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兴达专利>正文

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682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向原料肉中注射复配注射液,原料肉与复配注射液的重量配比为1:0.4~0.6,复配注射液包括调味料粉、肉味精膏、蚝油、草菇老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磷酸盐、增稠剂、乳酸钠、乳酸链球菌素、谷氨酰胺转氨酶、料酒和水;将注射完成原料肉真空滚揉4~5h,腌制8~12h;再将其放入老汤中浸泡2~3h,温度控制75~85℃;冷却,切块,拌入复配乳化剂,拌匀后包装,杀菌,即得酱卤肉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方法通过对注射滚揉工艺的精确控制,及卤制温度和时间控制,在使酱卤肉制品不影响口感并符合标准基础上,出品率达到95~110%,大幅提升酱卤肉制品出品率,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经济效益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酱卤肉制品作为我国的传统肉制品,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传统的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是将原料肉加入食盐、酱油、香辛料等调味料,以水为加热介质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但采用传统的酱卤肉方法加工而成的酱卤肉制品,对原料肉的出品率一般只能达到60~70%,导致酱卤肉成本提高。
[0003]由此可见,传统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亟待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使其在不影响口感的基础上,提高出品率,降低成本,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使其在不影响口感的基础上,提高出品率,降低成本,从而克服传统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的不足。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1)选用合格的原料肉,清洗干净后备用;
[0007](2)制备复配注射液,向原料肉中注射所述复配注射液,所述原料肉与复配注射液的重量配比为1:0.4~0.6;
[0008]其中,复配注射液包括调味料粉、肉味精膏、蚝油、草菇老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磷酸盐、增稠剂、乳酸钠、乳酸链球菌素、谷氨酰胺转氨酶、料酒和水;
[0009](3)将注射完成的原料肉和剩余注射液一起加入真空滚揉机中滚揉,其中,真空滚揉机的真空状态为

0.08MPa,滚揉频率为8r/min,滚揉时间为4~5h,滚揉温度为4~15℃,滚揉后在温度0~4℃条件下,腌制时间8~24h;
[0010](4)制备老汤,将步骤(3)滚揉腌制好的肉放入老汤中,大火烧开后,关火排气,温度控制在75~85℃,浸泡2~3h;
[0011](5)将卤制好的肉放在冷却间凉置,冷却到产品中心温度为18
±
3℃,按肉块重量切块,并按肉块重量3%的比例拌入复配乳化剂,拌匀后,进行真空一次包装,杀菌,然后二次包装,即得所述酱卤肉制品。
[0012]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原料肉为完全解冻后的解冻肉,解冻肉的中心温度控制在0~8℃。
[0013]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复配注射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调味料粉2.0~2.2份、肉味精膏0.05~0.15份、蚝油0.05~0.09份、草菇老抽2.3~2.4份、大豆分离蛋白3.5~3.6份、复合磷酸盐0.4~0.5份、增稠剂0.5~0.6份、乳酸钠3.5~4.5份、乳酸链球菌素0.02份、谷氨酰胺转氨酶0.3份、料酒2.0~2.5份和水30~40份。
[0014]进一步改进,所述(4)中老汤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骨头2~3%、香辛料包
0.5~0.6%、干黄酱0.1~0.2%、葱0.2~0.3%、姜0.1~0.15%,其余为水,将上述原料按重量配比混合后,烧开保持微沸4~12h。
[0015]进一步改进,所述老汤中香辛料包包括原料:花椒、桂皮、八角、白芷、草果、肉蔻、良姜、甘草、砂仁、山奈、香叶、干辣椒和丁香。
[0016]进一步改进,所述老汤中香辛料包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花椒16.6份、桂皮14.8份、八角9.3份、白芷9.3份、草果8.3份、肉蔻6.5份、良姜6.0份、甘草5.6份、砂仁5.1份、山奈4.7份、香叶2.8份、干辣椒2.8份和丁香1.0份。
[0017]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中复配乳化剂由胶原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粉,魔芋粉、卡拉胶和氯化钾组成。
[0018]进一步改进,所述酱卤肉制品的出品率为95~110%,其水分含量控制在65~68%。
[0019]进一步改进,所述酱卤肉制品符合酱卤肉制品国标GB/T23586标准、软罐头GB7098标准和熟肉制品GB2726标准。
[0020]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1]本专利技术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通过对注射滚揉工艺的精确控制,以及卤制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在可使酱卤肉制品不影响口感,并符合酱卤肉制品GB/T23586标准、软罐头GB7098和熟肉制品GB2726标准的基础上,使原料肉的出品率达到95~110%,大幅提升酱卤肉制品出品率,尤其能大幅提升酱卤牛、羊、猪瘦肉产品的出品率,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
[0023]本实施例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1)选用合格的冻牛肉(牛前四分体)100kg,在解冻间(0~20℃)进行解冻,需完全解冻,解冻后中心温度控制在0~8℃,清洗干净后备用。
[0025](2)制备复配注射液,向牛肉中注射该复配注射液50kg。
[0026]本实施例中该复配注射液包括G07调味料粉(采购自青岛同雅伟盛贸易有限公司)2.1kg、牛肉精膏(采购自天博食品配料有限公司)0.1kg、海天蚝油(采购自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0.07kg、草菇老抽(采购自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2.33kg、大豆分离蛋白(采购自山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52kg、复合磷酸盐(采购自青岛同雅伟盛贸易有限公司)0.45kg、LYZ

3增稠剂(采购自卓品科创)0.56kg、乳酸钠(采购自江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0kg、乳酸链球菌素(采购自浙江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0.02kg、谷氨酰胺转氨酶(采购自东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3kg、料酒(采购自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2.11kg和水34.44kg,上述各原料按比例混合制成复配注射液。
[0027](3)将注射完成的原料肉和剩余的注射液一起加入真空滚揉机中滚揉,其中,真空滚揉机的真空状态为

0.08MPa,滚揉频率为8r/min,滚揉时间为4.5h,滚揉温度为10℃,滚揉后在温度4℃条件下,腌制时间16h。
[0028](4)制备老汤,将步骤(3)滚揉腌制好的肉放入老汤中,大火烧开后,关火排气,温度控制在80℃,浸泡2.5h。
[0029]其中,老汤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骨头2.47%、香辛料包0.53%、干黄酱
0.17%、葱0.25%、姜0.12%,其余为水,将上述原料按重量配比混合后,烧开保持微沸8h,即得老汤。
[0030]还有,其中香辛料包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花椒16.6份、桂皮14.8份、八角9.3份、白芷9.3份、草果8.3份、肉蔻6.5份、良姜6.0份、甘草5.6份、砂仁5.1份、山奈4.7份、香叶2.8份、干辣椒2.8份和丁香1.0份。
[0031](5)将卤制好的肉放在冷却间凉置,冷却到产品中心温度为18
±
3℃,按肉块重量切块,并按肉块重量3%的比例拌入LG

02复配乳化剂(采购自青岛同雅伟盛贸易有限公司),拌匀后,称重,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用合格的原料肉,清洗干净后备用;(2)制备复配注射液,向原料肉中注射所述复配注射液,所述原料肉与复配注射液的重量配比为1:0.4~0.6;其中,复配注射液包括调味料粉、肉味精膏、蚝油、草菇老抽、大豆分离蛋白、复合磷酸盐、增稠剂、乳酸钠、乳酸链球菌素、谷氨酰胺转氨酶、料酒和水;(3)将注射完成的原料肉和剩余注射液一起加入真空滚揉机中滚揉,其中,真空滚揉机的真空状态为

0.08MPa,滚揉频率为8r/min,滚揉时间为4~5h,滚揉温度为4~15℃,滚揉后在温度0~4℃条件下,腌制时间8~24h;(4)制备老汤,将步骤(3)滚揉腌制好的肉放入老汤中,大火烧开后,关火排气,温度控制在75~85℃,浸泡2~3h;(5)将卤制好的肉放在冷却间凉置,冷却到产品中心温度为18
±
3℃,按肉块重量切块,并按肉块重量3%的比例拌入复配乳化剂,拌匀后,进行真空一次包装,杀菌,然后二次包装,即得所述酱卤肉制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料肉为完全解冻后的解冻肉,解冻肉的中心温度控制在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复配注射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调味料粉2.0~2.2份、肉味精膏0.05~0.15份、蚝油0.05~0.09份、草菇老抽2.3~2.4份、大豆分离蛋白3.5~3.6份、复合磷酸盐0.4~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兴达
申请(专利权)人:徐兴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