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施工处理组合式径向可伸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93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6
一种桩基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施工处理组合式径向可伸缩装置,所述径向可伸缩装置包括组合式钢护筒、连接杆、孔口定位装置和径向液压伸缩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孔口定位装置中的中心套管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径向液压伸缩装置连接,所述径向液压伸缩装置的反力板支承在所述组合式钢护筒内壁上。以及提供一种桩基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施工处理组合式径向可伸缩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可以实现智能化精确控制桩径、保证桩基的完整性、使桩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而且可以重复使用,满足串珠状溶洞处理,其造价低、工期短、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桩基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施工处理组合式径向可伸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桩基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施工处理组合式径向可伸缩装置,适用于桩基施工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处理钢护筒下放,属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钢护筒跟进法作为溶洞处理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超大溶洞处理施工中。其施工工艺为:在桩机施工时,采用钢护筒跟进钻机施工,当遇到溶洞处,将跟进的钢护筒振动下沉至溶洞位置底部,钢护筒形成桩孔的护壁,然后继续进行下段桩孔的施工。然而,该工艺存在以下不足:(1)适用范围小;(2)施工难度大;(3)费用高;(4)工期长。特别是对于深大、硬岩、串珠状非填充溶洞中的桩基施工,采用通长式钢护筒跟进施工工艺的施工造价高及沉入困难、工期长等原因,无法有效对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进行处理,难以保证桩基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桩基非填充溶洞通长式钢护筒在深大溶洞处理中适用范围小、费用高、工期长、硬岩中钢护筒沉入困难、成桩质量差、机械设备要求高等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桩基深大非填充硬岩溶洞处理的组合式径向可伸缩装置能够有效克服上述桩基施工中深大溶洞处理方法的缺点。本装置可实现智能化精确控制桩径、保证桩身完整性,且径向可伸缩装置保证了可自由进出无填充溶洞,且能循环利用,可满足串珠状多层深大溶洞处理,其造价低、工期短、操作方便。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桩基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施工处理组合式径向可伸缩装置,所述径向可伸缩装置包括组合式钢护筒、连接杆、孔口定位装置和径向液压伸缩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孔口定位装置中的中心套管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径向液压伸缩装置连接,所述径向液压伸缩装置的反力板支承在所述组合式钢护筒内壁上。
[0006]进一步,所述组合式钢护筒包括内圈钢护筒和外圈钢护筒,啮合锥齿分别通过热焊固定在内圈钢护筒和外圈钢护筒上,外圈钢护筒和内圈钢护筒通过啮合锥齿连接。
[0007]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段,连接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套管连接。
[0008]再进一步,所述孔口定位装置包括L形固定圆环、对拉杆和中心套管,所述中心套管的外壁与对拉杆连接,所述对拉杆与所述L形固定圆环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中心套管。
[0009]更进一步,所述径向液压伸缩装置包括螺纹套管、液压仓、伸缩杆、反力板、支撑杆和力传感器,所述螺纹套管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液压仓与螺纹套管固定连接,通过液压仓中液压控制实现伸缩杆伸缩,伸缩杆与支撑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和反力板连接,力传感器固定在反力板上。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桩身质量可靠,效果佳。组合式钢护筒在
径向液压伸缩装置作用下可实现径向伸缩,通过控制啮合锥齿的相对位置实现组合式钢护筒的收缩和扩张,保证了组合式钢护筒内侧的直径精确可控,使钢护筒内径与设计桩径一致,保证了桩身的完整性避免跑浆漏浆现象。(2)智能化控制钢护筒扩张。径向液压伸缩装置的三个反力板都安装有力传感器,通过力传感器可判断移动啮合锥尺个数,及受力是否均匀,保证钢护筒扩张状态下的稳定性,精确控制组合式钢护筒的扩张。(3)适应性广,能连续穿越多层串珠状非填充深大溶洞。该装置可实现径向伸缩,进出溶洞不受限制,将上部溶洞处理完成后,循环操作,可连续穿越无填充多层串珠状溶洞。(4)费用低。只需要在溶洞位置下放组合式钢护筒,钢护筒短且质量可控,较通长式钢护筒费用低,跑浆现象少,适应不规则的溶洞,特别是对于多层深大溶洞节省费用更多。(5)工期短。钢护筒提前预制,当钻机钻穿溶洞顶板后,可立即实现组合式钢护筒的下放,安装到位后可继续进行钻进。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桩基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施工处理组合式径向可伸缩装置的工作状态图,(a)是上层溶洞处理,(b)是下层溶洞处理。
[0012]图2是组合式钢护筒图。
[0013]图3是啮合锥齿图。
[0014]图4是孔口定位装置图,其中,(a)是主视图,(b)是俯视图。
[0015]图5是径向液压伸缩装置图。
[0016]图6是径向液压伸缩装置和连接杆的连接图。
[0017]图7是反力板图。
[0018]图8是连接杆图。
[0019]图9是径向液压伸缩装置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参照图1~图9,一种桩基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施工处理组合式径向可伸缩装置,包括外圈钢护筒1、内圈钢护筒2、啮合锥齿条3

1、啮合锥齿3

2、连接杆4、上层溶洞5

1、下层溶洞5

2、孔口定位装置6、螺纹段7、L形固定圆环8、对拉杆9、中心套管10、液压仓11、伸缩杆12、反力板13、力传感器14、螺栓15、支撑杆16、螺纹套管17、螺纹连接套管18、径向液压伸缩装置19和设计桩径20。
[0022]孔口定位装置的L形固定圆环8、对拉杆9和中心套管10通过热焊安装固定;啮合锥齿条3

1和啮合锥齿3

2通过焊接分别固定在外圈钢护筒1及内圈钢护筒2上,外圈钢护筒1和内圈钢护筒2通过啮合锥齿条3

1和啮合锥齿3

2连接;不同数量及规格的连接杆4通过螺纹连接套管18连接,满足不同深度溶洞处理要求,连接好的连接杆一端穿过孔口定位装置,另一端连接径向液压伸缩装置19中的螺纹套管17;液压仓11与螺纹套管17焊接,通过液压仓11里液压改变实现伸缩杆12的伸长和缩短,反力板13和支撑杆16同样焊接固定,力传感器14固定在反力板13上,螺栓15将伸缩杆12和支撑杆16连接为整体。
[0023]某建筑基础采用灌注桩基础,采用中风化灰岩作为持力层,桩径1100mm有402根,桩径700mm有363根,在中等风化灰岩中有溶洞分布,洞高0.30~10.00m,且存在串珠状溶
洞,勘探见洞率高达46.6%。其中4#桩直径1100mm,桩长31.6m,穿越双层无填充溶洞,洞高分别是3m、7m,溶洞中心位于

10.8m和

20.5m处。采用通长式钢护筒用材多且工期长,所需要费用高,而且溶洞处于硬岩中,钢护筒难以施打,影响成桩质量和施工进度,施工设备要求高,操作复杂。利用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桩基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施工的径向可伸缩装置可以方便、快速、高质量的解决无填充深大硬岩溶洞的桩基施工难题。
[0024]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是:
[0025](a)桩基施工前根据超前勘探确定上层和下层溶洞高度分别为3m和7m,溶洞中心分别位于

10.8m和

20.5m处,设计桩径1100mm。根据公式(1

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施工处理组合式径向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可伸缩装置包括组合式钢护筒、连接杆、孔口定位装置和径向液压伸缩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穿过孔口定位装置中的中心套管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径向液压伸缩装置连接,所述径向液压伸缩装置的反力板支承在所述组合式钢护筒内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施工处理组合式径向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钢护筒包括内圈钢护筒和外圈钢护筒,啮合锥齿分别通过热焊固定在内圈钢护筒和外圈钢护筒上,外圈钢护筒和内圈钢护筒通过啮合锥齿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桩基非填充深大硬岩溶洞施工处理组合式径向可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战友谢况琴邹宝平朱剑锋陶燕丽赵昕葛政刘冶平邓永恒姜茗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