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线缆连接器、其生产工艺及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653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器主体,其包括电接触体、线缆及第一注塑内模;外壳,其包括前主体部及后主体部,前主体部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电接触体的第一容置腔;后主体部从前主体部向后部延伸,后主体部内部设有第二容置腔,第一注塑内模安装在第二容置腔内;后主体部上设置有注胶孔;通过注胶孔注入胶体填充于第二容置腔内壁与第一注塑内模之间形成第二注塑内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上述结构以及锁定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电子系统和上述的线缆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线缆连接器的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提高了连接器的可靠性,可适用于振动环境大的环境中。可适用于振动环境大的环境中。可适用于振动环境大的环境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线缆连接器、其生产工艺及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以及应用该结构的线缆连接器,线缆连接器的生产工艺,以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子系统应用环境日趋复杂,如在车体内存在较大的振动。现有的车体内的电子连接器难以在大的振动环境下提供可靠的电连接。例如,插入电连接器内的硬盘(SSD)可能在振动的作用下从电连接器的插口脱落。
[0003]公开号为:CN1119601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线端连接器的生产方法,将线缆与导电端子组焊接,然后在连接器壳体上开设的注塑孔内填胶料,直至胶料将线缆与导电端子组焊接点全部包覆。通过一次注射内模的方式,当线缆与导电端子组焊接后在进行组装至壳体内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接触不良或脱落的问题,导致一次注塑内模时产生次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线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以提高连接器的可靠性,可适用于车体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的生产工艺,提高成品率和连接器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器主体,其包括电接触体、线缆及第一注塑内模,所述的电接触体尾部连接线缆;所述的第一注塑内模包覆在电接触体与线缆连接处;外壳,其包括前主体部及后主体部,所述的前主体部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电接触体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的后主体部从前主体部向后部延伸,所述的后主体部内部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的第一注塑内模安装在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的后主体部上设置有注胶孔;通过所述的注胶孔注入胶体填充于第二容置腔内壁与第一注塑内模之间形成第二注塑内模,从而使连接器主体与外壳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的后主体部周围设置有若干与第二容置腔相连通的倒扣孔,从注胶孔注入的胶体填充至第二容置腔内壁与第一注塑内模之间以及倒扣孔内形成第二注塑内模。
[0006]其中,所述的后主体部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至少两个倒扣孔。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的电接触体为电路板或者导电端子组,所述的电接触体安装在绝缘壳体内,所述的绝缘壳体安装在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的外壳为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在绝缘壳体外包覆外壳,外壳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可提高连接器的强度。
[0008]其中,所述的第二容置腔与第一容置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的绝缘壳体后端设置有凸台,所述的凸台卡置于第一台阶面上;所述的第一容置腔前端两侧设置有卡位凸块,所述的绝缘壳体的前端两侧设置有对应卡位凸块的凹槽,所述的绝缘壳体插
入第一容置腔内,使凹槽嵌于卡块凸块内。
[0009]其中,所述的电接触体为导电端子组,所述的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的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块以及固定于第一绝缘块内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的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二绝缘块以及固定于第二绝缘块内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的第一绝缘块下方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件,所述的第二绝缘块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配合使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无缝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绝缘块下方设置有若干第一嵌槽,所述的第一嵌槽连通至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的第二绝缘块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二嵌槽,所述的第二嵌槽连通至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的第一绝缘块或/和第二绝缘块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的流道槽,导电塑胶从所述的流道槽进入填充至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内以连通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绝缘块上方与第二绝缘块下方设置有凸筋;所述的绝缘壳体内壁设置有第二台阶面,绝缘壳体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开孔,开孔处的尾部壁面上设置有斜面,所述的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抵靠于第二台阶面上,凸筋卡于所述的开孔内。
[00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上述的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的锁定组件可拆卸的安装至所述外壳上,所述的锁定组件用于与外部电子系统锁扣。
[0013]优选的,所述的锁定组件包括枢轴、扭簧及按压件,所述的按压件底部两侧设置有安装耳,所述的竖直档板上设置有轴孔,所述的扭簧安装在枢轴上,所述的枢轴两端分别穿过按压件的安装耳并插入轴孔内,使扭簧的两个扭转端面的其中一端与按压件抵接,另一端与外壳抵接;所述的按压件的前端设置有锁扣部。通过设置这一锁定组件,使得按压件的按压弹性更好,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0014]优选的,所述的外壳上还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设置于前主体部侧端或者后主体部侧端或者后主体部尾端,所述的安装部上通过螺固件将外壳固定在外部安装板上,所述的外壳下方设置有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与外部安装板定位插接。通过设置安装部,使得线缆连接器可以固定在外部,从而减轻振动等造成的影响,确保线缆与电子系统的可靠电连接。
[0015]其中,所述的外壳还包括若干挡板,所述的挡板连接于前主体部外部,挡板与前主体部之间形成插槽。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电子系统和上述的线缆连接器,所述的电子系统与线缆连接器的电接触体电连接,电子系统上端与锁扣组件锁扣连接。
[0017]其中,所述的电子系统为固态硬盘。所述的固态硬盘包括上壳、下壳及电路板,所述的上壳和下壳装配连接,所述的电路板安装在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的上壳上表面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卡槽与线缆连接器的锁定组件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的外壳上还包括若干挡板,所述的挡板连接于前主体部外部,挡板与前主体部之间形成插槽;所述的固态硬盘的下壳下表面向内凹,使上壳及电路板前端部凸伸出,所述的上壳前端插入插槽内,所述的电路板前端插入绝缘壳体内与电接触体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电接触体尾部焊接线缆;在电接触体与线缆连接部通过外部模具注塑成型第一注塑内模;将电接触体安装在绝缘壳体中;将绝缘壳体及第一注塑内模安装至外壳内;在外壳上开设的注胶孔内注入胶体,使胶体填充在外壳内壁与第一注塑内模之间形成第二注塑内模。
[0020]优选的,所述的外壳上还设置有若干倒扣孔,步骤S4中,使胶体填充在外壳内壁与第一注塑内模之间以及注入倒扣孔内,形成第二注塑内模。
[0021]优选的,所述的电接触体为导电端子组,所述的导电端子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绝缘块以及第二绝缘块,所述的第一绝缘块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嵌槽,所述的第二绝缘块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嵌槽,所述的第一绝缘块或/和第二绝缘块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的流道槽,导电端子组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1)在第一绝缘块上安装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在第二绝缘块上安装若干第二导电端子。
[0022](2)将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定位装配固定连接。
[0023](3)向流道槽内注塑导电塑胶,使导电塑胶填充至第一嵌槽及第二嵌槽内连通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主体,其包括电接触体、线缆及第一注塑内模,所述的电接触体尾部连接线缆;所述的第一注塑内模包覆在电接触体与线缆连接处;外壳,其包括前主体部及后主体部,所述的前主体部内部设有用于安装电接触体的第一容置腔;所述的后主体部从前主体部向后部延伸,所述的后主体部内部设有第二容置腔,所述的第一注塑内模安装在第二容置腔内;所述的后主体部上设置有注胶孔;通过所述的注胶孔注入胶体填充于第二容置腔内壁与第一注塑内模之间形成第二注塑内模,从而使连接器主体与外壳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主体部周围设置有若干与第二容置腔相连通的倒扣孔,从注胶孔注入的胶体填充至第二容置腔内壁与第一注塑内模之间以及倒扣孔内形成第二注塑内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主体部的上方和下方各设置有至少两个倒扣孔。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的电接触体为电路板或者导电端子组,所述的电接触体安装在绝缘壳体内,所述的绝缘壳体安装在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的外壳为金属材料制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容置腔与第一容置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的绝缘壳体后端设置有凸台,所述的凸台卡置于第一台阶面上;所述的第一容置腔前端两侧设置有卡位凸块,所述的绝缘壳体的前端两侧设置有对应卡位凸块的凹槽,所述的绝缘壳体插入第一容置腔内,使凹槽嵌于卡块凸块内。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接触体为导电端子组,所述的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的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块以及固定于第一绝缘块内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的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二绝缘块以及固定于第二绝缘块内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的第一绝缘块下方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件,所述的第二绝缘块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配合使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无缝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绝缘块下方设置有若干第一嵌槽,所述的第一嵌槽连通至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的第二绝缘块上方设置有若干第二嵌槽,所述的第二嵌槽连通至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的第一绝缘块或/和第二绝缘块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的流道槽,导电塑胶从所述的流道槽进入填充至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内以连通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绝缘块上方与第二绝缘块下方设置有凸筋;所述的绝缘壳体内壁设置有第二台阶面,绝缘壳体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开孔,开孔处的尾部壁面上设置有斜面,所述的第一绝缘块和第二绝缘块抵靠于第二台阶面上,凸筋卡于所述的开孔内。9.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主体与外壳的连接结构,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的锁定组件可拆卸的安装至所述外壳上,所述的锁定
组件用于与外部电子系统锁扣。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初鄞汉阳熊海涛李杭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