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变压器的出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332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电压变压器的出线结构,包括引线套管、变压器油箱及其内部的线圈出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压器油箱外侧中部设置有出线筒,所述的引线套管下端设置有引出线,该引出线及引线套管设置在出线筒内,变压器油箱内的线圈出线从变压器油箱内通过外侧中部一直引入到出线筒内与引出线接合。该结构大大简化了引线套管的均压球及引线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同时使得变压器油箱的制造简便化,避免了为焊装硕大的背包在油箱壁上大面积开缺口所带来的油箱强度减弱问题与锐角焊缝易形成渗漏点的问题,油箱强度可明显提高;另外,由于不再需要背包,变压器油箱的尺寸可以大大缩小,降低了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110-220kV)变压器的出线结构。
技术介绍
许多高电压线圈中部出线的变压器须将线圈出线引到油箱外部,目前常 规的高电压线圈中部出线的变压器大多采用引线套管穿过油箱壁来实现引线 与线圈出线的接合,然后通过在油箱壁上焊装硕大的半圆形背包包住套管来 保证电气距(参见图l),这样的结构导致的结果是引线套管的均压球及引线 所处的周围环境电场情况复杂,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不得不对油箱内壁的众 多棱角采取屏蔽措施,使得油箱结构复杂化,制造难度加大;且油箱壁由于 要让引线套管通入而不得不大面积开缺口,焊接后的形变量很大,既很容易 形成渗漏点,又会严重影响到变压器油箱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高压变压器中部出线结构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高压变压器的出线结构。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高压变压器的出线结构,包括引线套管、变压器油箱及其内部的线圈出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压器油箱外侧中部设置有出线筒,所述的引线套管下端设置有引出线,该引出线及引线套管设置在出线筒内,变压器油 箱内的线圈出线从变压器油箱内通过外恻中部一直引入到出线筒内与引出线 接合。为了使制造及安装更为简便,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是出线筒可由 直接焊装在变压器油箱外侧中部的基座与筒体两部分构成,两者之间通过接 口密封连接。本技术通过采用在变压器油箱外壁焊装基座并连接有外部出线筒, 将油箱内的线圈出线直接从油箱内引入到外部的出线筒内与安装在出线筒内 的引线套管的引出线接合的结构方式,大大简化了引线套管的均压球及引线 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使得套管均压球及引线处于一个非常均匀的电场之中, 同时使得其变压器油箱的制造简便化,更避免了由于在油箱壁上大面积开缺 口所带来的油箱强度减弱问题与锐角焊缝易形成渗漏点的问题,变压器油箱 强度可大大提高并杜绝渗漏,另外,由于不再需要在油箱壁上焊装硕大的背 包,油箱的尺寸可以大大縮小,降低了其制造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目前常规的高压变压器的出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变压器油箱;2.引线套管;3.线圈出线;4.引出线;5.出线筒; 51.基座;52.筒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 一种高压变压器的出线结构,包括变压器油箱l及引线套 管2,在变压器油箱1外壁焊装有出线筒5,变压器油箱l内的线圈出线3从 变压器油箱1一直引入到出线筒5内,与安装在出线筒5内的引线套管2的 引出线4接合,引线套管2及其引出线4均处于变压器油箱1外部的出线筒 5内。出线筒5由直接焊装在油箱1外壁上的基座51与外部筒体52两部分 组成,两者有接口,安装时将两者通过接口密封连接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变压器的出线结构,包括引线套管、变压器油箱及其内部的线圈出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压器油箱(1)外侧中部设置有出线筒(5),所述的引线套管(2)下端设置有引出线(4),该引出线(4)及引线套管(2)设置在出线筒(5)内,变压器油箱(1)内的线圈出线(3)从变压器油箱(1)内通过外侧中部一直引入到出线筒(5)内与引出线(4)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压变压器的出线结构,包括引线套管、变压器油箱及其内部的 线圈出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压器油箱(1)外侧中部设置有出线筒(5),所述的引线套管(2)下端设置有引出线(4),该引出线(4)及引线套管(2) 设置在出线筒(5)内,变压器油箱(1)内的线圈出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爱华张中汪大千吴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