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644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涂布机上,将离型剂均匀地涂布在PET薄膜的一面上,再将涂布离型剂后的PET薄膜通过UV固化或热固化,制得离型膜;在涂布机上,将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离型膜的涂布有离型剂的一面上,再将涂胶后的胶带半成品通过总长度20~25m、温度为65~100℃的烘道,制得胶带半成品;将胶带半成品与相同宽度的PET薄膜基材进行复合,制得胶带;将胶带熟化后分切,制得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各工序温度较低,胶带的纵横向收缩比能保持在1.2以内,产品在后续热加工过程中纵横向收缩率一致,不容易变形,性能良好,可应用于电子、汽车等行业。汽车等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胶带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适用于需要高温印刷、涂布等二次加工的下游产品,例如:泡棉双层发泡工艺等,最终成品应用于电子、汽车等行业。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胶带技术的发展,胶带品类越来越齐全,常见有:高温胶带、双面胶带、绝缘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等,不同功效的胶带适合不同的行业需求,但是还没有一款专门针对下游高温制程、改善平整度的胶带。现有技术中,有的胶带产品在下游产品端,还需经过高温印刷、涂布等二次加工才会投入使用。当二次加工温度超过150℃时,普通的PET(即聚酯薄膜的简称,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胶带产品会因为纵横向收缩率不一致(一般来说,现有市售的胶带产品横向收缩率≈0,纵向收缩率≈0.8,纵横向收缩比=纵横收缩率/横向收缩率≈无穷大),从而导致二次加工产品出现变形、卷曲等不良后果。目前,尚未见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胶带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的制备方法。从而提供一种可解决二次高温加工纵横向收缩不一致导致的变形、卷曲等不良状况,实施简便,纵横向收缩比小,并且可兼具超薄、高粘、遮蔽、阻燃等多重性能的低纵横向收缩比(即纵向收缩率与横向收缩比的比值)胶带的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一种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之处是步骤为:a、制备离型膜:取PET薄膜(作为离型膜基材),在涂布机上,将离型剂均匀地涂布在PET薄膜的一面上,涂布的离型剂的厚度为0.0001~0.0004mm,再将涂布离型剂后的PET薄膜以200~400m/min的线速度通过UV固化(即紫外线固化)或者热固化,进行进一步聚合,制备得到(横向收缩率≥0.5%、纵向收缩率≥0.6%、纵横向收缩比≤1.2的)离型膜;b、涂覆粘胶层制备胶带半成品:在涂布机上,将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离型膜的涂布有离型剂的一面上(即转涂的方式,是压敏胶涂布在离型膜的离型面上,然后与PET薄膜基材贴合后转移到PET薄膜基材上),涂布压敏胶的厚度为0.002~0.1mm,得涂胶后的胶带半成品A,再将涂胶后的胶带半成品A以10~30m/min的线速度,通过总长度20~25m的烘道、顺次通过的第一段温度为65~75℃、第二段温度为80~90℃、第三段温度为90~100℃、第四段温度为80~100℃、第五段温度为70~90℃,进行进一步聚合并除去压敏胶的溶剂,制得胶带半成品A;c、双层复合制备胶带:将胶带半成品A与相同宽度的PET薄膜基材在0.4MPa的压辊压力、温度为室温的条
件下进行复合,制得胶带;所述PET薄膜基材的厚度为0.0018mm~0.1mm;d、胶带后处理制备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将胶带置于温度为30~45℃的烘房中熟化36~72h后或者常温环境熟化3~7天后(根据客户要求)分切,即制得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
[0005]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所述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b和步骤c可以替换为:b、涂覆粘胶层制备胶带半成品:在涂布机上,将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PET薄膜基材上(即直涂的方式,是压敏胶直接涂布在PET薄膜基材上,然后与离型膜的涂布有离型剂的一面贴合),涂布压敏胶的厚度为0.002~0.1mm,得涂胶后的胶带半成品B,再将涂胶后的胶带半成品B以10~30m/min的线速度,通过总长度20~25m的烘道、顺次通过的第一段温度为65~75℃、第二段温度为80~90℃、第三段温度为90~100℃、第四段温度为80~100℃、第五段温度为70~90℃,进行进一步聚合并除去压敏胶的溶剂,制得胶带半成品B;所述PET薄膜基材的厚度为0.0018mm~0.1mm;c、双层复合制备胶带:将胶带半成品B与相同宽度的离型膜的涂布有离型剂的一面在0.4MPa的压辊压力、温度为室温的条件下进行复合,制得胶带。
[0006]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PET薄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简称,即聚酯薄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PET薄膜的厚度为0.025 mm~0.250mm;PET薄膜的横向收缩率≥0.6%、纵向收缩率≥0.6%、纵横向收缩率≤1.2。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热固化是将涂布离型剂后的PET薄膜以25~30m/min的线速度通过总长度20~25m的烘道、顺次通过的第一段温度为70~75℃、第二段温度为85~95℃、第三段温度为95~100℃、第四段温度为95~100℃、第五段温度为60~70℃,进行进一步聚合并除去离型剂中的溶剂,制备得到(横向收缩率≥0.5%,纵向收缩率≥0.6%,纵横向收缩率≤1.2的)离型膜。
[0008]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离型剂为市售普通含硅离型剂(产品提供企业有:深圳市楚鹰新材料有限公司、陶熙、佛山市易得赛新材料有限公司、日本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等)。
[0009]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中:步骤b中所述压敏胶可以是丙烯酸压敏胶(产品生产提供企业名称和牌号有:长兴化学工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77307压敏胶;三信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DS

720压敏胶;汉高(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8604

1压敏胶等)等多种类型中的一种;压敏胶的颜色可以是透明、黑色或蓝色等。
[0010]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中:所述PET薄膜基材的厚度为0.0018mm~0.1mm,PET薄膜基材的横向收缩率≥0.6%、纵向收缩率≥0.6%、纵横向收缩率≤1.2;PET薄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简称,即聚酯薄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PET薄膜基材也就是PET薄膜,只是PET薄膜基材的厚度可以与所述PET薄膜的厚度不同。
[0011]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中:所述PET薄膜、PET薄膜基材的颜色可以是透明、蓝色、红色或黑
色等颜色。
[0012]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中:所述UV固化(即紫外线固化)的工艺条件参数是:以300

600m/min的车速通过波长200

400nm、功率10

30W/cm2的LED

UV固化设备。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特点和有益效果:(1)采用本专利技术,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的制备各工序温度均在100℃以下(不超过100℃),可有效控制原材料的横向收缩,使胶带产品的纵横向收缩比仍然能保持在在1.2以内,产品在后续热加工过程中纵横向收缩率一致,不容易变形;并且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出来的产品因为在低温下加工,产品本身收缩小,平整性好,收卷后不会因为产品不平整导致褶皱,良品率高。
[0014](2)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工序安排合理,实施简便,纵横向收缩比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为:a、制备离型膜:取PET薄膜,在涂布机上,将离型剂均匀地涂布在PET薄膜的一面上,涂布的离型剂的厚度为0.0001~0.0004mm,再将涂布离型剂后的PET薄膜以200~400m/min的线速度通过UV固化或者热固化,制得离型膜;b、涂覆粘胶层制备胶带半成品:在涂布机上,将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离型膜的涂布有离型剂的一面上,涂布压敏胶的厚度为0.002~0.1mm,得涂胶后的胶带半成品A,再将涂胶后的胶带半成品A以10~30m/min的线速度,通过总长度20~25m的烘道、顺次通过的第一段温度为65~75℃、第二段温度为80~90℃、第三段温度为90~100℃、第四段温度为80~100℃、第五段温度为70~90℃,进行进一步聚合并除去压敏胶的溶剂,制得胶带半成品A;c、双层复合制备胶带:将胶带半成品A与相同宽度的PET薄膜基材在0.4MPa的压辊压力、温度为室温的条件下进行复合,制得胶带;d、胶带后处理制备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将胶带置于温度为30~45℃的烘房中熟化36~72h后或者常温环境熟化3~7天后分切,即制得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2.按权利要求1所述低纵横向收缩比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b和步骤c替换为:b、涂覆粘胶层制备胶带半成品:在涂布机上,将压敏胶均匀地涂布在PET薄膜基材上,涂布压敏胶的厚度为0.002~0.1mm,得涂胶后的胶带半成品B,再将涂胶后的胶带半成品B以10~30m/min的线速度,通过总长度20~25m的烘道、顺次通过的第一段温度为65~75℃、第二段温度为80~90℃、第三段温度为90~100℃、第四段温度为80~100℃、第五段温度为70~90℃,进行进一步聚合并除去压敏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慰栖刘洪乐张晖王明朱东海彭小伟范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