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侧半月板损伤缝合快速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88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侧半月板损伤缝合快速定位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一端开设有长方形通孔,手柄通过长方形通孔间隙配合有定位杆,基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柄远离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瞄准弓,瞄准弓为圆弧形杆,定位杆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向末端逐渐变细汇聚为一点,瞄准弓的圆心和定位杆的末端共点,瞄准弓上设置有两根引导管,引导管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穿刺针通过引导管,两个通孔的中轴线也汇聚于瞄准弓的圆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穿刺针可以通过引导管上的通孔精确地到达半月板缝合位置处,从而避免了术中需要反复穿刺损伤的位点,对局部软组织损伤较大的问题。伤较大的问题。伤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侧半月板损伤缝合快速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侧半月板损伤缝合快速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半月板是关节内纤维软骨结构,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吸收震荡、控制胫骨的前移、润滑关节以及存在的本体感受器。因为半月板有如此多的功能,同时还存在半月板切除后发生骨关节炎的相关风险,临床在治疗半月板撕裂时应该尽可能缝合修复损伤的半月板组织。临床上目前医学共识是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手术在关节镜监控下操作完成,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微创手术修复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
[0003]我们采用ISAKOS分类,综合考虑到半月板节病损的长度、深度以及部位。半月板按照其宽度,可以分为3个区域:一区,滑膜

半月板结合部,或称红

红区域(red
‑‑
red zone);二区,红

白区(red

white zone);三区,半月板游离缘,或称白白区(white

white zone)。按照半月板的前后解剖位置,分为前角、体部、后角。根据半月板撕裂的表现,分为垂直、水平、放射状、舌瓣样、复合型以及盘状半月板。关节镜的普及以及患者对微创手术的需求,促使许多半月板缝合术的诞生。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有些基本原则必须遵守:

病损部位应该打磨,使损伤半月板组织新鲜化,以便形成血管通路,促进愈合;

应清除损伤严重,无血运的半月板组织;
r/>膝关节必须是稳定的或者要施行稳定手术。对于有血运的、存在可能愈合的半月板组织,如红区、红白区,有手术缝合修复的必要性。
[0004]临床采用的半月板缝合技术包括以下几种:切开技术(De Haven)、内

外缝合技术(inside
‑‑
out,Henning)、外

内技缝合术(outside
‑‑
in,Warren)、全内缝合技术(all

inside,Morgan)。外

内缝合技术(outside
‑‑
in)为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的标准技术之一,该方法缝合牢固,可对体部和前角、后角进行缝合,但该方法精确定位缝合位置较困难,技术要求较高,术中需要反复穿刺损伤的位点,对局部软组织损伤较大,手术时间根据定位缝合位置时间会适当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外

内缝合技术精确定位缝合位置较困难的不足,提供一种内侧半月板损伤缝合快速定位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侧半月板损伤缝合快速定位装置,包括基座、瞄准弓、定位杆、引导管、通孔和手柄,所述基座一端开设有定位通孔,手柄通过定位通孔间隙配合有定位杆,基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远离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瞄准弓,手柄和瞄准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瞄准弓为圆弧形杆,所述定位杆为一长扁形的直杆,定位杆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向末端逐渐变细汇聚为一点,所述瞄准弓的圆心和定位杆的末端共点,瞄准弓上设置有两根引导管,所述引导管为空心管,引导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刺针通过引导管,两个通孔的中轴线也汇聚于瞄准弓的圆心。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两根引导管上的通孔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a为18~25
°

[0008]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基座的长度为10cm,手柄的长度为6cm。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引导管两侧断面的直径为6mm,通孔的直径为1.3mm,引导管的长度为6cm。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半月板损伤缝合手术中用定位杆定位半月板损伤部位,由于瞄准弓的圆心和定位杆的末端共点,使得穿刺针可以通过引导管上的通孔精确地到达半月板缝合位置处,从而避免了术中需要反复穿刺损伤的位点,对局部软组织损伤较大的问题;通过缝合线对半月板损伤部位的上下端进行环形固定,可牢固稳定半月板,较少半月板损伤后缝隙,增加损伤组织的接触面,促进半月板愈合。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引导管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基座1、瞄准弓2、定位杆3、引导管4、通孔41、手柄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一种内侧半月板损伤缝合快速定位装置,包括基座1、瞄准弓2、定位杆3、引导管4、通孔41和手柄5,所述基座1一端开设有定位通孔,手柄5通过定位通孔间隙配合有定位杆3,基座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5,所述手柄5远离基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瞄准弓2,手柄5和瞄准弓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瞄准弓2为圆弧形杆,所述定位杆3为一长扁形的直杆,便于手持定位杆3,定位杆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向末端逐渐变细汇聚为一点,所述瞄准弓2的圆心和定位杆3的末端共点,瞄准弓2上设置有两根引导管4,所述引导管4为空心管,引导管4上开设有通孔41,所述通孔41用于穿刺针通过引导管4,两个通孔41的中轴线也汇聚于瞄准弓2的圆心。
[0016]在本实施例中,两根引导管4上的通孔41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a为18~25
°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的长度为10cm,手柄5的长度为6cm。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管4两侧断面的直径为6mm,通孔41的直径为1.3mm,引导管4的长度为6cm。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首先用定位杆3末端定点在半月板损伤部分上表面,接着从后内侧关节囊外穿入穿刺针,穿刺针通过瞄准弓2上的引导管4精确地到达半月板损伤部分上表面,然后取出穿刺针的针芯,PDS线从穿刺针穿过,用同样的方法穿刺针通过瞄准弓2上的另一根引导管4精确地到达半月板损伤部分下表面,另一根PDS线从穿刺针穿过,此时从前内侧关节囊用抓线器抓出两根PDS线(内侧半月板缝合时,由外而内缝合方法会在前内侧切个0.8

1cm的切口直通关节腔,便于置入手术操作器械),PDS线尾端还保留在后内侧穿刺的皮肤外面,方便将线拉回来,抓线器抓出的两根PDS线分别绑着半月板缝线的两端,拉回PDS缝线,这样的话半月板缝线就拉入关节腔内了并环形抱住半月板,半月板缝线两端再被拉出到后内侧的穿刺皮肤外侧,最后将半月板缝线在关节囊外打结,半
月板缝线牢固稳定半月板,较少半月板损伤后缝隙,增加损伤组织的接触面,促进半月板愈合。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侧半月板损伤缝合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瞄准弓(2)、定位杆(3)、引导管(4)、通孔(41)和手柄(5),所述基座(1)一端开设有定位通孔,手柄(5)通过定位通孔间隙配合有定位杆(3),基座(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5),所述手柄(5)远离基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瞄准弓(2),手柄(5)和瞄准弓(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定位杆(3)朝向瞄准弓(2)的末端逐渐变细汇聚为一点,瞄准弓(2)上设置有两根引导管(4),所述引导管(4)为空心管,引导管(4)上开设有通孔(41),所述通孔(41)用于穿刺针通过引导管(4),两个通孔(41)的中轴线汇聚于定位杆(3)的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侧半月板损伤缝合快速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瞄准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建江陈岗徐鑫邓新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