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套自动焊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34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胶套自动焊接机,包括机架、旋转传输架、焊接机构、取料机构、进料导向辊和出料导向辊,所述旋转传输架通过一水平转轴可旋转的装配于机架上,所述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为旋转对称结构;所述进料导向辊和出料导向辊均设置在旋转传输架的下方,料带绕过进料导向辊贴合在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上,再经出料导向辊导出;所述焊接机构和取料机构对应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且取料机构位于焊接机构的后方,以分别对贴合在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上的料带进行焊接成型和取料。能够很好的减小总占地面积。很好的减小总占地面积。很好的减小总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套自动焊接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套自动焊接机。

技术介绍

[0002]拉链胶套用于套置工牌等,为了便于观察套内的物品,拉链胶套用透明材料制成,并可密封,其生产大都采用冲压机和高周波焊接机配合成型。如申请号为202110171073.7公开的一种拉链胶套自动生产设备;通过第一高周波焊接机和第二高周波焊接机分别焊接,在料带上焊接出成品,之后进行去鸡眼(即排废料)和通过下料机构进行下料;各个机构都沿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依次水平排布,如此,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集成度好的胶套自动焊接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胶套自动焊接机,包括机架、旋转传输架、焊接机构、取料机构、进料导向辊和出料导向辊,所述旋转传输架通过一水平转轴可旋转的装配于机架上,所述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为旋转对称结构;所述进料导向辊和出料导向辊均设置在旋转传输架的下方,料带绕过进料导向辊贴合在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上,再经出料导向辊导出;所述焊接机构和取料机构对应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且取料机构位于焊接机构的后方,以分别对贴合在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上的料带进行焊接成型和取料。
[0006]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传输架为四方体结构,具有四个旋转周侧面,所述旋转传输架的一次旋转角度为90
°
,且每次旋转停止后四个旋转周侧面分别朝向上、下、左和右。r/>[0007]进一步的,所述焊接机构位于旋转传输架的上方,所述取料机构位于旋转传输架的侧方,所述取料机构的下方还设置有出料传送带。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固定架、第一转轴、旋转驱动组件和取料组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机架上,所述取料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并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装配于固定架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以带动第一转轴上的取料组件在朝向侧方的旋转传输架的第一位置和朝向下方的出料传送带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0009]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气缸和连杆,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铰接于固定架上,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铰接于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气缸、第一安装架、真空吸头、第三驱动气缸和具有顶针的顶针架,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真空吸头和第三驱动气缸均安装于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三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顶针架。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气缸和顶针架的配合组数为二组,并分别位于真空吸头
的两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传输架的底部还设置有扫料机构,当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转动至底部时,通过所述扫料机构进行刮除残留废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扫料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第四驱动气缸、第二转轴、第五驱动气缸和刮板,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五驱动气缸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并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的装配于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五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刮板;所述第四驱动气缸铰接于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四驱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第五驱动气缸背离刮板的一端。
[0014]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上开设有真空吸附孔。
[0015]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设置旋转传输架来实现传输料带,焊接机构和取料机构等作业的机构只要对应旋转传输架的外周即可实现相应的作业,集成度好,能够很好的减小总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0017]图1所示为实施例一中胶套自动焊接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所示为实施例一中胶套自动焊接机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所示为实施例一中取料机构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图5所示为实施例一中胶套自动焊接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扫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4]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套自动焊接机,包括机架10、旋转传输架20、焊接机构30、取料机构40、进料导向辊71和出料导向辊73,所述旋转传输架20通过一水平转轴21可旋转的装配于机架10上,即水平转轴21的轴向方向为水平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具体的,定义旋转传输架20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方向由左





下重复。所述旋转传输架20的旋转周侧面为旋转对称结构;以保证每旋转一次都能够使其上的料带位于相同的位置,便于作业。
[0027]所述进料导向辊71和出料导向辊73均设置在旋转传输架20的下方,料带绕过进料导向辊71贴合在旋转传输架20的旋转周侧面上,再经出料导向辊73导出;即料带绕过进料导向辊71首先贴合在旋转传输架20的左侧面,然后再依次经旋转传输架20的上表面和右侧面,最后经出料导向辊73导出。
[0028]所述焊接机构30和取料机构40对应旋转传输架20的旋转周侧面,且取料机构40位
于焊接机构30的后方,以分别对贴合在旋转传输架20的旋转周侧面上的料带进行焊接成型和取料。
[0029]通过设置旋转传输架20来实现传输料带,焊接机构30和取料机构40等作业的机构只要对应旋转传输架20的外周即可实现相应的作业,集成度好,能够很好的减小总占地面积。
[0030]具体的,所述旋转传输架20的旋转周侧面上开设有真空吸附孔(未示出),通过真空吸附料带,料带能够稳定的贴合在旋转传输架20的旋转周侧面上,防止打滑。再具体的,所述真空吸附孔位于旋转周侧面的外缘,吸附料带的外侧,不影响料带的中部位置的后续产品的成型和取出。
[0031]具体的,旋转传输架20为四方体结构,具有四个侧平面,所述旋转传输架20的一次旋转角度为90
°
,实现旋转对称。且每次旋转停止后四个侧平面分别朝向上、下、左和右。料带依次经过旋转传输架20的左侧、上侧和右侧,形成左侧、上侧和右侧三个工位。焊接机构30和取料机构40对应其中二个工位即可。
[0032]具体的,焊接机构30为现有技术中高周波焊接机构,位于旋转传输架20的上方,通过竖直下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套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旋转传输架、焊接机构、取料机构、进料导向辊和出料导向辊,所述旋转传输架通过一水平转轴可旋转的装配于机架上,所述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为旋转对称结构;所述进料导向辊和出料导向辊均设置在旋转传输架的下方,料带绕过进料导向辊贴合在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上,再经出料导向辊导出;所述焊接机构和取料机构对应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且取料机构位于焊接机构的后方,以分别对贴合在旋转传输架的旋转周侧面上的料带进行焊接成型和取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套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输架为四方体结构,具有四个旋转周侧面,所述旋转传输架的一次旋转角度为90
°
,且每次旋转停止后四个旋转周侧面分别朝向上、下、左和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套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构位于旋转传输架的上方,所述取料机构位于旋转传输架的侧方,所述取料机构的下方还设置有出料传送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套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固定架、第一转轴、旋转驱动组件和取料组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机架上,所述取料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并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装配于固定架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以带动第一转轴上的取料组件在朝向侧方的旋转传输架的第一位置和朝向下方的出料传送带的第二位置之间切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套自动焊接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炜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辰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