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建筑抗浮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建筑是建造在岩层或土层中的建筑,它是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产物,起缓和城市矛盾,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也为人类开拓了新的生活领域。
[0003]地下建筑在地下水的作用下,会承受巨大的浮力,当地下水位过高时,甚至会造成建筑主体的破坏。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在地基内打入抗拔桩,但是抗拔桩施工周期长,施工噪音大,而且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不仅能够降低地下建筑受到的地下水浮力,而且该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施工周期短,施工噪音小,施工成本低。
[0005]此外,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用于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包括:
[0007]若干个集水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集水井(100),设置于地基上,所述集水井(100)设置有若干个砂井(200),所述砂井(200)设置于所述地基内;若干个砂梁(300),设置于所述地基内,所述砂梁(300)与至少一个所述砂井(20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00)设置有多个,所有的所述砂井(200)之间通过所述砂梁(30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梁(300)交错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砂梁(300)之间交错形成有多个交汇位置并通过所述交汇位置连通,所述砂井(200)与对应的所述交汇位置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砂井(200)包括连接所述集水井(100)的进水管(201),所述进水管(201)设置于所述地基内并与对应的所述交汇位置连通,所述进水管(201)内填充有滤水结构(202),所述进水管(201)对应所述滤水结构(202)所在管段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透水孔(2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1)穿过对应的所述交汇位置,所述进水管(201)通过其上的所述透水孔(203)与对应的所述交汇位置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建筑抗浮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01)竖直插设于所述地基内,所述进水管(201)的顶端与对应的所述集水井(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东洋,谢赛军,段剑,贺建军,朱智俊,李丽,刘正伟,喻伟华,王海洋,曾契,汤翔,张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