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保藏号为CGMCC No.19502。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耐盐芽孢杆菌对茄腐皮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该菌菌液防治油用牡丹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还能够促进油用牡丹植株的生长,从而可减少化肥和农药投入、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抗病促生耐盐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微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株抗病促生耐盐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的新型木本油料作物,其产籽能力强、种籽出油率高,且牡丹籽油中含有超过90%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其中α
‑
亚麻酸高于40%,是橄榄油的40倍,具有养生保健、抗氧化、美容等功效。目前,油用牡丹已在我国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安徽、甘肃等地大面积种植。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种植年限的增加,油用牡丹各种病害的发生也逐年上升,引起牡丹籽的减产,同时影响牡丹籽油品质,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是根腐病,它是一种由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土传病害。
[0003]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对土传病害的防治主要是使用一些化学农药进行土壤消毒或通过作物轮作方式预防,但农药的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而且增加生产成本,还会诱发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生防防治预防土传病害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的方法,在有效控制病害的同时,对于人类和动植物安全无害,并且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国家对可持续农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成为近年来病害防治的研究热点。
[0004]生防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类(如木霉、青霉等)、放线菌类(如链霉菌)、细菌类(如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等)。而细菌中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因能产生芽孢抵抗恶劣的条件,且繁殖速度快,易在土壤定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目前筛选到的具有抑制植物病原微生物的芽孢杆菌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暹罗芽孢杆菌(B.siamensis)等。2019年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825457A)公开了一株耐盐芽孢杆菌(B.halotolerants)E40207a2对马铃薯Y病毒引起的病毒病害具有显著拮抗作用;和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343641A)公布了一株耐盐芽孢杆菌(B.halotolerants)SYW
‑
1可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此外,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819565A)公布的一株耐盐芽孢杆菌(B.halotolerants)BW9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产铁载体活性和固氮作用,可以有效的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由此说明耐盐芽孢杆菌具有作为生防微生物的潜力。同时上述专利结果也表明,同一种耐盐芽孢杆菌对不同病原菌的拮抗效果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应用耐盐芽孢杆菌作为生防制剂的过程中,需要继续筛选更多能够防治其他病害的菌株,为该菌的应用提供更丰富的菌种资源。
[0005]生防菌株的筛选环境主要是土壤,包括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是受植物根系影响最显著的土壤环境,使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也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微生物具有多种功能,如解磷菌、固氮菌及其他植物促生菌、抗病菌等,因此是获得多种功能微生物的资源库。研究报道,有学者对牡丹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进行了筛选(王雪山等,牡丹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44卷第7期;吴玉柱
等,6种生防真菌、细菌防治牡丹根腐病的研究,山东林业科技,2004年第6期),但研究对象均为观赏性牡丹,关于以结籽为目的的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生防菌的筛选的研究还鲜见报道。为了确保油用牡丹丰产稳产,保证牡丹籽油的品质,降低油用牡丹根腐病的发生,有必要针对该病害进行生防微生物的筛选,充分挖掘和利用利用其根际有益微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具有抗病促生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LS147及其应用,该菌对茄腐皮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该菌菌液防治油用牡丹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还能够促进油用牡丹植株的生长,从而可减少化肥和农药投入、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0007]本专利技术的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LS147,是从山西长治地区健康的5年生油用牡丹植株的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出来的菌种,对茄腐皮镰刀菌有很强的抑制效果。在LB固体培养基上该菌株生长快速,菌落为灰白色,不透明,培养36h后出现皱褶,菌体杆状,具有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能够利用淀粉,明胶,产生过氧化化氢酶,产氨,V.P.测定为阳性。将菌株LS147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S147与Bacillus halotolerans(NR 115929.1和NR 115063.1)同源性最高达99%以上,与其他芽孢杆菌相距较远。基于以上特征,将LS147菌株命名为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该菌于2020年3月2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502,经检测存活。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所述的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在防治植物根腐病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植物是油用牡丹,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根腐病是由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根腐病。
[0009]具体应用时,是利用所述耐盐芽孢杆菌的菌液对植物进行灌根。所述耐盐芽孢杆菌的菌液是菌体悬浮液,优选地制备方法如下:将所述耐盐芽孢杆菌进行液体培养,优选是在LB液体培养基中,于28℃、140rpm摇床中培养48~96h,获得发酵液作为菌体悬浮液,更优选地,用无菌蒸馏水稀释至发酵液至108cfu
·
mL
‑1作为菌体悬浮液。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植物是油用牡丹。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的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在防治由板栗疫病病原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细菌性杨树溃疡病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辣椒疫霉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大白菜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胡萝卜软腐病原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或/和番茄青枯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实施验证表明,所述耐盐芽孢杆菌LS147对于油用牡丹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具有良好防效的同时,能够促进油用牡丹植株的生长。此外,本专利技术耐盐芽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保藏号为CGMCC No.195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在防治植物根腐病中的应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是油用牡丹。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根腐病是由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根腐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利用所述耐盐芽孢杆菌的菌液对植物进行灌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盐芽孢杆菌的菌液是菌体悬浮液,优选地制备方法如下:将所述耐盐芽孢杆菌进行液体培养,优选是在LB液体培养基中,于28℃、140rpm摇床中培养48~96h,获得发酵液作为菌体悬浮液,更优选地,用无菌蒸馏水稀释至发酵液至108cfu
·
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霞薇,董益豪,贾曼曼,张敬涛,周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