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加固系统及动态加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572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加固系统及动态加固方法。所述桥梁包括桥墩和桥面板,所述加固系统包括顶板、第一预制桩、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纵梁、数控千斤顶和控制器。所述桥梁加固系统能够通过第一预制桩和桥墩共同承担顶板传递的荷载,避免桥面板和桥梁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同时,当某个或某区域的压力值超过容许值时,通过调节相邻的数控千斤顶或相邻区域的数控千斤顶,可使压力值降至容许值以内,使超重荷载的车辆能够安全通过桥梁,避免对桥面板和桥墩直接承受过大荷载而导致损坏。该桥梁加固系统对桥梁进行动态加固,尤其适用于临时通行超重荷载的车辆的情形,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回收拆除快速、所有构件均可回收重复利用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加固系统及动态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加固系统及动态加固方法,属于桥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市政、交通行业的建设发展,我国桥梁拥有量已达数十万余座,在多年的运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腐蚀老化、受力变形、重载交通等多方面原因可能导致桥梁出现结构性损伤,桥梁承载能力急剧下降,病害严重的会导致交通中断。
[0003]当某些桥梁需要临时通行超出桥梁承重能力的车辆时,为保证车辆和桥体的安全,需要对桥体进行加固处理,而目前存在的加固措施一般为永久性的桥梁处理措施,施工比较繁琐,成本也比较高对临时通行的工程来说不太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桥梁加固系统及动态加固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超出桥梁承重能力的车辆通行时,加固措施成本高且施工繁琐的问题。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加固系统,所述桥梁包括桥墩和桥面板,所述加固系统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桥面板上方,用于通行;若干预制桩,所述预制桩设置于顶板下方,位于所述桥面板处的预制桩的底端穿过所述桥面板;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沿桥梁宽度方向设置,并与至少两个预制桩的顶部固定;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沿桥梁宽度方向设置,固定于桥面板上,且位于桥墩的正上方;纵梁,所述纵梁沿所述桥梁长度方向设置,且横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纵梁上;数控千斤顶,所述数控千斤顶设置于第一横梁与纵梁之间,及第二横梁与纵梁之间;所述数控千斤顶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定有容许压力值;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数控千斤顶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超过容许压力值时,控制相邻的数控千斤顶伸缩操作,使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处于容许压力值以内。
[0006]进一步,在桥墩处沿桥梁宽度方向还设置有第二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的顶部与第二横梁底部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预制桩为钢管桩,所述钢管桩内设置有第一填充物。
[0008]进一步,第一钢管桩沿桥梁宽度方向成排设置,每一排的相邻钢管桩之间设置有加固件。
[0009]进一步,在顶板和桥面板之间的缝隙中设置有第二填充物。
[0010]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桥梁动态加固方法,采用所述的桥梁加固系统,所述桥梁动
态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车辆在顶板上运行;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并传递至控制器;当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超过预设的压力容许值时,控制器控制相邻的数控千斤顶升操作,使所述压力回落至压力容许值内,并保证相邻的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在压力容许值内。
[0011]进一步,所述桥面板位于两个相邻桥墩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挠度传感度,用于监测桥面板的挠度,挠度传感器设置有挠度容许值。
[0012]进一步,当车辆运行到桥梁中间位置时,若挠度传感器反馈数值大于安全挠度值,则调节车辆下方最近的第一预制桩上方的数控千斤顶进行一定程度顶升,增加两处第一预制桩受力,减少中间桥面板受力,保证该处桥面板挠度处于安全值内。
[0013]进一步,在桥墩处沿桥梁宽度方向还设置有第二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的顶部与第二横梁底部固定连接;当车辆行驶至桥墩正上方时,该处桥墩所受压力将会大幅度增加,此时若该桥墩处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大于压力容许值,则调节桥墩处的第二预制桩上方的数控千斤顶进行顶升操作、并控制相邻的第一预制桩上方的数控千斤顶进行一定程度顶升操作,减少桥墩受力,保证该桥墩处压力处于安全值内。
[0014]进一步,所述桥面板位于两个相邻桥墩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挠度传感度,用于监测桥面板的挠度,挠度传感器设置有挠度容许值;车辆行进至某一位置时,若桥墩处的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超过容许值,且中间处的桥面板的挠度亦超过容许值时,首先判定两者超过容许值的比例,先使比例较小的调至容许值内,然后再使比例较大的调至容许值内。
[0015]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申请能够通过第一预制桩和桥墩共同承担顶板传递的荷载,且第一预制桩的荷载不传递至桥面板,避免桥面板和桥梁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同时,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作用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处的作用力,当某个或某区域的压力值超过容许值时,通过调节相邻的数控千斤顶或相邻区域的数控千斤顶,可使压力值降至容许值以内,通过动态调整数控千斤顶,使超重荷载的车辆能够安全通过桥梁,避免对桥面板和桥墩直接承受过大荷载而导致损坏。本申请提供的桥梁加固系统对桥梁进行动态加固,尤其适用于桥梁的临时加固,一段时间内需要通行超重荷载的车辆的情形,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回收拆除快速、所有构件均可回收重复利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单跨桥梁的加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

A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沿B

B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多跨桥梁的加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车辆通行时的桥梁加固系统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如下:
1

桥墩;2

桥面板;10

顶板;20

第一预制桩;21

第二预制桩;22

第一填充物;23

加固件;24

第二填充物;31

第一横梁;32

第二横梁;40

纵梁;50

数控千斤顶;51

压力传感器;52

挠度传感器;60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桥梁加固系统及动态加固方法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19]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加固系统,所述桥梁包括桥墩1和桥面板2,所述加固系统包括顶板10、第一预制桩20、第一横梁31、第二横梁32、纵梁40、数控千斤顶50和控制器60。
[0020]所述顶板10设置于桥面板2上方,用于通行。作为举例,顶板10可以为钢板,当然顶板10还可以选用其他材质,只要能满足传力结构即可。
[0021]所述第一预制桩20设置于顶板10下方,第一预制桩20沿桥梁长度方向设置为若干排,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为单跨桥梁,第一预制桩设置有4排,其中,两个桥墩1中间设置两排,桥墩另一侧各设置1排。进一步,在桥墩1处沿桥梁宽度方向还设置有第二预制桩21,第二预制桩21与第一预制桩20因位置设置的不同而加以区别。如图2所示,每一排第一预制桩20设置6根;如图3所示,每一排第二预制桩21设置4根。第一预制桩20和第二预制桩21可以为预制混凝土管桩、钢管桩或其它形式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加固系统,所述桥梁包括桥墩和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系统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置于桥面板上方,用于通行;若干预制桩,所述预制桩设置于顶板下方,位于所述桥面板处的预制桩的底端穿过所述桥面板;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沿桥梁宽度方向设置,并与至少两个预制桩的顶部固定;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沿桥梁宽度方向设置,固定于桥面板上,且位于桥墩的正上方;纵梁,所述纵梁沿所述桥梁长度方向设置,且横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纵梁上;数控千斤顶,所述数控千斤顶设置于第一横梁与纵梁之间,及第二横梁与纵梁之间;所述数控千斤顶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定有容许压力值;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数控千斤顶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超过容许压力值时,控制相邻的数控千斤顶伸缩操作,使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处于容许压力值以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桥墩处沿桥梁宽度方向还设置有第二预制桩,第二预制桩的顶部与第二横梁底部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桥梁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桩为钢管桩,所述钢管桩内设置有第一填充物。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桥梁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钢管桩沿桥梁宽度方向成排设置,每一排的相邻钢管桩之间设置有加固件。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桥梁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顶板和桥面板之间的缝隙中设置有第二填充物。6.一种桥梁动态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加固系统,所述桥梁动态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车辆在顶板上运行;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并传递至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为潘峰张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