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吸附材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1554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吸附材料制备方法,该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是在沉淀法制备铝系吸附剂后,保持其酸碱度和溶液状态下,加入亲水性生物质溶胶,然后采用有机/无机和内外共交联的方法制备吸附柱料。与传统的疏水聚合物材料相比,本吸附柱料的制备方法具有脱吸附的吸附速率快,使用中不会产生气泡阻隔,吸附剂吸附容量接近粉末的吸附理论吸附容量。与传统的水凝胶相比,本交联后的吸附剂具有更好的抗酸碱和抗盐性。可以大批量制备的结晶态铝系锂离子吸附剂,运用胶体技术使其成型造粒,以克服现有技术使用疏水性聚合物的不足。术使用疏水性聚合物的不足。术使用疏水性聚合物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吸附材料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吸附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锂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而世界上固体锂矿石的储量日渐枯竭,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盐湖卤水、海水、井卤等是巨大的液体锂矿,近年来,国内外对从这些液体矿中提取锂十分重视,目前有近80%的锂盐是卤水提取锂产品,综合开发和利用卤水锂资源已成为锂工业发展的主流。
[0003]我国中西部盐湖众多,含有丰富的锂、钠、钾、镁等资源,经济价值重大。盐湖卤水组成的特点是,锂浓度低,镁锂比高。离子交换法在从稀溶液中提取锂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意义。这种方法的技术关键是吸附剂的制备及造粒,铝系吸附剂由于具有中性条件吸附,清水洗脱的优点,特别适合处理锂离子浓度在2g/L以下的卤水或海水,一直是盐湖提锂的研究热点。
[0004]要得到LiCl
·
2Al(OH)3·
nH2O或其类似物的铝系吸附剂,主要有机械化学合成法、浸泡法、酸化转化法、沉淀法等四类方法。不同方法制备的化合物,LiCl的嵌入量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混合锂盐溶液和铝盐溶液得到第一混合液;所述锂盐溶液为浓度1.5~6.5mol/L的LiCl水溶液或浓度1.3~5.4mol/L LiOH水溶液;所述铝盐溶液为浓度0.5~5.3mol/L AlCl3水溶液;所述第一混合液中Li和Al的摩尔质量比为(0.4~2.1):1;步骤2,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碱溶液并搅拌得到第一浆液,直至所述第一浆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与Al离子的摩尔质量比为(2.4~3.2):1时,停止加入碱溶液;所述碱溶液为浓度2.0~8.0mol/L的氢氧化物溶液或0.5~3.0mol/L的NaAlO2溶液;所述氢氧化物溶液为LiOH水溶液、NaOH水溶液和/或KOH水溶液;所述第一浆液经过静置、固液分离、固体清洗过程得到第一固体,向所述第一固体中加入去离子水得到第二浆液,所述第二浆液中所述第一固体含量为5~60g/100ml;(所述第一固体的分子式为LiCl
·
xAl(OH)3·
nH2O。其中x为0.6~2.3,n为0.5~2.3,其结构分子式随着温度和pH变化而变化。)步骤3,向所述第二浆体中加入凝胶结构材料(外部包裹材料)、聚合物(内部骨架支撑材料)和内部交联剂(内部骨架支撑材料交联剂)并搅拌2.0~4.0小时,得到第三浆液;所述凝胶结构材料为淀粉,明胶,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瓜尔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海藻酸,海藻酸钠,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等含羟基的有机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凝胶结构材料加入质量与所述第二浆液中去离子水质量的比为(0.012~0.083):1;所述聚合物为丙烯酸,聚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烯醇,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物加入质量与所述第二浆液中去离子水质量的比为(0.012~0.051):1;所述内部交联剂为乙醛、丙醛、丁醛,戊二醛,四烯丙基氯化铵,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所述内部交联剂加入的摩尔量与所述聚合物的摩尔质量的比为(0.021~0.058):1;步骤4,将第三浆液加入至离子交联剂(外部包裹材料交联剂)中,进行外部包裹材料交联过程,交联时间0.5~2小时,得到第四浆液;所述离子交联剂为含有阳离子的溶液,所述阳离子为Cu
2+
离子,Ca
2+
离子,Fe
2+
离子,Co
2+
离子,Al
3+
离子,NH
4+
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离子交联剂中阳离子浓度为0.5~2.0mol/L,所述离子交联剂与所述第三浆液体积比为(2.0~10.0):1;步骤5,将所述第四浆液进行固液分离,固体清洗得到第二固体(所述第二固体为直径0.5~4.0mm的颗粒),将所述第二固体加入至第二混合液中反应,反应时间0.25~4小时,反应温度为35~70℃,pH值为3.2~7.5,反应后的固体部分得到第三固体(球状颗粒);所述第二混合液为无机盐溶液,所述无机盐溶液为无机盐的水溶液、无机盐环己烷溶液或无机盐庚烷溶液,其中无机盐浓度为0.5~2.2mol/L;所述无机盐为NaCl,KCl,Na2SO4,Na 2
S2O8,K2S2O8,K2SO4,Na2CO3和K2CO3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6,将所述第三固体加入至刻蚀剂中进行刻蚀,以去掉结构松散的部分有机质,得到多孔材料,刻蚀时间为0.5~4小时;所述多孔材料进行水脱模处理后得到最终锂离子吸附材料;所述刻蚀剂为LiOH,NaOH,KOH,Na2SO4,K2SO4,Na2CO3和Na2CO3溶液,浓度为0.1~3.0mol/
L。2.一种锂离子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混合锂盐溶液和铝盐溶液得到第一混合液;所述锂盐溶液为浓度1.5~6.5mol/L的LiCl水溶液或浓度1.3~5.4mol/L LiOH水溶液;所述铝盐溶液为浓度0.5~5.3mol/L AlCl3水溶液;所述第一混合液中Li和Al的摩尔质量比为(0.4~2.1):1步骤2,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中加入碱溶液并搅拌得到第一浆液,直至所述第一浆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与Al离子的摩尔质量比为(2.4~3.2):1;所述碱溶液为浓度2.0~8.0mol/L的氢氧化物溶液或0.5~3.0mol/L的NaAlO2溶液;所述氢氧化物溶液为LiOH水溶液、NaOH水溶液和/或KOH水溶液;所述第一浆液经过静置、固液分离、固体清洗过程得到第一固体,向所述第一固体中加入去离子水得到第二浆液,所述第二浆液中所述第一固体含量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郭敏吴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