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双二氢苯并噻咯磷酸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1616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双二氢苯并噻咯磷酸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通过使用螺双二氢苯并噻咯二酚类化合物构建如式I所示的螺双二氢苯并噻咯磷酸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高收率、方便提纯等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如式I所示的螺双二氢苯并噻咯磷酸类化合物可以直接作为手性有机催化剂,或可以与第三到第十三族金属盐生成金属配合物或者原位混合使用,用于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反应。用于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反应。用于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双二氢苯并噻咯磷酸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双二氢苯并噻咯磷酸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手性是自然界基本的属性之一。手性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分子和生物大分子中。在制药工业中,手性也直接与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效果、毒副作用、药效发挥及药效时间息息相关。在手性药物未被人们认识以前,欧洲一些医生曾给孕妇服用消旋反应停(沙利度胺)作为镇痛药或止咳药,很多孕妇服用后,生出了先天畸形儿。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反应停的R

构型有镇静作用,但是S

对映体对胚胎有很强的致畸作用。正因为此,发展构建光学纯手性化合物的方法对于制药工业技术革新和储备都至关重要。
[0003]不对称催化是获取手性化合物最直接的方式之一。而不对称催化的核心在于发展高效、易于制备、手性诱导强的手性配体或者催化剂。因而设计和发展新型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对于不对称合成具有重大意义。其中,手性磷酸类配体在多类反应中已被证明有优秀的手性诱导能力,能够作为有机催化剂或者配体高效地催化不同类型的手性化合物的合成,特别是能够获得多类具有生物活性和工业关注的复杂结构分子。继续发展新颖手性骨架衍生的手性磷酸对于不对称反应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手性催化剂磷酸配体种类单一的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螺双二氢苯并噻咯磷酸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类型骨架合成简单,通过螺双二氢苯并噻咯二酚手性化合物就可高效制得,该磷酸可以作为手性有机催化剂,或可以与第三到第十三族金属盐生成金属配合物或者原位混合使用,用于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反应。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螺双二氢苯并噻咯磷酸类化合物,
[0007][0008]其中,
[0009]R
n1a
、R
n1b
、R
n1c
、R
n2a
、R
n2b
和R
n2c
独立地为H、卤素、

N(R
1a
)(R
1b
)、R
1c

L1‑
、C6~C
14
芳基、
被一个或多个R
1g
取代的C6~C
14
芳基、5~6元杂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
1h
取代的5~6元杂芳基;所述的5~6元杂芳基和被一个或多个R
1h
取代的5~6元杂芳基中,所述的5~6元杂芳基的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杂原子数为1

4;当取代基为多个时,相同或不同;
[0010]或者,R
n1a
和R
n1b
、R
n1b
和R
n1c
、R
n2a
和R
n2b
、或R
n2b
和R
n2c
与其各自相连的C原子一起独立地形成C3~C7环烷基、5~6元杂环烷基或苯基;所述的5~6元杂环烷基中,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杂原子数为1

3;
[0011]R
1a
和R
1b
独立地为H、C1~C8烷基或C1~C8烷基酰基;
[0012]R
1c
为H、C1~C8烷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苄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
1i
取代的苄基;当取代基为多个时,相同或不同;
[0013]L1为连接键、

O

、酰基或

O

C(=O)


[0014]R
1d
、R
1e
和R
1f
独立地为C1~C8烷基、C1~C8烷氧基、苯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
1j
取代的苯基;当取代基为多个时,相同或不同;
[0015]R
1g
、R
1h
、R
1i
和R
1j
独立地为卤素、C1~C8烷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C1~C8烷氧基、C1~C8烷基酰基、C1~C8烷基

O

C(=O)

、C1~C8烷基

C(=O)

O

、氨基、C1~C8烷基

C(=O)NH

、(C1~C8烷基

C(=O))2N

或C6~C
14
芳基;
[0016]R2、R2’
、R3和R3’
独立地为H、卤素、

N(R
2a
)(R
2b
)、R
2c

L2‑
、C6~C
14
芳基、被一个或多个R
2g
取代的C6~C
14
芳基、5~6元杂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
2h
取代的5~6元杂芳基;所述的5~6元杂芳基中,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杂原子数为1~4;当取代基为多个时,相同或不同;
[0017]R
2a
和R
2b
独立地为H、C1~C8烷基或C1~C8烷基酰基;
[0018]R
2c
为C1~C8烷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当取代基为多个时,相同或不同;
[0019]L2为连接键、

O

、酰基或

O

C(=O)


[0020]R
2g
和R
2h
独立地为卤素、C1~C8烷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C1~C8烷氧基、C1~C8烷基酰基、C1~C8烷基

O

C(=O)

、C1~C8烷基

C(=O)

O

、氨基、C1~C8烷基

C(=O)NH

或(C1~C8烷基

C(=O))2N


[0021]或者,R2和R3,或R2’
和R3’
与其相连的C

C键一起独立地形成C3~C7环烷基或苯基;
[0022]*表示手性硅中心,其为S构型硅或R构型硅。
[0023]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式I所示的螺双二氢苯并噻咯磷酸类化合物,其中,R
n1a
、R
n1b
、R
n1c
、R
n2a
、R
n2b
和R
n2c
独立地为H、卤素、

N(R
1a
)(R
1b
)、R
1c

L1‑
、C6~C
14
芳基、被一个或多个R
1g
取代的C6~C
14
芳基、5~6元杂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
1h
取代的5~6元杂芳基;所述的5~6元杂芳基和被一个或多个R
1h
取代的5~6元杂芳基中,所述的5~6元杂芳基的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杂原子数为1

4;当取代基为多个时,相同或不同;或者,R
n1a
和R
n1b
、R
n1b
和R
n1c
、R
n2a
和R
n2b
、或R
n2b
和R
n2c
与其各自相连的C原子一起独立地形成C3~C7环烷基、5~6元杂环烷基或苯基;所述的5~6元杂环烷基中,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杂原子数为1

3;R
1a
和R
1b
独立地为H、C1~C8烷基或C1~C8烷基酰基;R
1c
为H、C1~C8烷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苄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
1i
取代的苄基;当取代基为多个时,相同或不同;L1为连接键、

O

、酰基或

O

C(=O)

;R
1d
、R
1e
和R
1f
独立地为C1~C8烷基、C1~C8烷氧基、苯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
1j
取代的苯基;当取代基为多个时,相同或不同;R
1g
、R
1h
、R
1i
和R
1j
独立地为卤素、C1~C8烷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C1~C8烷氧基、C1~C8烷基酰基、C1~C8烷基

O

C(=O)

、C1~C8烷基

C(=O)

O

、氨基、C1~C8烷基

C(=O)NH

、(C1~C8烷基

C(=O))2N

或C6~C
14
芳基;R2、R2’
、R3和R3’
独立地为H、卤素、

N(R
2a
)(R
2b
)、R
2c

L2‑
、C6~C
14
芳基、被一个或多个R
2g
取代的C6~C
14
芳基、5~6元杂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
2h
取代的5~6元杂芳基;所述的5~6元杂芳基中,杂原子选自N、O和S中的一种或多种,杂原子数为1~4;当取代基为多个时,相同或不同;R
2a
和R
2b
独立地为H、C1~C8烷基或C1~C8烷基酰基;R
2c
为C1~C8烷基或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当取代基为多个时,相同或不同;L2为连接键、

O

、酰基或

O

C(=O)

;R
2g
和R
2h
独立地为卤素、C1~C8烷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C1~C8烷氧基、C1~C8烷基酰基、C1~C8烷基

O

C(=O)

、C1~C8烷基

C(=O)

O

、氨基、C1~C8烷基

C(=O)NH

或(C1~C8烷基

C(=O))2N


或者,R2和R3,或R2’
和R3’
与其相连的C

C键一起独立地形成C3~C7环烷基或苯基;*表示手性硅中心,其为S构型硅或R构型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螺双二氢苯并噻咯磷酸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
n1a
、R
n1b
、R
n1c
、R
n2a
、R
n2b
和R
n2c
独立地为卤素时,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和/或,当R
n1a
、R
n1b
、R
n1c
、R
n2a
、R
n2b
和R
n2c
独立地为C6~C
14
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
1g
取代的C6~C
14
芳基时,所述的C6~C
14
芳基为C6~C
10
芳基,优选苯基或萘基;和/或,当R
n1a
、R
n1b
、R
n1c
、R
n2a
、R
n2b
和R
n2c
独立地为5

6元杂芳基或一个或多个R
1h
取代的5

6元杂芳基时,所述的5

6元杂芳基为呋喃基、吡咯基、噻吩基、吡唑基、咪唑基、噁唑基或噻唑基;和/或,当R
n1a
和R
n1b
、R
n1b
和R
n1c
、R
n2a
和R
n2b
、R
n2b
和R
n2c
与其各自相连的C原子一起独立地形成C3~C7环烷基时,所述的C3~C7环烷基为C4~C6环烷基,优选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和/或,当R
n1a
和R
n1b
、R
n1b
和R
n1c
、R
n2a
和R
n2b
、R
n2b
和R
n2c
与其各自相连的C原子一起独立地形成5

6元杂环烷基时,所述的5

6元杂环烷基为四氢呋喃基、吗啉基、哌啶基或和/或,当R
1a
和R
1b
独立地为C1~C8烷基时,所述的C1~C8烷基为C1~C4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和/或,当R
1a
和R
1b
独立地为C1~C8烷基酰基时,所述的C1~C8烷基酰基为C1~C4烷基酰基,优选甲酰基、乙酰基、正丙酰基、异丙酰基、正丁酰基、异丁酰基、仲丁酰基或叔丁酰基;和/或,当R
1c
为C1~C8烷基时,所述C1~C8烷基为C1~C4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和/或,R
1c
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时,所述的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3烷基,优选三氟甲基;和/或,L1为连接键或

O

;和/或,当R
1d
、R
1e
和R
1f
独立地为C1~C8烷基时,所述的C1~C8烷基为C1~C4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和/或,当R
1d
、R
1e
和R
1f
独立地为C1~C8烷氧基时,所述的C1~C8烷氧基为C1~C3烷氧基,优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或异丙氧基;和/或,当R
1g
、R
1h
、R
1i
和R
1j
独立地为卤素时,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优选氯;和/或,当R
1g
、R
1h
、R
1i
和R
1j
独立地为C1~C8烷基时,所述的C1~C8烷基为C1~C4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和/或,当R
1g
、R
1h
、R
1i
和R
1j
独立地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时,所述的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3烷基,优选为三氟甲基;和/或,当R
1g
、R
1h
、R
1i
和R
1j
独立地为C1~C8烷氧基时,所述的C1~C8烷氧基为C1~C3烷氧基,优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或异丙氧基;和/或,当R
1g
、R
1h
、R
1i
和R
1j
独立地为C1~C8烷基酰基时,所述的C1~C8烷基酰基为C1~C3烷基酰基,优选甲酰基、乙酰基、正丙酰基或异丙酰基;和/或,当R
1g
、R
1h
、R
1i
和R
1j
独立地为C1~C8烷基

O

C(=O)

时,所述的C1~C8烷基

O

C(=O)

为C1~C3烷基

O

C(=O)

,优选CH3‑
O

C(=O)

、C2H5‑
O

C(=O)

、n

Pr

O

C(=O)

或i

Pr

O

C(=O)


和/或,当R
1g
、R
1h
、R
1i
和R
1j
独立地为C1~C8烷基

C(=O)

O

时,所述的C1~C8烷基

C(=O)

O

为C1~C3烷基

C(=O)

O

,优选CH3‑
C(=O)

O

、C2H5‑
C(=O)

O

、n

Pr

C(=O)

O

或i

Pr

C(=O)

O

;和/或,当R
1g
、R
1h
、R
1i
和R
1j
独立地为C1~C8烷基

C(=O)NH

时,所述的C1~C8烷基

C(=O)NH

为C1~C3烷基

C(=O)NH

,优选甲酰胺、乙酰胺、正丙酰胺或异丙酰胺;和/或,当R
1g
、R
1h
、R
1i
和R
1j
独立地为(C1~C8烷基

C(=O)

)2N

时,所述的(C1~C8烷基

C(=O))2N

为(C1~C3烷基

C(=O))2N

,优选(CH3‑
C(=O))2N

、(C2H5‑
C(=O))2N

、(n

Pr

C(=O))2N

或(i

Pr

C(=O))2N

;和/或,当R
1g
、R
1h
、R
1i
和R
1j
独立地为C6~C
14
芳基时,所述的C6~C
14
芳基为C6~C
10
芳基,优选苯基或萘基;和/或,当R2、R2’
、R3和R3’
独立地为卤素时,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优选氟或氯;和/或,当R2、R2’
、R3和R3’
独立地为C6~C
14
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
2g
取代的C6~C
14
芳基时,所述的C6~C
14
芳基为C6~C
10
芳基,优选为苯基;和/或,当R2、R2’
、R3和R3’
独立地为5

6元杂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
2h
取代的5

6元杂芳基时,所述的5

6元杂芳基为呋喃基、吡咯基、噻吩基、吡唑基、咪唑基、噁唑基或噻唑基;和/或,当R2和R3,或R2’
和R3’
与其相连的C

C键一起形成C3~C7环烷基时,所述的C3~C7环烷基为C4~C6环烷基,优选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和/或,当R
2a
和R
2b
独立地为C1~C8烷基时,所述的C1~C8烷基为C1~C4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和/或,当R
2a
和R
2b
独立地为C1~C8烷基酰基时,所述的C1~C8烷基酰基为C1~C4烷基酰基,优选甲酰基、乙酰基、正丙酰基、异丙酰基、正丁酰基、异丁酰基、仲丁酰基或叔丁酰基;和/或,当R
2c
为C1~C8烷基时,所述的C1~C8烷基为C1~C4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和/或,当R
2c
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时,所述的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3烷基,优选三氟甲基;和/或,L2独立地为连接键或

O

;和/或,当R
2g
和R
2h
为卤素时,所述的卤素为氟、氯、溴或碘;和/或,当R
2g
和R
2h
为C1~C8烷基时,所述的C1~C8烷基为C1~C4烷基,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和/或,当R
2g
和R
2h
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时,所述的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8烷基为被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的C1~C3烷基,优选三氟甲基;和/或,当R
2g
和R
2h
为C1~C8烷氧基时,所述的C1~C8烷氧基为C1~C3烷氧基,优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或异丙氧基;和/或,当R
2g
和R
2h
为C1~C8烷基酰基时,所述的C1~C8烷基酰基为C1~C3烷基酰基,优选甲酰基、乙酰基、正丙酰基或异丙酰基;和/或,当R
2g
和R
2h
为C1~C8烷基

O

C(=O)

时,所述的C1~C8烷基

O

C(=O)

为C1~C3烷基

O

C(=O)

,优选CH3‑
O

C(=O)

、C2H5‑
O

C(=O)

、n

Pr

O

C(=O)

或i

Pr

O

C(=O)

;和/或,当R
2g
和R
2h
为C1~C8烷基

C(=O)

O

时,所述的C1~C8烷基

C(=O)

O

为C1~C3烷基

C(=O)

O

,优选CH3‑
C(=O)

O

、C2H5‑
C(=O)

O

、n

Pr

C(=O)

O

或i

Pr

C(=O)

O


和/或,当R
2g
和R
2h
为C1~C8烷基

C(=O)NH

时,所述的C1~C8烷基

C(=O)NH

为C1~C3烷基

C(=O)NH

,优选甲酰胺、乙酰胺、正丙酰胺或异丙酰胺;和/或,当R
2g
和R
2h
为(C1~C8烷基

C(=O))2N

时,所述的(C1~C8烷基

C(=O))2N

为(C1~C3烷基

C(=O))2N

,优选(CH3‑
C(=O))2N

、(C2H5‑
C(=O))2N

、(n

Pr

C(=O))2N

或(i

Pr

C(=O))2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式I所示的螺双二氢苯并噻咯磷酸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
n1a
、R
n1b
、R
n1c
、R
n2a
、R
n2b
和R
n2c
独立地为H、卤素、R
1c

L1‑
、C6~C
14
芳基或被一个或多个R
1g
取代的C6~C
14
芳基;和/或,R
n1a
和R
n2a
相同、R
n1b
和R
n2b
相同、R
n1c
和R
n2c
相同;和/或,R2和R2’
相同;和/或,R3和R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张雨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