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25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包括分别可变形拉伸的耳廓保护套、耳根保护垫环以及保护垫圈,耳廓保护套包括相对的且外边缘一体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保护面和第二保护面,第一保护面上设置第一耳廓穿过通道,保护垫圈中部开设有第二耳廓穿过通道,耳根保护垫环的一端垂直于耳廓保护套并一体连接在第一耳廓穿过通道外侧,耳根保护垫环的另一端垂直于保护垫圈并一体连接在第二耳廓穿过通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缓冲患者侧卧使对耳廓产生的压力,能够避免压疮,且能够在长期佩戴氧气面罩等时防止对耳根造成压疮,有效保护患者耳廓和耳根,提高患者舒适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危重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等,通常会采取左右侧卧位,由于耳廓脂肪少,常与硬硬的头接触,容易致耳廓皮肤破损,压疮。另外,患者使用吸氧面罩和吸氧管,一般会套在耳后固定,但耳朵脂肪少,长期固定使耳后皮肤压红或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包括分别可变形拉伸的耳廓保护套、耳根保护垫环以及保护垫圈,所述耳廓保护套包括相对的且外边缘一体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保护面和第二保护面,所述第一保护面上设置第一耳廓穿过通道,所述保护垫圈中部开设有第二耳廓穿过通道,所述耳根保护垫环的一端垂直于所述耳廓保护套并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耳廓穿过通道外侧,所述耳根保护垫环的另一端垂直于所述保护垫圈并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二耳廓穿过通道的外侧。
[0006]优选地,所述耳根保护垫环的下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保护面的下端,所述第一保护面上与所述开口相对处开设有第一入口,所述保护垫圈与所述开口相对处开设有第二入口。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保护面中部开设有传声通孔。
[0008]优选地,所述保护垫圈的侧面为圆弧形。
[0009]优选地,所述保护垫圈远离所述耳廓保护套的一侧面上铺设有敷料胶粘层。
[0010]优选地,所述耳罩为透明的硅胶罩。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耳罩能够有效保护耳廓在耳廓与耳背皮肤之间形成缓冲,从而在患者侧卧时起到缓冲效果,有效保护耳廓不产生压疮;耳根保护垫环与耳廓保护套以及保护垫圈之间形成U形槽,从而能够在长期戴口罩或者戴氧气罩时,有效保护而后皮肤避免压红或者破损;传声通孔的设置,能够便于声音传播,使患者在佩戴耳罩时不影响听力;敷料胶粘层的设置,能够使耳罩牢固粘贴在耳朵边上的皮肤上,有效防止耳罩脱落;耳罩为透明的硅胶罩,一方面能够直接在耳罩外侧观察耳廓等部位是否出现压疮,而且由于硅胶罩柔软,在患者侧卧时能够随着耳廓被压而变形,从而有效贴合保护耳廓;开口、第一入口以及第二入口的设置,更便于耳罩的佩戴和取下。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15]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的侧视图。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包括分别可变形拉伸的耳廓保护套1、耳根保护垫环2以及保护垫圈3,耳廓保护套1包括相对的且外边缘一体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保护面11和第二保护面12,第一保护面11上设置第一耳廓穿过通道13,保护垫圈3中部开设有第二耳廓穿过通道31,耳根保护垫环2的一端垂直于耳廓保护套1并一体连接在第一耳廓穿过通道13外侧,耳根保护垫环2的另一端垂直于保护垫圈3并一体连接在第二耳廓穿过通道31的外侧。进一步的,耳根保护垫环2、第一耳廓穿过通道13以及第二耳廓穿过通道31三者的内侧壁共面,从而保证内侧壁光滑,避免在佩戴或者脱下的时候对耳廓造成刮伤。
[0017]在一实施例中,耳罩可变形拉伸,因此在佩戴时可以通过向外挤压拉伸使第一耳廓穿过通道13、第二耳廓穿过通道31以及耳根保护垫环2向外拉伸扩大,从而便于耳廓穿过,使耳罩顺利罩装在耳廓外侧。在一实施例中,耳罩为椭圆形,更适用于耳廓的形状,避免空间浪费。耳根保护垫环2间隔在耳廓保护套1和保护垫圈3之间,形成U形槽,用于保护耳根,在佩戴口罩或者氧气罩时能够有效保护耳根防止压疮。保护垫圈3用于贴附在耳朵周围的面部皮肤以及耳后的皮肤上,起到阻隔缓冲作用,避免耳朵后面的皮肤被压红或破损。
[0018]优选地,耳根保护垫环2的下端设置开口21,开口21向下延伸至第一保护面11的下端,第一保护面11上与开口21相对处开设有第一入口14,保护垫圈3与开口21相对处开设有第二入口32。开口21、第一入口14以及第二入口32的设置,更便于耳罩的佩戴和取下。具体使用时,从耳廓的上方向下罩下,将耳廓从第一入口14处穿入,耳根从第二入口32与开口21处穿入,直至耳廓顶住耳廓保护套1上端的内侧壁,实现耳罩的佩戴。
[0019]优选地,第二保护面12中部开设有传声通孔15。传声通孔15的设置,能够便于声音传播,使患者在佩戴耳罩时不影响听力。
[0020]优选地,保护垫圈3的侧面为圆弧形,更加贴合患者耳朵背后以及耳前的皮肤,使贴合形更好。
[0021]优选地,保护垫圈3远离耳廓保护套1的一侧面上铺设有敷料胶粘层4。敷料胶粘层4的设置,能够使耳罩牢固粘贴在耳朵边上的皮肤上,有效防止耳罩脱落。
[0022]优选地,耳罩为透明的硅胶罩。耳罩为透明的硅胶罩,一方面能够直接在耳罩外侧观察耳廓等部位是否出现压疮,而且由于硅胶罩柔软,在患者侧卧时能够随着耳廓被压而变形,从而有效贴合保护耳廓。
[0023]由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利用耳罩能够有效保护耳廓在耳廓与耳背皮肤之间形成缓冲,从而在患者侧卧时起到缓冲效果,有效保护耳廓不产生压疮;耳根保护垫环与耳廓保护套以及保护垫圈之间形成U形槽,从而能够在
长期戴口罩或者戴氧气罩时,有效保护而后皮肤避免压红或者破损;传声通孔的设置,能够便于声音传播,使患者在佩戴耳罩时不影响听力;敷料胶粘层的设置,能够使耳罩牢固粘贴在耳朵边上的皮肤上,有效防止耳罩脱落;耳罩为透明的硅胶罩,一方面能够直接在耳罩外侧观察耳廓等部位是否出现压疮,而且由于硅胶罩柔软,在患者侧卧时能够随着耳廓被压而变形,从而有效贴合保护耳廓;开口、第一入口以及第二入口的设置,更便于耳罩的佩戴和取下。
[0024]本技术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技术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可变形拉伸的耳廓保护套、耳根保护垫环以及保护垫圈,所述耳廓保护套包括相对的且外边缘一体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保护面和第二保护面,所述第一保护面上设置第一耳廓穿过通道,所述保护垫圈中部开设有第二耳廓穿过通道,所述耳根保护垫环的一端垂直于所述耳廓保护套并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耳廓穿过通道外侧,所述耳根保护垫环的另一端垂直于所述保护垫圈并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二耳廓穿过通道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长期卧床病人耳朵皮肤的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根保护垫环的下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向下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仕春王锦星张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