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53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40
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及方法,主要包括装置,该装置包括自落搅拌器、胶凝料混合装置及环形供水装置;自落搅拌器为倾斜的混合溜槽,混合溜槽内设有隔流体;胶凝料混合装置布置在自落搅拌器上端,胶凝料混合装置包括筒体,筒体上设有上下错位布置的水泥螺旋进料装置、粉煤灰螺旋进料装置;环形供水装置包括环形管体,环形管体套在筒体上,环形管体上端与供水管相连、下端均布有多个出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及方法,可快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且降低设备采购、建设与运行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混合设备,尤其是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及方法,应用于未经筛分、直接用采挖的或简单去除超径石处理的砂砾石混合料与胶凝材料拌制生产混凝土的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工程中有些混凝土技术要求不高,只需简单的拌制,若采用拌合楼拌制不仅设备投入与拌制成本高,且生产效率受到影响。
[0003]对直接用采挖的或经简单刨除超径石处理的砂砾石混合料拌制混凝土,用通常的拌合楼生产方式提高了拌制标准,显然是不经济的,故需要更简单胶集混合料拌制技术,简化工艺提高工效,同时可满足规定的拌制要求,快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及方法,简化拌制工艺,降低设备制造与安装费用,实现低耗快速连续混凝土拌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包括自落搅拌器、胶凝料混合装置及环形供水装置;所述自落搅拌器包括混合溜槽,混合溜槽倾斜向下设置,混合溜槽内设有隔流体,隔流体使物料分割、变向并充分混合;所述胶凝料混合装置布置在自落搅拌器上端,胶凝料混合装置包括筒体,筒体上设有水泥螺旋进料装置、粉煤灰螺旋进料装置,水泥螺旋进料装置、粉煤灰螺旋进料装置与筒体的接口上下错位布置;所述环形供水装置包括环形管体,环形管体套在筒体上,环形管体上端与供水管相连、下端均布有多个出水口。
[0006]所述隔流体上部从上往下逐渐向两侧扩张、下部从上往下逐渐向中间收拢。
[0007]所述隔流体为菱形凸起或方体结构。
[0008]所述混合溜槽左右两侧的侧板上部平行、下部靠拢收缩。
[0009]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水泥螺旋进料装置、粉煤灰螺旋进料装置分别输送水泥与粉煤灰,利用水泥螺旋进料装置、粉煤灰螺旋进料装置与筒体的接口上下错位布置,使得粉煤灰与水泥下落过程中在桶形体内按比例混合形成胶凝材料;步骤2)、砂砾石混合料从自落搅拌器上端输入;与此同时,在砂砾石混料下落轨迹上部,胶凝料混合装置、环形供水装置输出胶凝材料、水;砂砾石混合料与下落的胶凝材料、水交汇混合形成胶集混合料;步骤3)、胶集混合料利用自身重力形成的势能顺自落搅拌器的槽体下溜,到达自
落搅拌器中间的菱形隔流体时,下滑的胶集混合料分成向下、向外侧滑落的两部分,下溜的两部分混合料受自落搅拌器的内扣侧板阻挡改变流向,使原向下、向外侧流动的胶集混合料变成向下、向内对冲;混合料下溜并在改变流动方向的过程中自身不断混合,并最终从自落搅拌器下端出口输出。
[0010]本专利技术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及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胶凝料混合装置,利用水泥螺旋进料装置、粉煤灰螺旋进料装置可定量输入水泥、粉煤灰,且通过对水泥螺旋进料装置、粉煤灰螺旋进料装置错位布置可使得水泥、粉煤灰进行充分混合落下。
[0011]2)、通过在胶凝料混合装置外套环形供水装置,在为混凝土拌制提供所需要的水体的同时还可形成水幕,消除下落过程中胶凝材料产生的粉尘污染。
[0012]3)、通过设置竖向的胶凝料混合装置和倾斜的自落搅拌器,水泥、粉煤灰可先在胶凝料混合装置内自行混合并落下,由于胶凝料混合装置与自落搅拌器设置的方位不同,使得不同物料落到混合溜槽中时的方向和速度不同,因此物料在初始落到自落搅拌器中时可形成碰撞交叉并混合;通过设置倾斜的自落搅拌器,利用物料自重势能下落,并利用隔流体实现物料分流、改向,并再次汇聚,实现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水的相互对冲混合拌制,从而拌制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0013]4)、胶集混合料拌制混凝土时不像自落式搅拌机或强制式搅拌机需动力驱动拌,节省能耗,整个系统设备制作安装运行费用更低,可实现混凝土连续快速生产。
[0014]5)、现有的申请如专利号ZL200820081664.5的专利“一种絮凝剂溶液与矿浆的混合装置”采用在溜槽内设换向机构实现紊流混合,该专利中物料顺着斜溜板滑溜,溜下后又向另一侧滑溜,只能进行换向,混合效果并不突出。而本申请在物料加入过程中,在空中已经初步混合,混合物料落入自搅拌器后,因对着菱形体尖端,被菱形体分成两部分两个方向斜溜,斜溜到下端,又被自搅拌器侧板挡回来,使两股物料又合在一起。即拌制过程中不仅换向,还进行分流、再汇聚,增加了拌合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自落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自落搅拌器的工作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胶凝料混合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中:自落搅拌器1,混合溜槽1.1,隔流体1.2,胶凝料混合装置2,筒体2.1,水泥螺旋进料装置2.2,粉煤灰螺旋进料装置2.3,环形供水装置3,环形管体3.1,供水管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包括自落搅拌器1、胶凝料混合装置2及环形供水装置3,砂砾石混合料从自落搅拌器1进料端输入,在砂砾石混料下落轨迹上部布置胶凝料混合装置2、环形供水装置3,通过胶凝料混合装置2、环形供水装
置3加入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水,砂砾石混合料下落过程中与下落的胶凝材料、水交汇混合形成胶集混合料。
[0021]如图2所示,自落搅拌器1包括混合溜槽1.1,混合溜槽1.1是一个中间内空、两侧有挡板上部挡板平直、下部挡板内扣、上宽平下内收的槽体结构。自落搅拌器倾斜放置,侧板内扣端朝下。自落搅拌器倾斜放置角度将影响胶集混合料下滑速度、拌制质量、混凝土生产能力,需根据现场拌制试验效果确定最佳倾斜角度。自落搅拌器上端为进料端,下端为出料端。在混合溜槽1.1内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流体1.2,隔流体1.2为菱形凸起。
[0022]如图3所示,自落搅拌器1中间的菱形凸起可将下滑的胶集混合料分成向下、向外侧滑落的两部分,下溜的两部分胶集混合料受自落搅拌器1的内扣侧板阻挡改变流向,使原向下、向外侧流动胶集混合料变成向下、向内对冲。胶集混合料下溜与改变流动方向过程中自身不断混合,同时两部分胶集混合料相互对冲得以更充分混合,经过如此混合拌制的混凝土从自落搅拌器1下端出料口输出,完成混凝土连续快速拌制生产。
[0023]如图4所示,胶凝料混合装置2包括筒体2.1,筒体2.1竖直设置且出料口朝下。在筒体2.1侧边连接两个螺旋进料装置,两个螺旋进料装置分别为水泥螺旋进料装置2.2,粉煤灰螺旋进料装置2.3。两螺旋进料装置与筒体2.1接口上下错位布置。两螺旋给料装置分别输送水泥与粉煤灰,通过控制螺旋给料机的转速,可以控制胶凝材料供给量。粉煤灰与水泥下落过程中在桶形体内按比例混合。
[0024]如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落搅拌器(1)、胶凝料混合装置(2)及环形供水装置(3);所述自落搅拌器(1)包括混合溜槽(1.1),混合溜槽(1.1)倾斜向下设置,混合溜槽(1.1)内设有隔流体(1.2),隔流体(1.2)使物料分割、变向并充分混合;所述胶凝料混合装置(2)布置在自落搅拌器(1)上端,胶凝料混合装置(2)包括筒体(2.1),筒体(2.1)上设有水泥螺旋进料装置(2.2)、粉煤灰螺旋进料装置(2.3),水泥螺旋进料装置(2.2)、粉煤灰螺旋进料装置(2.3)与筒体(2.1)的接口上下错位布置;所述环形供水装置(3)包括环形管体(3.1),环形管体(3.1)套在筒体(2.1)上,环形管体(3.1)上端与供水管(3.2)相连、下端均布有多个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流体(1.2)上部从上往下逐渐向两侧扩张、下部从上往下逐渐向中间收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流体(1.2)为菱形凸起或方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砾石混合料胶凝材料自落混合拌制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光文余英石义刚裴彦青汪文桥王华李东飞陈松镇瑶程志华陈勇熊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装备工业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