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充式定量吸取稀释加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99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充式定量吸取稀释加样装置。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包括(a)管筒,所述管筒沿操控端至吸加样端方向依次包括:限位部、定量部和任选的储液部;(b)推塞,所述推塞包括:推塞主体、与推塞主体连接的连杆,和与所述连杆连接的旋钮把;(c)管筒盖,所述管筒盖内设有混匀池;所述管筒盖包括与所述混匀池流体连通的样品出口;以及(d)吸样针,所述吸样针与所述样品出口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定量吸取稀释加样的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整合了吸取、稀释以及加样等功能,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使用便捷、操作简单、不易产生误差。不易产生误差。不易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充式定量吸取稀释加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临床医学检验领域;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充式定量吸取稀释加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健康更加关注,医院临床检验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由于临床检验科室空间有限,小型化、快速化的仪器需求也越来越多。另外,由于临床样本普遍存在的干扰现象,会导致检测结果较大偏差,而这种现象一般需要通过稀释来避免或者降低。但是小型化后仪器一般只能保留简单的检测分析功能,会将吸取、稀释以及加样等功能从仪器中剥离,从而需要操作人员来进行吸样、稀释混匀以及加样等动作,这样会大大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和误操作的概率。
[0003]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产品的典型操作模式是:操作人员借助移液枪或者定量吸管等吸取临床样本;然后转移至另外一个容器中,再次借助移液枪或者定量滴管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稀释液,或者容器中出仓时预装有稀释液,舍去稀释液的移取过程;接着进行临床样本的稀释混匀;最后再次借助移液枪或者定量滴管吸取稀释后的临床样本进行上样。这样操作模式至少具有3种缺点:1)操作动作繁琐:需要进行两至三次的吸取动作、一次移取、一次混匀以及一次加样动作,这样不便于用户使用;2)所需仪器耗材较多:需要用于混匀的容器和移液用的移液枪或定量滴管,这样会导致成本较高;3)两至三次的吸取动作需要两至三种不同规格的移液枪或定量滴管,这也增大了操作人员误用和错用的风险。
[0004]综上所述,本领域急需一种能整合了吸取、稀释以及加样等操作的装置,且该装置使用便捷、操作简单、不易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预充式定量吸取稀释加样装置。这种装置预装好所需稀释液,能够整合吸样、稀释、加样等过程,无需更换移液设备和移液。
[0006]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预充式定量吸取稀释加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07](a)管筒(2),所述管筒沿操控端至吸加样端方向依次包括:限位部、定量部和任选的储液部;
[0008](b)推塞(1),所述推塞包括:推塞主体(13)、与推塞主体(13)连接的连杆(12),和与所述连杆连接的旋钮把(11);
[0009](c)管筒盖(4),所述管筒盖(4)内设有混匀池;且所述管筒盖(4)还设置有与所述混匀池流体连通的样品出口(41);以及
[0010](d)吸样针(5),所述吸样针与所述样品出口(41)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
[0011]其中,
[0012]所述定量部包括预定截面积S的内通道(24)(所述内通道可以是管状的内通道,该
所述内通道的内径为D),且所述推塞主体(13)与所述内通道(24) 相匹配从而使推塞主体(13)能够在内通道(24)中移动并使推塞主体(13) 与内通道(24)的壁面形成密封结构(61);
[0013]所述限位部的管筒壁上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包括平行于管筒中心线设置的长条形的滑动槽,且所述滑动槽的长向上的两端分别为B端和C端;其中,C端靠近所述吸加样端;并且所述滑动槽被配置为旋钮把(11)能够沿所述滑动槽的长向中移动,且所述旋钮把(11)在滑动槽中移动的最长距离为H2;
[0014]并且在B端与C端之间还设有限位结构(21),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固定所述旋钮把(11);所述滑动槽根据限位结构被分为被吸取段(22)和加样段(23);其中,所述吸取段(22)是指由限位结构至B端的部分且所述吸取段(22)的长度为H1,所述加样段(23)是指由限位结构至C端的部分且所述加样段的长度为H3;
[0015]所述储液部包括由储液部的管筒壁、储液部与限位部之间的虚拟截面和管筒的底部开口(27)(即管筒靠近吸加样端一侧的开口处)的虚拟截面形成的具有预定容积V的储液空间(25);
[0016]所述管筒盖(4)中的混匀池、任选的储液部的储液空间(25)、定量部的内通道(24)和推塞主体(13)共同形成一连续空间。
[001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管筒设有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管筒盖(4)设有第二连接单元;并且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是相匹配的,从而使得所述管筒和所述管筒盖(4)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密封连接。
[001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管筒(2)的第一连接单元在内,所述的管筒盖(4) 的第二连接单元在外。
[00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单元是设置在所述管筒的管筒壁外侧的外螺纹(81),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单元是与所述外螺纹(81)相匹配的设置于所述管筒盖(4)的内侧的内螺纹(82)。
[002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管筒的底部开口(27)的边缘还设有密封圈(26)。
[002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密封圈(26)为橡胶圈。
[00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内通道(24)为管状内通道。
[002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内通道(24)的截面为圆形。
[002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内通道(24)的内径为D。
[002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旋钮把(11)的末端突出于所述管筒的外壁。
[002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限位结构(21)是与滑动槽连通的侧槽,且所述侧槽远离所述滑动槽的一端为A端。
[002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旋钮把能够完全移动至所述侧槽中(即旋钮把能够完全处于所述滑动槽之外)。
[002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限位结构的上限位侧与下限位侧之间的距离T
g
为所述旋钮把沿管筒中心线方向上的厚度T
±
1%T(较佳地,
±
0.5%T;更佳地,
±ꢀ
0.1%T)。
[0029]在另一优选例中,T
g
=(1
±
1%)T;较佳地,T
g
=(1
±
0.5%T;更佳地, T
g
=(1
±
0.1%)T。
[003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侧槽的宽度(沿管筒中心线方向)即上限位侧与下限位侧之
间的距离T
g

[003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滑动槽的宽度W
g
约为所述旋钮把沿其所在位置的切线方向上的宽度W
±
5%W(较佳地,
±
2%W;更佳地,
±
1%W;最佳地,
±
0.5%W)。
[0032]在另一优选例中,W
g
=(1
±
5%)W;较佳地,W
g
=(1
±
2%)W;更佳地, W
g
=(1
±
1%)W;最佳地,W
g
=(1
±
0.5%)W。
[003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装置根据内通道(24)的预定截面积S和吸取段长度H1确定定量吸取体积V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充式定量吸取稀释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a)管筒(2),所述管筒沿操控端至吸加样端方向依次包括:限位部、定量部和任选的储液部;(b)推塞(1),所述推塞包括:推塞主体(13)、与推塞主体(13)连接的连杆(12),和与所述连杆连接的旋钮把(11);(c)管筒盖(4),所述管筒盖(4)内设有混匀池;且所述管筒盖(4)还设置有与所述混匀池流体连通的样品出口(41);以及(d)吸样针(5),所述吸样针与所述样品出口(41)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定量部包括预定截面积S的内通道(24),且所述推塞主体(13)与所述内通道(24)相匹配从而使推塞主体(13)能够在内通道(24)中移动并使推塞主体(13)与内通道(24)的壁面形成密封结构;所述限位部的管筒壁上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包括平行于管筒中心线设置的长条形的滑动槽,且所述滑动槽的长向上的两端分别为B端和C端;其中,C端靠近所述吸加样端;并且所述滑动槽被配置为旋钮把(11)能够沿所述滑动槽的长向中移动,且所述旋钮把(11)在滑动槽中移动的最长距离为H2;并且在B端与C端之间还设有限位结构(21),所述限位结构用于固定所述旋钮把(11);所述滑动槽根据限位结构被分为被吸取段(22)和加样段(23);其中,所述吸取段(22)是指由限位结构至B端的部分且所述吸取段(22)的长度为H1,所述加样段(23)是指由限位结构至C端的部分且所述加样段的长度为H3;所述储液部包括由储液部的管筒壁、储液部与限位部之间的虚拟截面和管筒的底部开口(27)的虚拟截面形成的具有预定容积V的储液空间(25);所述管筒盖(4)中的混匀池、任选的储液部的储液空间(25)、定量部的内通道(24)和推塞主体(13)共同形成一连续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充式定量吸取稀释加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设有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管筒盖(4)设有第二连接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马亚飞成晶李明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