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90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强度钢板,包含预定的化学组分,金相组织以面积率计,由铁素体:20%~70%;残留奥氏体:5%~40%;初生马氏体:0%~30%;回火马氏体及贝氏体的总计:20%~75%;以及珠光体及渗碳体的总计:0%~10%构成,在距表面为1/8厚~3/8厚的范围中,纵横比2.0以上的残留奥氏体的个数相对于所有残留奥氏体的个数的比例为50%以上,在平行于轧制方向且垂直于所述表面的截面的板厚1/4位置,沿板宽方向每隔50mm在10处测量的铁素体的面积率的标准偏差小于10%,拉伸强度为780MPa以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TRIP

aided Dual

phase Steel Sheet(1993),775.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为了得到兼具有伸长率和扩孔性的钢板而进行了探索。在非专利文献1所述的方法中由于进行两次退火,与进行一次退火的制法相比较,存在燃料成本等增加的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尝试了一种制法,其虽然不进行两次退火,却进行同样的板状组织(即,奥氏体的纵横比大的组织)制作,使热轧钢板退火从而制作TRIP钢板。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研究了在450℃以下的低温下卷取热轧钢板,接着进行退火的制法。通过低温下的卷取,能够将热轧钢板的组织制成以低温相变组织为主体的组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认为通过将具有以低温相变组织为主体的组织的热轧钢板进行退火,能够以一次退火得到板状的组织。
[0017]然而,在通过该方法得到的钢板中,会发生材质不稳定化。具体而言,沿板宽方向测量的铁素体量的偏差增大,其结果,机械特性的偏差增大。
[0018]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热轧钢板,其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延伸凸缘性及弯曲性,且材质稳定性优异。此外,所谓材质稳定性,是表示钢板中的每个部位的拉伸强度及总伸长率的偏差少。
[0019]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20](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高强度钢板,作为化学组分,以质量%计包含:C:0.030~0.280%;Si:0.50~2.50%;Mn:1.00~4.00%;sol.Al:0.001~2.000%;P:0.100%以下;S:0.0200%以下;N:0.01000%以下;O:0.0100%以下;B:0~0.010%;Ti:0~0.20%;Nb:0~0.20%;V:0~1.000%;Cr:0~1.000%;Mo:0~1.000%;Cu:0~1.000%;Co:0~1.000%;W:0~1.000%;Ni:0~1.000%;Ca:0~0.0100%;Mg:0~0.0100%;REM:0~0.0100%;Zr:0~0.0100%;以及剩余部分:Fe及杂质,金相组织以面积率计为:由铁素体:20%~70%;残留奥氏体:5%~40%;初生马氏体:0%~30%;回火马氏体及贝氏体的总计:20%~75%;以及珠光体及渗碳体的总计:0%~10%构成,在距表面为1/8厚~3/8厚的范围中,纵横比2.0以上的残留奥氏体的个数相对于所有残留奥氏的个数的比率为50%以上,在平行于轧制方向且垂直于所述表面的截面的板厚1/4位置,沿板宽方向每隔50mm在10处测量的铁素体的面积率的标准偏差小于10%,拉伸强度为780MPa以上。
[0021](2)也可以是,(1)所述的高强度钢板,在所述板宽方向上以50mm间隔在10个位置处,表面粗糙度Ra的标准偏差为0.5μm以下。
[0022](3)也可以是,(1)或者(2)所述的高强度钢板,作为所述化学组分,以质量%计,包含从由B:0.001%~0.010%;Ti:0.01~0.20%;Nb:0.01~0.20%;V:0.005%~1.000%;Cr:0.005%~1.000%;Mo:0.005%~1.000%;Cu:0.005%~1.000%;Co:0.005%~1.000%;W:0.005%~1.000%;Ni:0.005%~1.000%;Ca:0.0003%~0.0100%;Mg:0.0003%~0.0100%;REM:0.0003%~0.0100%;以及Zr:0.0003%~0.0100%构成的组所构成的至少一种。
[0023]专利技术效果
[0024]根据上述方案,能够得到一种高强度钢板,其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延伸
凸缘性及弯曲性,且材质稳定性优异。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示出用于评价金相组织的观察面的概念图。
[0026]图2是示出用于评价残留奥氏体的观察面的概念图。
[0027]图3是示出用于评价铁素体的面积率的标准偏差的观察面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针对退火次数为一次的钢板中,损害材质稳定性的原因反复地深入研究。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发现了退火前的热轧钢板的表面性状的偏差对退火后的钢板的材质稳定性造成影响。热轧钢板的表面性状(表面粗糙度)的偏差具有比冷轧钢板的表面性状的偏差(表面粗糙度)更大的倾向。表面粗糙度存在不均匀时,在用于退火的升温的过程中,表面粗糙度的不均匀引起辐射率的不均匀,起因于此的温度偏差在钢板中发生。其结果,在退火后的钢板中,铁素体量的偏差变大。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的见解初次明确了,控制热轧钢板的表面性状有助于热轧退火板的材质稳定化。
[0029]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还发现了为了抑制退火前的钢板(热轧钢板)的表面性状的偏差而有效的热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发现,热轧时,表层氧化皮由热轧辊按压于钢板的现象对热轧后的钢板的表面性状大幅地带来特征。而且,还发现为了控制热轧钢板的表面性状,控制热轧中的氧化皮成长是重要的,通过在轧制中对钢板表面以特定的条件吹喷水膜,能够达成这一点。
[0030]下面,针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高强度钢板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结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此外,下述的数值限定范围,下限值及上限值包含在该范围中。示出为“高于”或“小于”的数值,该值不包含在数值范围中。各元素的含量相关的“%”表示“质量%”。
[0031]在本实施方式的高强度钢板1中,按照以下的方式定义图1~图3所示的轧制方向RD、板厚方向TD、及板宽方向WD。轧制方向RD是表示轧制时钢板通过轧制辊而移动的方向。板厚方向TD是指垂直于钢板的轧制面11的方向。板宽方向WD是与轧制方向RD及板厚方向TD垂直的方向。此外,轧制方向RD可以根据钢板的晶粒的延伸方向容易地确定。因此,即使在从轧制后的素材钢板切取的钢板中,也能够确定轧制方向RD。
[0032]在本实施方式的高强度钢板中,规定金相组织中的铁素体量等。在平行于轧制方向RD且垂直于轧制面11的截面12中评价金相组织(参照图1)。下面,有时将平行于轧制方向RD且垂直于轧制面11的截面12简记为平行于轧制方向RD的截面。详细的金相组织的评价方法将在后文叙述。
[003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高强度钢板中,纵横比2.0以上的残留奥氏体的个数相对于所有残留奥氏体的个数的比例是既定的。在平行于轧制方向RD及板厚方向TD的截面中评价残留奥氏体(参照图2)。详细的残留奥氏体的评价方法将在后文叙述。
[003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高强度钢板中,规定铁素体的面积率的标准偏差。在平行于轧制方向RD且垂直于轧制面11的截面12的板厚1/4位置121处测量铁素体的面积率(参照图3)。沿板宽方向WD每隔50mm,制作出10个平行于轧制方向RD且垂直于轧制面11的截面12,在
这些面中测量的10个的铁素体的面积率的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作为化学组分,以质量%计包含:C:0.030~0.280%;Si:0.50~2.50%;Mn:1.00~4.00%;sol.Al:0.001~2.000%;P:0.100%以下;S:0.0200%以下;N:0.01000%以下;O:0.0100%以下;B:0~0.010%;Ti:0~0.20%;Nb:0~0.20%;V:0~1.000%;Cr:0~1.000%;Mo:0~1.000%;Cu:0~1.000%;Co:0~1.000%;W:0~1.000%;Ni:0~1.000%;Ca:0~0.0100%;Mg:0~0.0100%;REM:0~0.0100%;Zr:0~0.0100%;以及剩余部分:Fe及杂质,金相组织以面积率计,由铁素体:20%~70%;残留奥氏体:5%~40%;初生马氏体:0%~30%;回火马氏体以及贝氏体的总计:20%~75%;以及珠光体及渗碳体的总计:0%~10%构成,在距表面为1/8厚~3/8厚的范围中,纵横比2.0以上的残留奥氏体的个数相对于所有残留奥氏体的个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虻川玄纪首藤洋志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