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87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包括前模框,所述前模框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左模框,且左模框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后模框,所述后模框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右模框,且右模框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腿,且减震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双模机构,且双模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通过双模机构,可以对两种模具进行下料,有利于提高模的功能性,通过调整机构,可以对模具大小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模的实用性,通过减震机构,可以提高模结构的缓冲性能,有利于提高成品的质量,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下料模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下料是指确定制作某个设备或产品所需的材料形状、数量或质量后,从整个或整批材料中取下一定形状、数量或质量的材料的操作过程,制作金属结构零件,就必须加工零件毛坯的原料,经过钣金,放样或者编程、数控切割,将钢板,型材制作成加工制造,才能制作出金属结构件的单个零件,而制作零件的同时,又必须用到下料模结构,下料模结构是一些轻工行业不可缺少的设备,下料模结构是借助于机器运动的作用力加压于下料模具,对材料进行加工的机器,下料模结构是完成冲压工序的一种专用工具,是冲压生产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现有的下料模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下料模结构只能对一种模具进行下料,不具备较好的功能性,不能对模具的大小进行调整,实用性不高,长时间的冲压之后,下料模表面容易变形,会影响成品的质量,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包括前模框,所述前模框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左模框,且左模框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后模框,所述后模框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右模框,且右模框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腿,且减震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双模机构,且双模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调整机构。
[0005]优选的,所述双模机构包括第一螺栓、第一下料模、下底板、第二下料模与第二螺栓,所述第一下料模与第二下料模均位于下底板的上端外表面,且第一下料模位于第二下料模的一侧。
[0006]优选的,所述下底板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下料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下底板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下料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左定位块、前滑轨、后滑轨与右定位块,所述左定位块与右定位块均位于后滑轨的前端外表面,且左定位块位于右定位块的一侧,所述前滑轨位于左定位块的前端外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后滑轨的前端外表面通过齿轮与左定位块的后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右定位块的前端外表面通过齿轮与前滑轨的后端外表面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胶、粘接剂、减震弹簧、缓冲垫圈与底座,所述缓冲垫圈位于底座的上端外表面,且缓冲垫圈位于减震弹簧的下端外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缓冲垫圈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且缓冲垫圈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粘接剂与减震弹簧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调整机构的下端外表面与双模机构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双模机构的下端外表面与减震机构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通过设置的双模机构,可以对两种模具进行下料,有利于提高下料模的功能性,该模结构一左一右分别设有第一下料模与第二下料模,分别由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固定住,分别对第一下料模与第二下料模进行拆装和维护,且第一下料模与第二下料模是不同类型的模具,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单独工作,该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通过设置的调整机构,可以对模具大小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下料模的实用性,在第一下料模与第二下料模表面都设有左定位块与右定位块,都在前滑轨和后滑轨上面,在齿轮的作用下,左定位块与右定位块在前滑轨和后滑轨上面运动,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模具的大小,该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可以提高下料模结构表面的缓冲性能,有利于提高成品的质量,在下垫板与底座之间通过固定胶设有缓冲垫圈,在缓冲垫圈上面通过粘接剂固定设有减震弹簧,通过缓冲垫圈与减震弹簧提供的减震缓冲能力,在工作时,可以对模结构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下料模结构工作完成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中双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中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前模框,2、左模框,3、后模框,4、右模框,5、下垫板,6、支撑腿,7、双模机构,701、第一螺栓,702、第一下料模,703、下底板,704、第二下料模,705、第二螺栓,8、调整机构,801、左定位块,802、前滑轨,803、后滑轨,804、右定位块,9、减震机构,901、固定胶,902、粘接剂,903、减震弹簧,904、缓冲垫圈,90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前模框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左模框2,且左模框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后模框3,后模框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右模框4,且右模框4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机构9,减震机构9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腿6,且减震机构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垫板5,下垫板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双模机构7,且双模机构7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调整机构8,双模机构7包括第一螺栓701、第一下料模702、下底板703、第二下料模704与第二螺栓705,第一下料模702与第二下料模704均位于下底板703的上端外表面,且第一下料模702位于第二下料模704的一侧,可以对两种模具进行下料,下底板703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第一螺栓701与第一下料模70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且下底板703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第二螺栓705与第二下料模70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下料模的功能性,调整机构8包括左定位块801、前滑轨802、后滑轨803与右定位块804,左定位块801与右定位块804均位于后滑轨803的前端外表面,且左定位块801位于右定位块804的一侧,前滑轨802位于左定位块801的前端外表面,可以对模具大小进行调节,后滑轨803的前端外表面通过齿轮与左定位块801的后端外表面滑动连接,右定位块804的前端外表面通过齿轮与前滑轨802的后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利于提高下料模的实用性,减震机构9包括固定胶901、粘接剂902、减震弹簧903、缓冲垫圈904与底座905,缓冲垫圈904位于底座905的上端外表面,且缓冲垫圈904位于减震弹簧903的下端外表面,可以提高下料模结构表面的缓冲性能,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包括前模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框(1)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左模框(2),且左模框(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后模框(3),所述后模框(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右模框(4),且右模框(4)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机构(9),所述减震机构(9)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腿(6),且减震机构(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垫板(5),所述下垫板(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双模机构(7),且双模机构(7)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调整机构(8),所述双模机构(7)包括第一螺栓(701)、第一下料模(702)、下底板(703)、第二下料模(704)与第二螺栓(705),所述第一下料模(702)与第二下料模(704)均位于下底板(703)的上端外表面,且第一下料模(702)位于第二下料模(704)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703)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第一螺栓(701)与第一下料模(70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且下底板(703)的上端外表面通过第二螺栓(705)与第二下料模(70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料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8)包括左定位块(801)、前滑轨(802)、后滑轨(803)与右定位块(804),所述左定位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伟杨军场杨知广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涵佳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