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导热油加热的反应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48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导热油加热的反应釜装置,包括反应釜和热油循环系统。反应釜的釜壁为双层结构,使得反应釜分为外罐体和内罐体。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设有导热油间隙腔。内罐体连接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内部设置有搅拌器和热交换盘管。搅拌器连接有搅拌电机。热交换盘管连通导热油间隙腔。导热油间隙腔连接有热油进口和冷油出口。热油进口和冷油出口连接热油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在反应釜外构筑油浴加热环境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内置的热交换盘管,进行釜内加热,从而大大增加釜内反应原料的受热面积,结合搅拌器的搅拌,使得反应釜内的反应原料受热更为均匀,化学反应更为均匀。应更为均匀。应更为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导热油加热的反应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特别涉及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水热、水解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常见的化工反应釜基本上是外部加热的,造成反应釜内部和外部温差较大,化学反应不均匀。特别是当反应釜体积较大,而反应釜内的反应原料流动性较差时,反应釜内的反应原料受热严重不均,导致化学反应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反应釜体积较大或者反应原料流动性较差时,反应釜内的反应原料受热严重不均,导致化学反应不均匀。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通过导热油加热的反应釜装置,包括反应釜和热油循环系统;所述反应釜的釜壁为双层结构,使得所述反应釜分为外罐体和内罐体;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设有导热油间隙腔;所述内罐体连接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内部设置有搅拌器和热交换盘管;所述搅拌器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热交换盘管连通所述导热油间隙腔;所述导热油间隙腔连接有热油进口和冷油出口;所述热油进口和冷油出口连接所述热油循环系统;所述热油循环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热油进口向所述导热油间隙腔注入加热后的导热油,并通过所述冷油出口抽取所述导热油间隙腔内的导热油进行再加热,形成导热油循环,进而使得注入所述导热油间隙腔的加热后的导热油通过内罐体罐壁以及所述热交换盘管的热交换对所述内罐体内的反应原料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所述内罐体内的反应原料能够在恒定温度下进行反应。
[0006]进一步,所述内罐体的罐底呈半球形结构,所述出料口连接于所述罐底的最低点;所述出料口还连接有开关阀。
[0007]进一步,所述内罐体的罐底呈倒置的锥形结构,所述出料口连接于所述罐底的最低点;所述出料口还连接有开关阀。
[0008]进一步,所述反应釜顶部设置有连接所述内罐体的搅拌轴连接口;所述搅拌器包括竖直设置的搅拌轴和连接于所述搅拌轴的若干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搅拌轴连接口后连接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上方的搅拌电机。
[0009]进一步,所述搅拌轴连接口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用于将所述搅拌轴连接口密封。
[0010]进一步,所述热交换盘管两端分别通过盘管接口连接所述内罐体并连通所述导热油间隙腔;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热交换盘管的盘绕轴心。
[0011]进一步,所述内罐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反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0012]进一步,所述搅拌电机为变频电机。
[0013]进一步,所述热油循环系统包括加热罐;所述加热罐连接有冷油进口和热油出口,内部设置有加热棒;所述热油出口通过第一油管连接所述热油进口;所述冷油出口通过第二油管连接所述冷油进口;所述第一油管上连接有循环泵。
[0014]进一步,所述循环泵为变频泵。
[0015]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一方面通过在反应釜外构筑油浴加热环境进行,另一方面通过内置的热交换盘管,进行釜内加热,从而大大增加釜内反应原料的受热面积,结合搅拌器的搅拌,使得反应釜内的反应原料受热更为均匀,化学反应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
[0018]1是反应釜,11是外罐体,12是内罐体,121是进料口,122是出料口,123是开关阀,124是搅拌轴连接口,125是密封机构,1251是罐体密封板,1252是机体密封板,126是罐底,13是导热油间隙腔,131是热油进口,132是冷油出口,14是搅拌器,141是搅拌轴,142是搅拌叶,15是热交换盘管,151是盘管接口,19是反应釜支架;
[0019]200是热油循环系统,2是加热罐,21是加热腔,211是冷油进口,212是热油出口,22是加热棒,23是加热棒连接口,24是加热棒密封塞,29是加热罐底座,31是第一油管,32是第二油管,33是循环泵;
[0020]4是搅拌电机,41是搅拌轴,49是搅拌电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如图1所示,一种通过导热油加热的反应釜装置,包括反应釜1和热油循环系统200。
[0023]反应釜1的釜壁为双层结构,使得反应釜1分为外罐体11和内罐体12。外罐体11和内罐体12之间设有导热油间隙腔13。内罐体12连接有进料口121和出料口122,内部设置有搅拌器14和热交换盘管15。
[0024]搅拌器14包括搅拌轴141和搅拌叶142。搅拌器14通过搅拌轴141连接有搅拌电机4。搅拌叶142有若干,连接于搅拌轴141。搅拌轴141呈竖直设置,位于反应釜1的中心,穿过反应釜1顶部设置的搅拌轴连接口124后,连接搅拌电机4。搅拌轴连接口124连接内罐体12,并通过密封机构125密封。密封机构125包括罐体密封板1251和机体密封板1252。搅拌电机4通过搅拌电机之间49设置在反应釜1的上方。
[0025]热交换盘管15是由导热金属管回旋盘绕成螺旋状结构而制成。热交换盘管15两端分别通过盘管接口151连接内罐体12并连通导热油间隙腔13。搅拌轴141穿过热交换盘管15的盘绕轴心,并且至少有一个搅拌叶142位于热交换盘管15的下方。
[0026]导热油间隙腔13连接有热油进口131和冷油出口132。热油进口131和冷油出口132连接热油循环系统200。热油循环系统200用于通过热油进口131向导热油间隙腔13注入加
热后的导热油,并通过冷油出口132抽取导热油间隙腔13内的导热油进行再加热,形成导热油循环,进而使得注入导热油间隙腔13的加热后的导热油通过内罐体12罐壁以及热交换盘管15的热交换对内罐体12内的反应原料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内罐体12内的反应原料能够在恒定温度下进行反应。
[0027]热油循环系统200包括加热罐2。加热罐2通过加热罐底座29设置在地面上。加热罐2连接有冷油进口211和热油出口212,内部设置有加热棒22。具体来说,加热罐2设有加热腔21。加热腔21顶部连接有加热棒连接口23。加热棒22位于加热腔21内并通过加热棒连接口23连接加热腔21之外的电源。加热棒连接口23通过加热棒密封塞24密封。热油出口212通过第一油管31连接热油进口131。冷油出口132通过第二油管32连接冷油进口211。第一油管31上连接有循环泵33。由此,经加热罐2内加热棒22加热后的导热油在循环泵33的驱动下,通过热油出口212、第一油管31和热油进口131进入导热油间隙腔13,进入导热油间隙腔13的加热后的导热油在导热油间隙腔13内流动,并通过盘管接口151,流入热交换盘管15,流入热交换盘管15的导热油再从另一端的盘管接口151流出至导热油间隙腔13内,由此,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导热油加热的反应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和热油循环系统(200);所述反应釜(1)的釜壁为双层结构,使得所述反应釜(1)分为外罐体(11)和内罐体(12);所述外罐体(11)和内罐体(12)之间设有导热油间隙腔(13);所述内罐体(12)连接有进料口(121)和出料口(122),内部设置有搅拌器(14)和热交换盘管(15);所述搅拌器(14)连接有搅拌电机(4);所述热交换盘管(15)连通所述导热油间隙腔(13);所述导热油间隙腔(13)连接有热油进口(131)和冷油出口(132);所述热油进口(131)和冷油出口(132)连接所述热油循环系统(200);所述热油循环系统(200)用于通过所述热油进口(131)向所述导热油间隙腔(13)注入加热后的导热油,并通过所述冷油出口(132)抽取所述导热油间隙腔(13)内的导热油进行再加热,形成导热油循环,进而使得注入所述导热油间隙腔(13)的加热后的导热油通过内罐体(12)罐壁以及所述热交换盘管(15)的热交换对所述内罐体(12)内的反应原料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所述内罐体(12)内的反应原料能够在恒定温度下进行反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导热油加热的反应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体(12)的罐底(126)呈半球形结构,所述出料口(122)连接于所述罐底(126)的最低点;所述出料口(122)还连接有开关阀(12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导热油加热的反应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体(12)的罐底(126)呈倒置的锥形结构,所述出料口(122)连接于所述罐底(126)的最低点;所述出料口(122)还连接有开关阀(123)。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小亮周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云启金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