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91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达成路面噪音的降低和操纵稳定性的提高,而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胎体帘布层的厚度为0.50mm~2.00mm,胎体涂覆用橡胶含有作为二烯系橡胶的天然橡胶和苯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兼具路面噪音的降低和操纵稳定性的提高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充气轮胎主要由左右一对的胎圈部和胎侧部、以及胎面部构成,所述胎面部与两胎侧部连结并且由胎冠和胎基部(undertread)构成。在轮胎的内侧设置胎体帘布层,胎体帘布层的两端部以从轮胎内侧向外侧包围胎圈芯的方式折回。
[0003]不过,以马达作为动力源而行驶的电动汽车,与以内燃机作为动力源而行驶的汽车相比较,来自车辆的噪音大大地降低。因此作为车辆行驶中的噪音源,来自轮胎的噪音(路面噪音)被紧密关注,并被要求进一步降低路面噪音。
[0004]为了降低路面噪音,已知有例如通过使胎冠橡胶等的构成轮胎的构件柔软,由此降低轮胎的回弹特性的方法。但是,例如若使胎冠橡胶柔软则轮胎的刚性降低,由此有操纵稳定性降低的问题,且路面噪音的降低和操纵稳定性的提高存在相悖的关系。
[0005]予以说明,作为寻求路面噪音的降低和操纵稳定性的提高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有公开。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253708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

80074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14/002631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具路面噪音的降低和操纵稳定性的提高的充气轮胎。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本专利技术人反复锐意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特定化胎体帘布层的厚度、涂覆胎体帘布层的胎体涂覆用橡胶的组成、以及胎冠橡胶的硬度与胎体涂覆用橡胶的储能模量之比,能够解决前述课题,能够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是具备至少1层胎体帘布层、涂覆前述胎体帘布层的胎体涂覆用橡胶、和配置于前述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冠橡胶的充气轮胎,
[0016]前述1层胎体帘布层的厚度为0.50mm~2.00mm,
[0017]前述胎体涂覆用橡胶含有作为二烯系橡胶的天然橡胶和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橡胶、以及作为填充剂的氮吸附比表面积(N2SA)为35~140m2/g的炭黑,
[0018]相对于前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前述天然橡胶的配合比例为20质量份以上,且前述炭黑的配合比例为25质量份以上,并且
[0019]前述胎冠橡胶在20℃时的硬度(Hs cap)、和前述胎体涂覆用橡胶在20℃的储能模量(E

carcass)满足下述式。
[0020]5≤(Hs cap)/(E

carcass)≤15
[0021]专利技术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特征为:具备至少1层胎体帘布层、涂覆前述胎体帘布层的胎体涂覆用橡胶、和配置于前述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冠橡胶,前述1层胎体帘布层的厚度为0.50mm~2.00mm,前述胎体涂覆用橡胶含有作为二烯系橡胶的天然橡胶和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橡胶、以及作为填充剂的氮吸附比表面积(N2SA)为35~140m2/g的炭黑,相对于前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前述天然橡胶的配合比例为20质量份以上,且前述炭黑的配合比例为25质量份以上,并且前述胎冠橡胶在20℃时的硬度(Hs cap)和前述胎体涂覆用橡胶在20℃时的储能模量(E

carcass)满足5≤(Hs cap)/(E

carcass)≤15,因此,能够提供可兼顾路面噪音的降低和操纵稳定性的提高的充气轮胎。
[0023]如上所述,为了降低路面噪音,虽然使胎冠橡胶柔软是有效的,但其另一方面是会降低操纵稳定性。本专利技术通过特定化胎体帘布层的厚度、涂覆胎体帘布层的胎体涂覆用橡胶的组成、以及胎冠橡胶的硬度与胎体涂覆用橡胶的储能模量之比,由此即便胎冠橡胶在承担路面噪音的改善并减少操纵稳定性的情况下,胎体涂覆用橡胶也起到补充操纵稳定性的作用,作为结果是可以同时到达成存在相悖关系的路面噪音的降低和操纵稳定性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胎体帘布层)
[0026]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充气轮胎的胎体帘布层是架设在轮胎幅宽方向两侧的胎圈芯间而形成轮胎骨架的构件。予以说明,轮胎幅宽度方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在本专利技术中,胎体帘布层1层的厚度必须为0.50mm~2.00mm。若1层胎体帘布层的厚度为该范围外,则无法同时达成路面噪音的降低和操纵稳定性的提高。
[0027]胎体帘布层1层的厚度更优选为0.70mm~1.80mm。进一步优选为0.80mm~1.50mm。
[0028]胎体帘布层的种类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从公知的胎体帘布层中适当选择,但从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观点出发,胎体帘布层优选含有有机纤维。作为有机纤维,可以例示出例如聚酯纤维、尼龙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丙烯酸酯纤维、维尼纶纤维、丙烯酸纤维、聚烯烃纤维、聚氨酯纤维、人造丝纤维、莱赛尔纤维等,其中,优选作为聚酯纤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人造丝。
[0029]另外,形成胎体帘布层的胎体帘线相对于轮胎圆周方向的角度(胎体角度)通常为90
°
,以操纵稳定性提高为目的可以选择90
°
~70
°
等低的角度。通过如此地设定胎体角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操纵稳定性。予以说明,轮胎圆周方向是指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轴的圆周方向。
[0030]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充气轮胎的胎体帘布层并未限制于1层,也可以是超过1
层的多层。该情况也适用胎体帘布层1层的厚度为0.50mm~2.00mm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要件。
[0031]本专利技术中,确定了涂覆胎体帘布层的胎体涂覆用橡胶的组成。即,胎体涂覆用橡胶含有作为二烯系橡胶的天然橡胶(NR)及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橡胶(SBR),和作为填充剂的氮吸附比表面积(N2SA)为35~140m2/g的炭黑,相对于前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前述NR的配合比例为20质量份以上,前述炭黑的配合比例为25质量份以上。
[0032]在未配合前述SBR的情况下,在前述NR的配合比例低于20质量份时,前述炭黑的配合比例低于25质量份时,和/或前述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N2SA)为35~140m2/g的范围外时,不能同时达成路面噪音的降低和操纵稳定性的提高。
[0033]在此,从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下述的方式。
[0034](1)相对于前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前述NR的配合比例优选为30~90质量份,更优选为50~90质量份。
[0035](2)相对于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备:至少1层胎体帘布层、涂覆于所述胎体帘布层的胎体涂覆用橡胶、和配置于所述胎体帘布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冠橡胶,所述胎体帘布层1层的厚度为0.50mm~2.00mm,所述胎体涂覆用橡胶含有作为二烯系橡胶的天然橡胶和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橡胶、以及作为填充剂的氮吸附比表面积即N2SA为35~140m2/g的炭黑,相对于所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所述天然橡胶的配合比例为20质量份以上,且所述炭黑的配合比例为25质量份以上,并且所述胎冠橡胶在20℃时的硬度即Hs cap和所述胎体涂覆用橡胶在20℃时的储能模量即E

carcass满足下述式:5≤(Hs cap)/(E

carcass)≤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所述天然橡胶的配合比例为30~90质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所述天然橡胶的配合比例为50~90质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二烯系橡胶100质量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浦裕记尾崎诚人清水克典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