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用嵌入式散热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25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用嵌入式散热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的两个短侧边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条,且壳体两侧的两个长侧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机箱内壁压迫顶端与底端的滚轮,使滚轮压迫相连接的U型块,使U型块下方的弹簧活塞压缩,使壳体进入机箱内部,再通过弹簧活塞和回弹弹簧的弹力使滚轮紧贴机箱内壁,间隔调整滚轮进行90度转动,使滚轮不再转动,同时可以转动连接板直到卡槽与橡胶棒相嵌合,这样能够调整吸盘与机箱内壁的位置,使吸盘吸附在机箱内壁的不同部位,保证散热扇与机箱的散热孔正对,且能够使散热扇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主机箱进行位置固定。根据不同高度的主机箱进行位置固定。根据不同高度的主机箱进行位置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用嵌入式散热扇


[000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用嵌入式散热扇。

技术介绍

[0002]主机是指计算机除去输入输出设备以外的主要机体部分。也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体(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CPU、内存、主板、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
[0003]目前在计算机的主机上都配备有散热扇,用于对CPU的散热,避免CPU过热导致其运行受阻,然而目前的散热扇的散热区间仅在散热扇的正对及旁边少数区域,当整个过热空间较大时,这种散热扇将难以对其他区域进行散热,目前的嵌入式散热扇可以有效增加散热范围,但是现有的嵌入式散热扇难以根据主机箱高度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固定,使主机箱更换后,难以继续使用现有的散热扇,适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嵌入式散热扇,通过机箱内壁压迫顶端与底端的滚轮,使滚轮压迫相连接的U型块,使U型块下方的弹簧活塞压缩,使壳体进入机箱内部,再通过弹簧活塞和回弹弹簧的弹力使滚轮紧贴机箱内壁,间隔调整滚轮进行90度转动,使滚轮不再转动,同时可以转动连接板直到卡槽与橡胶棒相嵌合,这样能够调整吸盘与机箱内壁的位置,使吸盘吸附在机箱内壁的不同部位,保证散热扇与机箱的散热孔正对,且能够使散热扇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主机箱进行位置固定。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计算机用嵌入式散热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侧的两个短侧边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条,且壳体两侧的两个长侧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条,所述壳体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嵌合框,且两个嵌合框一侧均开设有嵌入槽,两个所述嵌入槽与相邻的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均嵌入连接,两个所述嵌合框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滤网,所述壳体相对两内侧壁之间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条,且每两个固定条之间均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螺丝与相邻的两个固定条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顶端与底端均等距开设有多个圆形凹槽,且多个圆形凹槽内部均嵌合有滑动机构;
[0007]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弹簧活塞,所述弹簧活塞底端与圆形凹槽内部设置有回弹弹簧,所述弹簧活塞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双臂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将计算机主机箱打开,将壳体内部的风扇对准计算机主板方向,将壳体塞入主机箱内,此时,壳体顶端与底端的滚轮受主机箱体的顶面与底面压迫,使滚轮压迫U型块,U型块受力将相连接的弹簧活塞压缩,如遇较小的机箱,则会使弹簧活塞压缩回弹弹簧,使壳体顺利进入机箱,此时,弹簧活塞内部的弹簧和回弹弹簧因弹力压迫滚轮紧贴机箱内壁,将多个滚轮相隔一个进行90度转动,使转动的滚轮接触面与相邻的滚轮接触面相垂直,此时,受各个滚轮与机箱接触面的改变,从而使滚轮不再转动,使壳体在机箱内稳固,使嵌入式散热扇可以根据
不同高度的主机箱进行位置固定,从而使散热扇使用范围扩大,适用性提高。
[0008]进一步在于:位于壳体一侧的中间两个滑动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吸附机构;
[0009]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凸块,所述U型块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中间位置处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栓,且调节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U型块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橡胶棒,且两个橡胶棒位于连接板两侧,所述连接板相对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且两个卡槽均与相邻的橡胶棒嵌入固定,便于对壳体进行进一步固定,使壳体在机箱内部不会因磕碰晃动而滑动。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嵌合框为橡胶弹性材料,便于嵌合框与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相嵌合。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滚轮外柱面固定套接有橡胶套,增加滚轮与机箱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壳体在机箱内部进行滚动调整位置。
[0012]进一步在于:所述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的横截面相同,增加了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与嵌合框之间的嵌合稳固性,使嵌合框不易脱落。
[0013]进一步在于:所述弹簧活塞包括套筒一和套筒一内侧滑动嵌入连接的套筒二,套筒一和套筒二均为一端敞口的圆柱壳体结构,且套筒一一端的内壁与套筒二一端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通过机箱内壁压迫顶端与底端的滚轮,使滚轮压迫相连接的U型块,使U 型块下方的弹簧活塞压缩,使壳体进入机箱内部,再通过弹簧活塞和回弹弹簧的弹力使滚轮紧贴机箱内壁,间隔调整滚轮进行90度转动,使转动的滚轮接触面与相邻的滚轮接触面相垂直,此时,受各个滚轮与机箱接触面的改变,从而使滚轮不再转动,同时可以转动连接板直到卡槽与橡胶棒相嵌合,这样能够调整吸盘与机箱内壁的位置,使吸盘吸附在机箱内壁的不同部位,保证散热扇与机箱的散热孔正对,且能够使散热扇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主机箱进行位置固定,从而使散热扇使用范围扩大,适用性提高。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卡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中嵌入槽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中壳体、滑动机构和吸附机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中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4]图中:100、壳体;101、圆形凹槽;110、第一卡条;120、第二卡条;130、固定条;131、风扇;140、回弹弹簧;200、嵌合框;201、嵌入槽;210、防尘滤网;300、滑动机构;310、弹簧活塞;320、U型块;330、滚轮;400、吸附机构;410、凸块;420、连接块;430、连接板;431、卡槽;440、转动块;450、吸盘;460、橡胶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7所示,一种计算机用嵌入式散热扇,包括壳体100,壳体100 两侧的两个短侧边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条120,且壳体100两侧的两个长侧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条110,壳体100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嵌合框200,且两个嵌合框200一侧均开设有嵌入槽201,两个嵌入槽201与相邻的第一卡条110和第二卡条120均嵌入连接,两个嵌合框200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滤网210,壳体 100相对两内侧壁之间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条130,且每两个固定条130 之间均设置有风扇131,风扇1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用嵌入式散热扇,包括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两侧的两个短侧边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条(120),且壳体(100)两侧的两个长侧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条(110),所述壳体(100)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嵌合框(200),且两个嵌合框(200)一侧均开设有嵌入槽(201),两个所述嵌入槽(201)与相邻的第一卡条(110)和第二卡条(120)均嵌入连接,两个所述嵌合框(200)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滤网(210),所述壳体(100)相对两内侧壁之间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条(130),且每两个固定条(130)之间均设置有风扇(131),所述风扇(131)通过螺丝与相邻的两个固定条(130)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00)的顶端与底端均等距开设有多个圆形凹槽(101),且多个圆形凹槽(101)内部均嵌合有滑动机构(300);所述滑动机构(300)包括弹簧活塞(310),所述弹簧活塞(310)底端与圆形凹槽(101)内部设置有回弹弹簧(140),所述弹簧活塞(310)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块(320),所述U型块(320)双臂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滚轮(3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嵌入式散热扇,其特征在于,位于壳体(100)一侧的中间两个滑动机构(300)的两侧均设置有吸附机构(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韶鹏杨贝贝贾博文邹香玲李全武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