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花辊轧带材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607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轧钢机架辊轧带材的方法,轧钢机架包括第一工作轧辊(2)和第二工作轧辊(4),第一轧辊(2)和第二轧辊(4)之间限定有轧制线的辊隙。给出辊轧方法,该方法中带材表面结构能够可靠控制并且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能够避免,这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如此解决,即在辊轧方向上在工作轧辊辊隙之前布置控制辊(12),带材(8)通过控制辊(12)以相对于轧制线(6)进入角度(β)引导进入轧钢机架辊隙中并且带材(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压花辊轧带材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压花辊轧带材的方法和具有第一工作轧辊和第 二工作轧辊的轧钢机架,其中第一工作轧辊和第二工作轧辊之间定义 有带有轧制线的辊隙。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压花辊轧带材,尤其用于 实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包含第一工作轧辊和第二 工作轧辊的轧钢机架,其中第一工作轧辊和第二工作轧辊之间定义有 带有轧制线的辊隙。

技术介绍

[0002]辊轧带材和板材能够在生产时在最后的轧制道次,尤其是最后 的冷轧制道次中设置有特定的表面结构。这里使用轧钢机架,其中该 轧钢机架的工作轧辊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定义的表面结构,该表面结构 通过轧制道次引入带材或者板材的表面中。
[0003]这种表面结构能够准备带材或者板材以进行特定的后续加工。 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中,也在其它的应用领域中,比如飞机制造或者轨 道车辆制造中也需要具有非常好的成形行为并且实现高的成形度的 板材。在汽车制造中,典型的应用领域是车身和底盘部件。在可见的, 喷漆的组件中,如外部可见的车身钢板中还需要材料的变形如此进行, 即表面在喷漆后不会受到缺陷,如流挂图案或者绳索圈(Roping)的 损害。这比如对于使用板材生产引擎盖和汽车其它车身组件来说是尤 其重要的。
[0004]在压花轧制道次时只进行很小的道次压下量。通过压花道次, 具有通过压花轧制道次引入的特定表面结构(也就是通过压花辊轧产 生的图案)的带材的成形行为也受到有利影响。如果对带材或者由带 材生产的板材在后续加工中成形,那么在辊轧过程中引入的带材表面 结构比如降低板材与成形工具之间的摩擦。尤其优选如此形成表面结 构,即板材在成形中能够更好地用润滑物质浸润。该表面能够具有油 囊形式的凹处,该凹处能够容纳润滑物质。由此进一步降低了成形时 的摩擦力并且更高的成形度是可能的。
[0005]然而为此必须要有调整带材的表面结构或者辊轧图案的可能性。 在辊轧时,尤其是在小道次压下量的压花辊轧时,保证一直相同形状 的工作轧辊表面结构的转印,尤其是在带材的两面上是尤其困难的。 问题一方面是轧钢机架的工作轧辊会磨损并且由此随着不断的运行 具有随着时间变化的表面结构。此外,工作轧辊的表面结构可以随着 时间藏纳有板材的材料或者其它杂质并由此产生随着时间变化的辊 轧图案。另一方面,引入到轧钢机架中的带材通常也会承受波动,由 此使得达到一致的辊轧图案变得困难。比如这里引入的带材的规格比 如厚度,宽度或者弯曲度或者表面形貌或者还有强度会变化,这又反 过来使得辊轧图案在辊轧时发生波动。
[0006]此外,对于带材两面相同的取决于轧辊状况和机架设计的表面 结构来说,在实际的轧钢机架中通常需要对正面和背面使用不同的工 作轧辊,尤其是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工作轧辊。由此为轧钢机架提供 相应工作轧辊就变得复杂。
[0007]因此,在DE4424613B4中公开了一种轧钢机架,该轧钢机架在 所生产的带材的表面粗糙度方面是可调的。这种调整通过工作轧辊上 的弯曲装置实现,该弯曲装置能够控制
工作轧辊的弯曲度并由此能够 通过带材的宽度控制表面结构。其缺点是相应的具有弯曲装置的轧钢 机架结构复杂并且由此不太经济。此外,对于表面结构的控制只能通 过带材的宽度来进行。对于带材正面和背面表面结构的调整,如为了 考虑工作轧辊的不同磨损程度或者磨损形状,则是不可能的。
[0008]另外,EP0908248A2中描述了一种用于辊轧带材的装置和方法, 在该方法中利用独立可调的喷射装置为带材的正面和背面以及各自 相应的工作轧辊供应润滑剂。通过润滑剂的计量能够避免可能出现的 带材正面和背面滚压图案的差异。该装置或者方法尤其在可靠性方面 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技术问题,即给出用于辊轧的方法和 装置,在该方法中能够可靠控制带材在正面和背面上的表面结构并且 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0010]该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教导通过用于辊轧带材的方 法如此解决,即在辊轧方向上在工作轧辊的辊隙前布置控制辊,带材 通过该控制辊以相对于轧制线的进入角度β引导进入该轧钢机架的 辊隙中并且该带材的表面结构通过根据控制辊与轧制线的相对位置 选择进入角度β来控制。
[0011]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应用的轧钢机架具有第一工作轧辊和第 二工作轧辊。在实施该方法时,工作轧辊与带材相接触,比如第一工 作轧辊与带材的正面相接触,第二工作轧辊与带材的背面相接触。这 里工作轧辊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结构化的表面。通过引导带材通过工作 轧辊之间的辊隙,带材的厚度减小并且通过该具有结构化表面的至少 一个工作轧辊将相应的机构化的辊轧图案引入该带材的表面上。优选 利用该轧钢机架进行冷轧制道次。通常在辊轧时在轧钢机架中使用润 滑剂。
[0012]通常两个工作轧辊轴平行地使用。旋转轴处于平行相叠的位置 并与垂直于旋转轴安置的连接线一起在旋转轴之间构成了辊隙的出 口平面。
[0013]工作轧辊出口平面位于待辊轧带材的中性面中的面法线叫做轧 制线。如果该带材垂直于该出口平面引入到辊隙中,那么其相对于轧 制线的进入角度β=0
°
。进入角度β也相对于出口平面的面法线来确 定。如果带材相对于出口平面的面法线倾斜地进入,那么进入角度β 的值就不等于零。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将带材通过控制辊引导进入轧钢机架的辊隙中。 通过控制辊相对于轧制线的定位改变进入角度β并由此控制带材上 的表面结构转印。能够看到,通过控制辊定位的进入角度改变是非常 简单和可靠的在道次中控制带材的表面结构的方法。这里能够根据所 希望的表面结构来通过进入角度β的改变匹配道次,而不改变轧钢机 架或者不必专门为了进入角度β的改变而去匹配轧钢机架之前的其 它装置,比如导辊。尤其也可以省去在一定磨损程度时工作轧辊的更 换,因为在特定前提下对于转印的影响只在带材的一面上是可能的。 即使工作轧辊有磨损,通过借助于控制辊调整进入角度β可以使辊轧 图案保持一致。也可以使用没有用于改变辊轧表面形貌的弯曲装置的 简单工作轧辊。尤其能够使用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工作轧辊来生产 两面具有相同粗糙度的带材。同样地能够在现有的轧钢机架上加装可 定位的控制辊,由此以简单的方式扩大了现有轧钢机架的应用范围。
[0015]控制辊定位或者进入角度β改变的技术效果尤其涉及进入辊隙 的润滑剂的控制。润滑剂的进入基本上由三个途径确定。它们是
[0016]‑
通过表面活性物质进入,该表面活性物质将润滑剂与工作轧 辊表面和/或带材以活性方式结合,
[0017]‑
通过工作轧辊和带材表面的结构状况进入,尤其通过表面粗 糙度和由此产生的油囊以及
[0018]‑
流体动力学进入。
[0019]这里流体动力学进入是润滑剂进入的主要途径。这取决于各个 工作轧辊的表面与带材表面的接触角度。通过改变进入角度β能够改 变工作轧辊的接触角度并由此改变润滑剂的流体动力进入。尤其能够 通过进入角度的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压花辊轧由铝或铝合金组成的带材的方法,包括

具有第一工作轧辊(2)和第二工作轧辊(4)的轧钢机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轧辊(2)和所述第二工作轧辊(4)之间限定具有轧制线的辊隙,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工作辊具有EDT表面结构,EBT表面结构,SBT表面结构,结构化铬层作为用于压花辊轧的表面结构或者通过激光毛化的表面用于压花辊轧,其特征在于,

辊轧方向上在所述工作轧辊的辊隙之前设置有控制辊(12),

带材(8)通过所述控制辊(12)以相对于所述轧制线(6)的进入角度β引导进入所述轧钢机架的所述辊隙中并且

工作轧辊的表面结构到带材(8

)的转印通过根据所述控制辊(12)与轧制线(6)的相对位置选择进入角度β来控制。

在+/

2α调节范围内调整进入角度β,其中α是工作轧辊(2,4)在道次中的咬入角度,对于该咬入角度成立的是:α=arccos[1

(Δh/D
W
)]其中

h是辊轧前的带材厚度和辊轧后的带材厚度的差值,单位为mm(道次下压量),D
W
是工作轧辊(2,4)的mm为单位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个导辊(14),所述带材(8)在所述控制辊(12)之前通过该导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此定位所述至少一个导辊(14),即当所述控制辊(12)不与所述带材(8)接触时,通过该至少一个导辊(14)调整进入角度β
B
,并且

通过所述控制辊(12)的定位调整进入角度β,由此进入角度β和β
B
的差值为至少0.5
°
,优选至少1.0
°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复二重轧钢机架为轧钢机架,尤其是具有两个相同的工作轧辊(2,4)的复二重轧钢机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8

)至少一个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利用通过轧制过程中所述控制辊(12)的定位并结合所述带材(8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来调节。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辊轧道次中所述带材(8,8

)相对厚度改变(辊轧度)小于10%,优选1至6%。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凯弗里德里希
申请(专利权)人:斯佩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