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循环槽快速清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460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循环槽快速清洗结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脚,所述工作台的上侧设有循环槽本体,所述循环槽本体的内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工作台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贯穿支撑架的上侧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侧设有用于对循环槽本体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转动,能够将循环槽本体的内侧与内底部的物料刮除,方便对循环槽进行清理,同时能够对循环槽的内侧喷水,且喷出的水具有一定的冲击力,能够将粘附的物料冲掉,进一步提高了清洗的效率,保证清洗的效果。保证清洗的效果。保证清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循环槽快速清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恒温循环槽
,尤其涉及一种恒温循环槽快速清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恒温循环槽又称低温浴槽,是自带制冷和加热的高精度恒温源,可在机内水槽进行恒温实验,或通过软管与其他设备相连,作为恒温源配套使用,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医药、生化、物性测试及化学分析等研究部门、高等院校、工厂实验室及计量质检部门。
[0003]恒温循环槽在工作时,一些具有粘性的物料会粘附在循环槽的内侧,这些残留的物料干燥后,很难将其清理下来,虽然一些钢丝球等工具可以将其刮下,但是会破坏循环槽的内侧,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也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恒温循环槽快速清洗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恒温循环槽快速清洗结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脚,所述工作台的上侧设有循环槽本体,所述循环槽本体的内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工作台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贯穿支撑架的上侧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侧设有用于对循环槽本体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
[0007]优选地,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侧上的电机,所述安装板的上侧贯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与电机输出轴末端均设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轴的下端延伸至循环槽本体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和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与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所述支撑架的上侧设有用于对循环槽本体进行喷水的喷水机构。
[0008]优选地,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侧上的水泵,所述转轴的内部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通过连接管与水泵的泵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内部共同设有进水腔,所述第一刮板侧壁与第二刮板的下侧均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均与进水腔相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循环槽本体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所述循环槽本体的内底部设有斜面,且斜面朝出水管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0010]优选地,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所述通孔呈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刮板的横截面和第二刮板的纵截面均呈三角形结构。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刮板呈自左向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刮板的下侧与循环槽本体的内底部相抵设置。
[0012]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设置清洗机构,利用电动伸缩杆使安装板下移进而使得转轴位于循环槽本体的内部,启动电机,在齿轮传动作用下转轴转动,使得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转动,进而将循环槽本体的内侧与内底部的物料刮除,方便对循环槽进行清理,提高了清理的效率;
[0014]2、通过设置喷水机构,利用水泵将水送入连接管和连接腔内,随后通过进水腔和通孔喷出,进而使循环槽的内侧湿润,且喷出的水具有一定的冲击力,能够将粘附的物料冲掉,进一步提高了清洗的效率,保证清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恒温循环槽快速清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恒温循环槽快速清洗结构中第一刮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工作台、2支撑架、3水泵、4连接管、5连接腔、6转轴、7第一刮板、8第二刮板、9进水腔、10通孔、11连接杆、12齿轮、13安装板、14电机、15电动伸缩杆、16循环槽本体、17支脚、18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参照图1

2,一种恒温循环槽快速清洗结构,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脚17,工作台1的上侧设有循环槽本体16,循环槽本体16的横截面呈圆形结构,循环槽本体16的内底部设有斜面,且斜面朝出水管18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使得内部水能够沿着斜面朝出水管18方向流出,循环槽本体16的内底部设有出水管18,工作台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纵截面呈L形结构,支撑架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5,电动伸缩杆15的伸缩端贯穿支撑架2的上侧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利用电动伸缩杆15可以调节第一刮板7和第二刮板8的高度,防止在试验时影响装置的工作。
[0020]安装板13上侧设有用于对循环槽本体16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清洗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3上侧上的电机14,安装板13的上侧贯穿设有转轴6,转轴6与安装板13转动连接,转轴6的外侧与电机14输出轴末端均设有齿轮12,两个齿轮12相互啮合,转轴6的下端延伸至循环槽本体16的内部,转轴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和第二刮板8,第二刮板8呈自左向右向下倾斜设置,第二刮板8的下侧与循环槽本体16的内底部相抵设置,进而能够将粘附在循环槽本体16内底部上的杂物刮除,第二刮板8与连接杆11远离转轴6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7,第一刮板7的侧壁与循环槽本体16的内侧相抵设置,进而能够将粘附在循环槽本体16内侧上的杂物刮除,位于同一侧的多个通孔10呈等间距设置,第一刮板7的横截面和第二刮板8的纵截面均呈三角形结构。
[0021]支撑架2的上侧设有用于对循环槽本体16进行喷水的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架2上侧上的水泵3,水泵3的进水端与水箱相连通,能够将水送入连接管4内部,转轴6的内部设有连接腔5,连接腔5通过连接管4与水泵3的泵水端相连通,连接管4通过
旋转接头与连接腔5连通,且连接管4位于支撑架2内部的部分为塑料硬管,防止转轴6的转动带动连接管4的转动,同时连接管4位于支撑架2上侧的部分为塑料软管,使得安装板13移动时水泵3始终与连接腔5连通,第一刮板7和第二刮板8的内部共同设有进水腔9,第一刮板7侧壁与第二刮板8的下侧均设有多个通孔10,多个通孔10均与进水腔9相连通。
[0022]本技术使用时,利用电动伸缩杆15使安装板13下移进而使得转轴6位于循环槽本体16的内部,启动电机14,在齿轮12传动作用下转轴6转动,使得第一刮板7和第二刮板8转动,进而将循环槽本体16的内侧与内底部的物料刮除,同时启动水泵3,利用水泵3将水送入连接管4和连接腔5内,随后通过进水腔9和通孔10喷出,进而使循环槽本体16的内侧湿润,进一步提高了清洗的效率。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循环槽快速清洗结构,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脚(17),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侧设有循环槽本体(16),所述循环槽本体(16)的内底部设有出水管(18),所述工作台(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5),所述电动伸缩杆(15)的伸缩端贯穿支撑架(2)的上侧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上侧设有用于对循环槽本体(16)进行清洗的清洗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循环槽快速清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3)上侧上的电机(14),所述安装板(13)的上侧贯穿设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与安装板(13)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的外侧与电机(14)输出轴末端均设有齿轮(12),两个所述齿轮(12)相互啮合,所述转轴(6)的下端延伸至循环槽本体(16)的内部,所述转轴(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和第二刮板(8),所述第二刮板(8)与连接杆(11)远离转轴(6)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7),所述支撑架(2)的上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凯亚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