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金铭专利>正文

一种直推式短行程制动电磁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688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推式短行程制动电磁铁,由轭铁、下盖、固定推杆、活动推杆、衔铁、弹簧、绝缘屏蔽、起动和保持线圈、保持电源和起动电路组成。其特点是:感应电势得到了利用,提高电磁力1.4倍,两线圈感应电势不能偶和,减少了元件击穿,起动电流能可靠切断,线圈不易烧坏,电磁运动力得到了利用,安装间隙为零时,产品仍能正常工作,还能节电、节铜、节铁,因此它是一种体积小、成本低、性能优良的产品。(*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推式短行程制动电磁铁,可广泛应用于起重运输设备的制动中,属低压电器和电子
现有的直推式短行程制动电磁铁,在技术方案中有以下不足之处1、起动保持两个线圈的感应电势相互偶合,元件易击穿。2、起动电流用全波直流,电流过零切断的可靠性差,易烧坏线圈。3、用全波直流起动,线圈的感应电势能量不能得到较大的利用,电磁力小,线圈用铜多,产品体积大。4、制动架的顶杆与制动电磁铁推杆之间2-3毫米安装间隙,使用中常因刹车块磨损,或部件螺丝受振松动而变小,造成推力减小烧坏电机,特别是常因安装间隙调整问题产品不能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工作可靠,不易损坏,节材节能的直推式短行程制动电磁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由轭铁、下盖、装有固定推杆的街铁、弹簧、活动推杆、起动和保持线圈、保持电源和起动电路组成。轭铁内放置起动线圈和保持线圈,两线圈分别与保持电源和起动电路相联接。两线圈之间设置接地的绝缘屏敝,防止感应电势相互偶和。装有固定推杆的衔铁,装在起动线圈孔内和轭铁内磁极的孔内,弹簧一端与轭铁内磁极接触,另一端装在衔铁孔内,然后用螺栓将下盖与轭铁固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推式短行程制动电磁铁,由轭铁2、下盖4、固定推杆13、衔铁5、弹簧6、活动推杆10、起动线圈7、保持线圈9、绝缘屏敝8、继流二极管D↓[1]、D↓[2]、单向可控硅D↓[3]、整流二极管D↓[4]、触发电路14、延切电路15所组成,其特征是:保持线圈9与保持电源1的输出端相接,保持电源1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并接,继流二极管D↓[1]与保持线圈9并接,保持电源1是单相全波或单相半波整流,起动线圈7与单向可控硅D↓[3]串联后与交流电源并接,触发电路14接在单向可控硅D↓[3]的触发极上,触发电路14又与延切电路15相接,延切电路15、触发电路14与二极管D↓[4]串联后与交流电源并接,继流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直推式短行程制动电磁铁,由轭铁2、下盖4、固定推杆13、衔铁5、弹簧6、活动推杆10、起动线圈7、保持线圈9、绝缘屏敝8、继流二极管D1、D2、单向可控硅D3、整流二极管D4、触发电路14、延切电路15所组成,其特征是保持线圈9与保持电源1的输出端相接,保持电源1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并接,继流二极管D1与保持线圈9并接,保持电源1是单相全波或单相半波整流,起动线圈7与单向可控硅D3串联后与交流电源并接,触发电路14接在单向可控硅D3的触发极上,触发电路14又与延切电路15相接,延切电路15、触发电路14与二极管D4串联后与交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金铭陆振刚
申请(专利权)人:田金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