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弧空间结构可控的旁路耦合三丝间接电弧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6434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7
一种电弧空间结构可控的旁路耦合三丝间接电弧焊方法,将两根边丝、主丝和母材分别与两台弧焊电源相连,两台弧焊电源分别为旁路电源和主路电源,两条边丝同时与旁路电源的负极相连,主丝同时与两台弧焊电源的正极相连,母材与主路电源负极相连;采用镜像对称式的排布方式对两根边丝和主丝进行排布,主丝位于坡口中间位置,两根边丝分别位于主丝的两侧,并关于主丝轴线所在竖直面镜像对称;调整主丝和两根边丝端部的相对位置,两根边丝端部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保证较高焊丝熔敷率的条件下,实现对母材热输入及电弧能量分布状态的控制,最终实现中厚板窄间隙坡口的高质量高效率焊接。焊接。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弧空间结构可控的旁路耦合三丝间接电弧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加工
,具体说的是一种电弧空间结构可控的旁路耦合三丝间接电弧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厚板在船舶、建筑、机械制造以及压力容器等行业中的应用非常普遍,而对于其焊接主要采用手工电弧焊、半自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或埋弧自动焊等传统弧焊技术,焊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同时,钢板总热输入量较高,焊接残余应力及焊接变形量较大。随着大型结构件的广泛应用,这些问题也将愈加凸出。因此,传统焊接技术焊接效率低和焊接总热输入大,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0003]为了提高传统焊接技术的焊接效率,主要采用以下三种途径:一是增大熔敷率(即提高送丝速度),如T.I.M.E焊、缆式焊丝电弧焊等,虽然提高了焊丝熔敷率,但由于焊接电流增大,易造成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下降等问题。二是采用窄间隙焊接工艺,通过减小焊接坡口尺寸降低焊缝金属填充量,虽然提高了焊接效率,但由于坡口间隙较小,易造成“侧壁起弧”,电弧稳定性差;同时,电弧大部分热量作用于坡口底部而作用于坡口侧壁的热量较少,易造成侧壁未熔合缺陷。三是采用旁路耦合电弧焊的方法,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引入旁路,从主路分走一部分电流,进而使流经母材的电流低于总焊接电流,在降低母材热输入的同时提高了焊丝熔敷率。但该方法的电弧形态对称性差,导致电弧作用区域宽度小,大量熔融金属铺展不开,产生焊接未熔合问题。当旁路电流与主路电流相等,母材中无电流通过时,电弧建立于焊丝之间,便形成了间接电弧,其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相比于旁路耦合电弧焊,其对母材的热输入更小,焊丝熔敷率更高,但由于母材中无电流通过,过小热输入易导致未熔合缺陷;而当通过增大电流提高母材热输入时,会导致间接电弧分散,无法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0004]针对以上问题,专利CN107838536A提出了“一种双熔化极

TIG电弧复合焊接技术”,通过在双丝间接电弧前端特定的距离添加TIG电弧,利用TIG电弧改善双丝间接电弧热输入不足的问题,在提高焊丝熔覆率的同时保证了母材充足的热输入,但电流增大时间接电弧分散的问题依然没有改善。
[0005]专利CN104772552A提出了“一种三丝气体保护间接电弧焊接方法、装置、堆焊方法及窄间隙焊接方法”,其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双丝间接电弧的基础上再引入一个间接电弧,不但改善了双丝间接电弧母材热输入不足的问题,而且形成的两个间接电弧耦合在一起,提高了电弧的稳定性并增加了焊接参数的可调范围;另外,通过调整三根焊丝的排布方式,拓展了电弧的宽度,改变了电弧能量分布状态,实现了窄间隙焊接时的侧壁熔合,但是由于三根焊丝必须相互接触才能起弧,电弧拓展的宽度因此受到限制,造成窄间隙焊接时的工艺参数极窄,同时由于母材中无电流通过,热输入不足造成的层间未熔合问题依然存在。
[0006]专利CN109079287A提出了“一种三丝气体保护间接电弧焊方法、装置及其应用”,
通过改变电源连接方式以及采用镜像对称式的焊丝排布方式,在优化磁场分布空间的同时获得了形态集中的间接电弧,虽然间接电弧能量密度大幅提高,但其宽度减小,不利于窄间隙焊接时的侧壁熔合。
[0007]基于以上焊接方法存在的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高效的焊接方法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弧空间结构可控的旁路耦合三丝间接电弧焊方法,解决间接电弧母材热输入的不足以及旁路耦合电弧作用范围窄的问题,在保证较高焊丝熔敷率的条件下,实现对母材热输入及电弧能量分布状态的控制,最终实现中厚板窄间隙坡口的高质量高效率焊接。
[0009]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弧空间结构可控的旁路耦合三丝间接电弧焊方法,将两根边丝、主丝和母材分别与两台弧焊电源相连,两台弧焊电源分别为旁路电源和主路电源,两条边丝同时与旁路电源的负极相连,主丝同时与两台弧焊电源的正极相连,母材与主路电源负极相连;母材采用Ⅰ型坡口,坡口间隙为9

12mm,并以坡口长度方向为焊接方向;采用镜像对称式的排布方式对两根边丝和主丝进行排布,主丝位于坡口中间位置,两根边丝分别位于主丝的两侧,并关于主丝轴线所在竖直面镜像对称;在视线与焊接方向垂直时,主丝和边丝之间的夹角保持在15
°‑
90
°
,在视线与焊接方平行时,主丝、边丝及坡口侧壁之间相互平行;调整主丝和两根边丝端部的相对位置,两根边丝端部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视线与焊接方向垂直时,两根边丝端部和主丝端部的之间的相对长度保持在0

5mm;在视线与焊接方向平行时,两边丝端部与主丝端部之间的宽度间距保持在0

2mm。
[0010]主丝直径为1.2

1.6mm,两条边丝直径为0.8

1.2mm。
[0011]主路电源首先输出,待建立于主丝和母材之间的传统电弧稳定后旁路电源进行输出,以传统电弧空间的等离子体为导电通道,实现主丝和两边丝之间的非接触起弧,此时,向两侧偏转的两间接电弧被分别建立,由于对两边丝端部和主丝端部之间的相对长度和宽度间距的控制,实现两间接电弧宽度可调,高度可控,传统电弧和两间接电弧耦合在一起获得向两侧偏转的宽度可调、高度可控的旁路耦合三丝间接电弧。
[0012]流经主丝的电流控制在150

450A,流经边丝的电流大小相等且单根边丝电流控制在50

200A,流经母材的电流为流经主丝电流与流经边丝总电流之差;主丝由单独的送丝机送出并且送丝速度控制在3

13m/min,焊接速度控制在0.2

1.5m/min;焊接时所采用的保护气为CO2或CO2和Ar的混合气并由主丝焊枪送出,气体流量控制在10

30L/min。
[001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1)实现对母材热输入和焊丝熔覆率的匹配控制。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旁路耦合三丝间接电弧焊的方法,通过对主路电源和旁路电源的控制,实现对流经母材电流大小和两边丝电流大小的调控,进一步地,实现对母材热输入和焊丝熔敷率的匹配控制,在保证较高焊丝熔敷率的条件下,解决了间接电弧热输入不足导致焊接未熔合的难题。
[0014](2)实现对电弧能量分布空间的控制。区别于其他焊接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旁路耦
合三丝间接电弧焊方法,以传统电弧空间的等离子体为导电通道,实现主丝和两边丝之间的非接触起弧,向两侧偏转的两间接电弧被分别建立,而焊丝采用镜像对称式的排布方式,根据需要调整两边丝端部与主丝端部之间的相对长度和宽度间距,实现对电弧在宽度和高度方向的控制,获得向两侧偏转的宽度可调、高度可控的旁路耦合三丝间接电弧,,从而实现对电弧能量分布空间的控制。
[0015](3)可实现中厚板材的高质量高效率窄间隙焊接。焊接时,建立于主丝与边丝之间的传统电弧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弧空间结构可控的旁路耦合三丝间接电弧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两根边丝、主丝和母材分别与两台弧焊电源相连,两台弧焊电源分别为旁路电源和主路电源,两条边丝同时与旁路电源的负极相连,主丝同时与两台弧焊电源的正极相连,母材与主路电源负极相连;母材采用Ⅰ型坡口,坡口间隙为9

12mm,并以坡口长度方向为焊接方向;采用镜像对称式的排布方式对两根边丝和主丝进行排布,主丝位于坡口中间位置,两根边丝分别位于主丝的两侧,并关于主丝轴线所在竖直面镜像对称;在视线与焊接方向垂直时,主丝和边丝之间的夹角保持在15
°‑
90
°
,在视线与焊接方平行时,主丝、边丝及坡口侧壁之间相互平行;调整主丝和两根边丝端部的相对位置,两根边丝端部位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视线与焊接方向垂直时,两根边丝端部和主丝端部的之间的相对长度保持在0

5mm;在视线与焊接方向平行时,两边丝端部与主丝端部之间的宽度间距保持在0

2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弧空间结构可控的旁路耦合三丝间接电弧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主丝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成辉王杏华吴艳明张金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