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65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包括竖向倒流泄压管、弯头、水平导管、竖向排水管、集水坑和自吸泵,竖向倒流泄压管沿竖向插入底板内,竖向倒流泄压管顶端伸出底板且位于地面装饰层内,竖向倒流泄压管顶端与弯头的一端连接,弯头的另一端朝向水平方向且与水平导管连接,水平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弯头,弯头的另一端连接向下的排水管,排水管位于集水坑内,自吸泵设置在集水坑内。本设置通过在建筑物底板或柱基上设置导流泄压装置,当地下水位高时,缝隙水会通过该装置自动流到集水坑内,通过自吸泵排到市政管网,当地下水位不高时,该装置会停止自动导流泄压作用,从而起到水压高时泄压的一劳永逸设置。而起到水压高时泄压的一劳永逸设置。而起到水压高时泄压的一劳永逸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水位防渗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地下室水位变化较大,很多项目地勘水位与后期水位严重不符,导致抗浮设计不足,有的甚至没有做抗浮设计,施工后的底板厚度过薄,当水位突然升高时,底板承受的压力超标,会导致产生裂缝,从而出现渗漏水,严重时会变坏地下室结构。
[0003]其中一种方法是在施工前,底板下设计了导流层,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然而,目前存在大量未设导流层施工完成的底板,未设导流层施工完成的底板因地下水位突然过高导致底板渗漏水,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结构破坏的防水界难题。
[0004]目前,针对未设导流层施工完成的底板,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高压注浆是经常用的施工方法,但在一些地下水位突然过高并且超过抗浮水位的作业环境中比较难以开展,且高压注浆效率低和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针对未设导流层施工完成的底板,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高压注浆是经常用的施工方法,但在一些地下水位突然过高并且超过抗浮水位的作业环境中比较难以开展,且高压注浆效率低和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包括竖向倒流泄压管、弯头、水平导管、竖向排水管、集水坑和自吸泵,所述竖向倒流泄压管沿竖向插入底板内,所述竖向倒流泄压管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导流泄压孔,竖向倒流泄压管顶端伸出底板且位于地面装饰层内,竖向倒流泄压管顶端与弯头的一端连接,弯头的另一端朝向水平方向且与水平导管连接,水平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弯头,弯头的另一端连接向下的排水管,排水管位于集水坑内,排水管的底端高于若干泄压孔的顶端,自吸泵设置在集水坑内。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未设导流层施工完成的底板,本设置通过在建筑物底板或柱基上设置导流泄压装置,并埋设在地面装饰层内,当地下水位高时,缝隙水会通过该装置自动流到集水坑内,通过自吸泵排到市政管网,当地下水位不高时,该装置会停止自动导流泄压作用,从而起到水压高时泄压的一劳永逸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竖向倒流泄压管布置的高度对应底板顶部4/5的高度。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疏水减压效果好。
[0010]优选的,所述竖向倒流泄压管的底端具有斜切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竖向倒流泄压管进行安装插入。
[0012]优选的,所述泄压孔在竖向倒流泄压管的轴向均布设置有四个。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可以从四处进入竖向倒流泄压管,疏水效率高。
[0014]优选的,所述竖向倒流泄压管、弯头、水平导管、竖向排水管均为PPR材质制作的管。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简便、绿色环保、取材容易。
[0016]优选的,所述竖向倒流泄压管的直接为20

50mm。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精心构思,广泛采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实际的使用不断的总结和改进,确定尺寸。
[0018]优选的,所述泄压孔的直径5mm,孔距5mm。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精心构思,广泛采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实际的使用不断的总结和改进,确定尺寸。
[0020]优选的,所述水平导管为多段连接,多段通过连接接头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
[0022]优选的,所述自吸泵设置在集水坑远离排水管的一端。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互不干涉影响,运行稳定。
[0024]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底板上通过比竖向倒流泄压管长10mm且粗10mm的钻头垂直钻眼,竖向倒流泄压管的下部制作斜切面,竖向倒流泄压管上钻眼,将竖向倒流泄压管与弯头连接后预置在钻眼内以备与水平管连接,找到最近的底板集水坑,根据距离连接水平导管,水平导管上连接弯头以及伸入集水坑的排水管。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法具有制作简便、绿色环保、取材容易、快捷高效、一劳永逸、自动泄压等优点。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针对未设导流层施工完成的底板,本设置通过在建筑物底板或柱基上设置导流泄压装置,并埋设在地面装饰层内,当地下水位高时,缝隙水会通过该装置自动流到集水坑内,通过自吸泵排到市政管网,当地下水位不高时,该装置会停止自动导流泄压作用,从而起到水压高时泄压的一劳永逸设置。
[0027]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竖向倒流泄压管;2、弯头;3、水平导管;4、排水管;5、集水坑;6、自吸泵;7、泄压孔;8、连接接头;9、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1]图1,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包括竖向倒流泄压管1、弯头2、水平导管3、竖向排水管4、集水坑5和自吸泵6,竖向倒流泄压管1沿竖向插入底板9内,竖向
倒流泄压管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导流泄压孔7,竖向倒流泄压管1顶端伸出底板9且位于地面装饰层内,竖向倒流泄压管1顶端与弯头2的一端连接,弯头2的另一端朝向水平方向且与水平导管3连接,水平导管3的另一端连接弯头2,弯头2的另一端连接向下的排水管4,排水管4位于集水坑5内,排水管4的底端高于若干泄压孔7的顶端,自吸泵6设置在集水坑5内。
[0032]针对未设导流层施工完成的底板9,本设置通过在建筑物底板9或柱基上设置导流泄压装置,并埋设在地面装饰层内,当地下水位高时,缝隙水会通过该装置自动流到集水坑5内,通过自吸泵6排到市政管网,当地下水位不高时,该装置会停止自动导流泄压作用,从而起到水压高时泄压的一劳永逸设置。
[0033]竖向倒流泄压管1布置的高度对应底板9顶部4/5的高度,疏水减压效果好。竖向倒流泄压管1的底端具有斜切面,方便将竖向倒流泄压管1进行安装插入。
[0034]泄压孔7在竖向倒流泄压管1的轴向均布设置有四个,水可以从四处进入竖向倒流泄压管1,疏水效率高。竖向倒流泄压管1、弯头2、水平导管3、竖向排水管4均为PPR材质制作的管,制作简便、绿色环保、取材容易。
[0035]竖向倒流泄压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倒流泄压管(1)、弯头(2)、水平导管(3)、竖向的排水管(4)、集水坑(5)和自吸泵(6),所述竖向倒流泄压管(1)沿竖向插入底板(9)内,所述竖向倒流泄压管(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导流泄压孔(7),竖向倒流泄压管(1)顶端伸出底板(9)且位于地面装饰层内,竖向倒流泄压管(1)顶端与弯头(2)的一端连接,弯头(2)的另一端朝向水平方向且与水平导管(3)连接,水平导管(3)的另一端连接弯头(2),弯头(2)的另一端连接向下的排水管(4),排水管(4)位于集水坑(5)内,排水管(4)的底端高于若干泄压孔(7)的顶端,自吸泵(6)设置在集水坑(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倒流泄压管(1)布置的高度对应底板(9)顶部4/5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倒流泄压管(1)的底端具有斜切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7)在竖向倒流泄压管(1)的轴向均布设置有四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解决地下水位突然过高的疏水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倒流泄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敦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