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湿式离合器的输入盘支架、包括这种盘支架的离合器系统和机构以及混合动力传输链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618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双湿式离合器机构(18)的单件式输入盘支架(34),包括:用于引导轴承(38)的圆柱形引导支承表面(36),用于引导输入盘支架(34)围绕输入盘支架(34)的参考轴线(100)旋转;第一离合器区域(42),其包括径向地面向参考轴线(100)并且位于与参考轴线(100)相距第一径向距离的第一组轴向引导输入齿(46);以及第二离合器区域(44),其包括径向地面向参考轴线(100)并且位于与参考轴线(100)相距第二径向距离的第二组轴向引导输入齿(58),所述第二径向距离比第一距离更短。输入盘支架(34)还包括环形齿轮(88)。入盘支架(34)还包括环形齿轮(88)。入盘支架(34)还包括环形齿轮(8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双湿式离合器的输入盘支架、包括这种盘支架的离合器系统和机构以及混合动力传输链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2月13日、申请号为201780084977.8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系的双湿式离合器。它还涉及一种用于这种双湿式离合器的输入盘支架。

技术介绍

[0003]文献US2015083546描述了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内燃机和离合器系统,该离合器系统包括双湿式离合器和可逆电机,该可逆电机的转子固定到双湿式离合器的输入盘支架并且由定子包围。这种架构需要大直径的电机,其特别昂贵并且至少其转子位于包含双湿式离合器的油底壳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提出允许电机和双湿式离合器之间的限制较少的连接的装置,例如使得可以使用小直径电机或与双湿式离合器不同轴的电机。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双湿式离合器机构的单件式输入盘支架,包括用于轴承的引导圆柱形支承表面,用于引导输入盘支架围绕输入盘支架的参考轴线旋转,第一离合器区域,其包括径向地面向参考轴线并且位于与参考轴线相距第一径向距离的第一组轴向引导输入齿,第二离合器区域,其包括径向地面向参考轴线并且位于与参考轴线相距比第一距离更短的第二径向距离的第二组轴向引导输入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盘支架还包括环形齿轮,其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啮合齿。环形齿轮旨在与小齿轮、齿形带或链条啮合,用于与电机连接,因此电机可以偏离输入盘支架的参考轴线。因此可以设想一种电机,其旋转轴线平行于参考轴线并且与参考轴线相距一定距离,或者可以设想一种电机,其旋转轴线不平行于参考轴线,例如位于垂直于参考轴线的平面内。
[0006]优选地,径向地位于第二离合器区域外侧的第一离合器区域与第二离合器区域重叠。
[0007]在实践中,并且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环形齿轮包括连续材料环,其上装有一组齿。根据一实施例,齿旨在与小齿轮啮合。根据另一实施例,齿能够与齿形带啮合。根据另一实施例,齿能够与链条啮合。
[0008]根据一实施例,齿是直切(正)齿轮齿。可替代地,根据优选实施例,环形齿轮具有螺旋齿轮齿。这种齿具有不是非常嘈杂的显著优点。
[0009]根据一实施例,环形齿轮的啮合齿相对于参考轴线径向向外。这种布置在环形齿轮和电机之间的连接定位方面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然而,具有径向地面向参考轴线的齿的相反布置同样是可能的。
[0010]根据一实施例,环形齿轮径向地位于第一离合器区域的外侧并且径向向外。该环可以特别地轴向重叠第一离合器区域,并且在适用的情况下是第二离合器区域。当在输入盘支架和离合器控制之间没有很大的轴向可用空间时,这种布置将是优选的。
[0011]根据另一实施例,环形齿轮相对于第一离合器区域轴向偏移。更具体地,为了增加径向方向的紧凑性,环形齿轮与第一离合器区域没有轴向重叠。环形齿轮的直径则不依赖于第一离合器区域的直径。优选地,环形齿轮也不与第二离合器区域轴向重叠。
[0012]优选地,啮合齿具有比第一离合器区域更靠近参考轴线的自由端。
[0013]优选地,环形齿轮可以特别地位于第一离合器区域和第二离合器区域之间。
[0014]根据一实施例,输入盘支架具有至少从引导支承表面径向延伸到第一离合器区域的横向壁,环形齿轮位于横向壁的与第一离合器区域及第二离合器区域相对的一侧。在实践中,横向壁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开口,用于插入第一力传递构件的凸耳,用于控制位于第一离合器区域中的离合器盘,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开口,用于插入第二力传递构件的凸耳,用于控制位于第二离合器区域中的离合器盘。
[0015]在实践中,输入盘支架包括连接横向壁和环形齿轮的连接臂。连接臂可以围绕输入盘支架的参考轴线分布并形成开口。这些开口在适用的情况下允许第一力传递构件的凸耳通过,并且在适用的情况下允许第二力传递构件的凸耳通过。连接臂可具有肋和/或加强件。这些肋或加强件在适用的情况下允许传输由电机提供的非常高的扭矩。
[0016]引导支承表面可径向地面向外侧,但优选径向地面向内侧。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子组件,该子组件由输入盘支架和通过任何其它方式收缩配合或固定到引导支承表面上的旋转引导轴承构成。引导轴承尤其可以是滚动接触轴承,例如角接触球轴承。对于某些应用,可能有利的是选择能够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例如深沟球轴承。如果环形齿轮的齿是螺旋齿轮齿,则尤其如此。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湿式离合器机构,包括:
[0019]‑
如上所述的输入盘支架,
[0020]‑
输入凸缘,其与输入盘支架一起旋转,
[0021]‑
第一输出凸缘,其包括第一组轴向引导输出齿和第一接口,所述第一组轴向引导输出齿位于面向第一组输入齿并与其相距一定距离,所述第一接口用于旋转附接到齿轮箱第一输入轴,
[0022]‑
第二输出凸缘,其包括第二组轴向引导输出齿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组轴向引导输出齿位于面向第二组输入齿并与其相距一定距离,所述第二接口用于旋转附接到齿轮箱第二输入轴,
[0023]‑
第一多盘离合器组件,其位于第一组输入齿和第一组输出齿之间,
[0024]‑
第二多盘离合器组件,其位于第二组输入齿和第二组输出齿之间。
[0025]第一组输出齿优选地位于第一组输入齿和第二组输入齿之间。第一多盘离合器组件优选径向地位于第二多盘离合器组件的外侧。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湿式离合器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双湿式离合器机构和离合器控制,其包括第一环形致动器、径向地位于第一环形致动器的内侧的第二环形致动器、通过输入盘支架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通道开口将力从第一致动器传递到第一多盘离合器组件的第一力传递构件以及通过输入盘支架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通
道开口将力从第二致动器传递到第二多盘离合器组件的第二力传递构件。两个致动器是同轴的。两个致动器可轴向定位以彼此重叠,第一致动器围绕第二致动器。
[0027]根据一实施例,第一力传递构件和第二力传递构件在输入盘支架和环形齿轮之间延伸。环形齿轮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力传递构件轴向偏移。
[0028]根据一实施例,环形齿轮径向地位于第一环形致动器的外侧。
[0029]根据一实施例,第一致动器相对于第二致动器轴向地朝向输入盘支架偏移。这种布置使得可以利用由齿轮箱壳体中的凹部构成的可用容积,该凹部围绕齿轮箱输入轴穿过的开口。第一力传递构件优选径向地布置在第二力传递构件的外侧。根据一实施例,力传递构件在第一和第二离合器区域与环形齿轮之间轴向延伸。
[0030]优选地,提供了一种引导轴承,其通过任何方式收缩配合或固定到引导支承表面上,并且为离合器机构提供相对于第一环形致动器及第二环形致动器共用的主体的旋转引导。还可以设想,引导轴承安装在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湿式离合器机构(18)的单件式输入盘支架(34),包括用于轴承(38)的引导圆柱形支承表面(36),用于引导所述输入盘支架(34)围绕输入盘支架(34)的参考轴线(100)旋转,第一离合器区域(42),其包括径向地面向参考轴线(100)并且位于与参考轴线(100)相距第一径向距离的第一组轴向引导输入齿(46),第二离合器区域(44),其包括径向地面向参考轴线(100)并且位于与参考轴线(100)相距比第一距离更短的第二径向距离的第二组轴向引导输入齿(5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盘支架(34)还包括环形齿轮(88),其包括沿周向分布的啮合齿(88.1),所述环形齿轮径向地位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区域(42)的外侧并径向向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齿轮(88)的啮合齿(88.1)相对于参考轴线(100)径向向外。3.如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齿轮(88)包括连续材料环,其上装有一组齿(88.1),所述环形齿轮具有螺旋齿轮齿。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盘支架,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将若干个压制金属板焊接在一起而获得的一体式部件,并且包括从引导轴承表面(36)径向延伸到形成第一离合器区域(42)的外部裙部的横向壁(40),以及形成径向地位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区域(42)的内侧的第二离合器域(44)的内部裙部。5.一种双湿式离合器机构(18),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盘支架(34),输入凸缘(26),其与所述输入盘支架(34)一起旋转,第一输出凸缘(48),其包括第一组轴向引导输出齿(50)和第一接口(52),所述第一组轴向引导输出齿(50)位于面向所述第一组输入齿(46)并与其相距一定距离,所述第一接口(52)用于旋转附接到齿轮箱第一输入轴(22),第二输出凸缘(60),其包括第二组轴向引导输出齿(62)和第二接口(64),所述第二组轴向引导输出齿(62)位于面向所述第二组输入齿(58)并与其相距一定距离,所述第二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多尔F蒂鲍特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