固定设有端口,所述外壳左端外表面后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外壳左端前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下端活动安装有开关,所述外壳左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电源插口,所述外壳上端固定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于外壳上端,所述外壳内部活动安装有托盘,所述托盘上端固定连接有试管架,所述托盘下端活动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外壳底面上端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固定连接有变频器,所述外壳上表面下端活动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右端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加热制冷装置,所述半导体加热制冷装置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热交换装置,所述外壳内部左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07]优选地,所述试管架的尺寸分别设为大、中、小号,且试管架可适应不同类型试管,所述试管架的数量共设有若干个,且试管架呈等距平行分布。
[0008]优选地,所述可视窗上部的结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可视窗采用钢化玻璃。
[0009]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固定连接于外壳左右两侧内表面,所述传动机构平行于外壳底面,所述托盘固定连接于传动机构的皮带上。
[0010]优选地,所述风扇的转轴垂直于外壳上表面设置,所述半导体加热制冷装置均匀分布在试管架上端。
[0011]优选地,所述盖板与外壳始终保持平行设置,且盖板距离外壳的高度可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调节。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高转速驱动装置的恒温培养振荡器有益效果是:使用前,通过把手辅助,将装置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拉开拉手,打开可视窗,将实验设备放入试管架中固定,关上可视窗,准备就绪后,将转速调至最低,启动开关,电机开始运行,通过变频器可实现无极变频以及高转速,传动机构开始左右运动,传动机构带动托盘做往复运动,托盘带动试管架运动,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设备内部的温度情况,电机带动风扇转动,实现空气流动,保持设备内的温度平衡稳定,半导体加热制冷装置可以为设备内部进行加热或者降温,使设备内部保持恒温状态,盖板高度可调节,可以调节进入设备内部气体的流量,实验员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端口将数据进行导出和传输,从而直观的看见实验数据和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直接导出表格形式,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有高转速驱动装置的恒温培养振荡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有高转速驱动装置的恒温培养振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具有高转速驱动装置的恒温培养振荡器的调速系统原理框图。
[0016]图中:1、外壳;2、支脚;3、可视窗;4、通风口;5、盖板;6、控制面板;7、端口;8、散热片;9、把手;10、开关;11、电源插口;12、拉手;13、试管架;14、固定螺栓;15、风扇;16、半导体加热制冷装置;17、热交换装置;18、温度传感器;19、托盘;20、传动机构;21、电机;22、变频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18]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各附图仅作为示意图,并非一定按实际比例绘制的。
[0019]参见图1、图2及图3,如图所示一种具有高转速驱动装置的恒温培养振荡器,包括:外壳1、支脚2及可视窗3,所述外壳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2,所述外壳1前端上部活动安装有可视窗3,所述可视窗3外侧固定安装有拉手12,所述可视窗3左端固定设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上端固定设有端口7,所述外壳1左端外表面后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片8,所述外壳1左端前部固定安装有把手9,所述把手9下端活动安装有开关10,所述外壳1左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电源插口11,所述外壳1上端固定设有通风口4,所述通风口4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通过固定螺栓14固定连接于外壳1上端,所述外壳1内部活动安装有托盘19,所述托盘19上端固定连接有试管架13,所述托盘19下端活动安装有传动机构20,所述外壳1底面上
端固定设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右端固定连接有变频器22,所述外壳1上表面下端活动安装有风扇15,所述风扇15右端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加热制冷装置16,所述半导体加热制冷装置16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热交换装置17,所述外壳1内部左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8。
[0020]所述试管架13的尺寸分别设为大、中、小号,且试管架13可适应不同类型试管,所述试管架13的数量共设有若干个,且试管架13呈等距平行分布。
[0021]所述可视窗3上部的结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可视窗3采用钢化玻璃。
[0022]所述传动机构20固定连接于外壳1左右两侧内表面,所述传动机构20平行于外壳1底面,所述托盘19固定连接于传动机构20的皮带上。
[0023]所述风扇15的转轴垂直于外壳1上表面设置,所述半导体加热制冷装置16均匀分布在试管架13上端。
[0024]所述盖板5与外壳1始终保持平行设置,且盖板5距离外壳1的高度可通过固定螺栓14进行调节。
[0025]使用前,通过把手9辅助,将装置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拉开拉手12,打开可视窗3,将实验设备放入试管架13中固定,关上可视窗3,准备就绪后,将转速调至最低,启动开关10,电机21开始运行,通过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转速驱动装置的恒温培养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支脚(2)及可视窗(3),其中,所述外壳(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脚(2),所述外壳(1)前端上部活动安装有可视窗(3),所述可视窗(3)外侧固定安装有拉手(12),所述可视窗(3)左端固定设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上端固定设有端口(7),所述外壳(1)左端外表面后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片(8),所述外壳(1)左端前部固定安装有把手(9),所述把手(9)下端活动安装有开关(10),所述外壳(1)左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电源插口(11),所述外壳(1)上端固定设有通风口(4),所述通风口(4)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通过固定螺栓(14)固定连接于外壳(1)上端,所述外壳(1)内部活动安装有托盘(19),所述托盘(19)上端固定连接有试管架(13),所述托盘(19)下端活动安装有传动机构(20),所述外壳(1)底面上端固定设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右端固定连接有变频器(22),所述外壳(1)上表面下端活动安装有风扇(15),所述风扇(15)右端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加热制冷装置(16),所述半导体加热制冷装置(16)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热交换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坚张志元崔俊靓蔡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欧诺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