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昭锋专利>正文

一种四折自动开收伞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435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折自动开收伞骨结构,通过滚轮组配合拉索的环绕,提供四折伞的自由开收,在下巢一侧设置一小滚轮及大滚轮、在上巢同侧设置一滑轮,拉索一端于中棒内接设一子弹头,另一端从中棒内向外延伸,经过小滚轮、滑轮及大滚轮五次折绕后固定于上巢,从而增加拉索的总延伸长度;通过伞骨支架组件的组合连接,使收折的伞具更加短小,便于收纳而节约空间,简化了自动开收伞具的结构,从而不易产生故障,具有构造简单、结构稳定、动力充足、故障率低、开收灵活完全等特点。开收灵活完全等特点。开收灵活完全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折自动开收伞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多折伞制作
,具体地,涉及一种四折自动开收伞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可自动开收的伞具主要是利用中棒内设置的弹簧提供弹力,配合一拉索及子弹头的连动和卡制来完成伞具的开收动作,目前各种设计虽然可以达到自动开收的效果,但是在构造上较为复杂,且拉索大部份位于中棒内环绕,容易产生故障,另外,因拉索长度不足,也有可能导致开收动力不够,进而形成不完全开收的情况发生。此时同时,现有的伞具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在开收时存在较为蓬松,占用空间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折自动开收伞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四折自动开收伞骨结构,包括中棒组件、伞骨支架组件、上巢、下巢、伞头,所述上巢固定安装于所述中棒组件的顶部,所述下巢套设于所述中棒组件的外侧并可沿中棒组件上下滑动安设有可滑动,所述伞头安装于所述中棒组件的底部,所述伞骨支架组件的上部、下部的内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上巢、下巢;
[0006]所述中棒组件包括若干相互套接的管体及设于管体内部的拉索、子弹头,所述管体由下至上包括中棒内管、中棒中内管、中棒中外管、中棒外管,所述下巢的一侧设有上下并列的小滚轮及大滚轮,所述上巢与下巢的同侧处设有上滑轮,所述拉索的一端与子弹头连接并延伸入中棒组件内,另一端从中棒组件内由上方向外经上滑轮延伸出后,向下绕经小滚轮后向上绕过上滑轮,而后向下绕过大滚轮,再向上固定连接于上巢处,如此形成五段来回绕线,增加拉索可延伸的总长度;
[0007]所述伞骨支架组件包括短槽骨、五孔丸骨、短拉线、内拉线、内主骨、外主骨、外拉线、外主骨、尾骨,所述短槽骨内端与上巢铰接、外端与五孔丸骨中段铰接,所述五孔丸骨内端与下巢铰接、外端与内主骨内端内侧铰接,所述短拉线内端与所述短槽骨外端内侧连接、外端与内主骨内端连接,所述内主骨外端与所述外主骨内端外侧铰接,所述内拉线内端与所述五孔丸骨外端内侧连接、外端与外主骨内端连接,所述外主骨外端与尾骨内端外侧铰接,所述外拉线内端与内主骨外端内侧连接、外端与尾骨内端连接。
[0008]这里,通过五折绕线的结构,使拉索的长度增加而使用于四折伞骨、四节中棒的自动开收伞,得以提高其适用性,另外,由于拉索均在中棒的同一外侧绕线,因此,可减少使用的故障率;通过四折的伞骨支架结构,使收折的伞具更加短小,便于收纳而节约空间。
[0009]为使伞具开收时尽量减少占用的空间,对内拉线的活动空间进行限制,优选的,所述内主骨中部下侧设有固定孔及与其配套的固定件,所述内拉线从所述固定孔和固定件与内主骨内侧的间隙穿过、并被限位于沿固定件及内主骨内侧之间移动。
[0010]为对外拉线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外主骨中部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朝上设有线槽,所述外拉线从所述线槽穿过、并被限位于线槽内移动。
[0011]为更好地实现伞骨支架组件各零件的连接,优选的,所述外主骨内端设有象头,所述外主骨通过象头分别与内主骨外端铰接、与内拉线外端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外主骨外端设有开叉接头,所述外主骨通过开叉接头与尾骨铰接。
[0013]优选的,所述尾骨内端设有尾接头,所述尾骨通过尾接头分别与外拉线外端连接、与外主骨的开叉接头铰接。
[0014]优选的,所述尾骨外端设有用于连接伞布的珠尾。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四折自动开收伞骨结构,通过滚轮组配合拉索的环绕,提供四折伞的自由开收,在下巢一侧设置一小滚轮及大滚轮、在上巢同侧设置一滑轮,拉索一端于中棒内接设一子弹头,另一端从中棒内向外延伸,经过小滚轮、滑轮及大滚轮五次折绕后固定于上巢,从而增加拉索的总延伸长度;通过伞骨支架组件的组合连接,使收折的伞具更加短小,便于收纳而节约空间,简化了自动开收伞具的结构,从而不易产生故障,具有构造简单、结构稳定、动力充足、故障率低、开收灵活完全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半展开状态的局部正视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半展开状态的局部左透视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折叠状态正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展开状态侧视图;
[0020]其中:1.伞头,2.下巢,3.拉索,4.上巢,5.短槽骨,6.五孔丸骨,7. 短拉线,8.内拉线,9.内主骨,10.固定孔,11.外主骨,12.象头,13.外拉线,14.滑轮,15.固定套,16.开叉接头,17.尾骨,18.尾接头,19.珠尾, 20.中棒内管,21.中棒中内管,22.中棒中外管,23.中棒外管,24.大滚轮, 25.小滚轮,26.子弹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四折自动开收伞骨结构,包括中棒组件、伞骨支架组件、上巢4、下巢2、伞头1,所述上巢4固定安装于所述中棒组件的顶部,所述下巢套设于所述中棒组件的外侧并可沿中棒组件上下滑动安设有可滑动,所述伞头1安装于所述中棒组件的底部,所述伞骨支架组件的上部、下部的内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上巢4、下巢2;
[0023]所述中棒组件包括若干相互套接的管体及设于管体内部的拉索3、子弹头 26,所述管体由下至上包括中棒内管20、中棒中内管21、中棒中外管22、中棒外管23,所述下巢2的一侧设有上下并列的小滚轮25及大滚轮24,所述上巢4与下巢2的同侧处设有上滑轮14,所述拉索3的一端与子弹头26连接并延伸入中棒组件内,另一端从中棒组件内由上方向外经
上滑轮14延伸出后,向下绕经小滚轮25后向上绕过上滑轮14,而后向下绕过大滚轮24,再向上固定连接于上巢4处,如此形成五段来回绕线,增加拉索3可延伸的总长度;
[0024]所述伞骨支架组件包括短槽骨5、五孔丸骨6、短拉线7、内拉线8、内主骨9、外主骨11、外拉线13、外主骨11、尾骨17,所述短槽骨5内端与上巢4铰接、外端与五孔丸骨6中段铰接,所述五孔丸骨6内端与下巢2铰接、外端与内主骨9内端内侧铰接,所述短拉线7内端与所述短槽骨5外端内侧连接、外端与内主骨9内端连接,所述内主骨9外端与所述外主骨11内端外侧铰接,所述内拉线8内端与所述五孔丸骨6外端内侧连接、外端与外主骨 11内端连接,所述外主骨11外端与尾骨17内端外侧铰接,所述外拉线13内端与内主骨9外端内侧连接、外端与尾骨17内端连接。
[0025]这里,通过五折绕线的结构,使拉索3的长度增加而使用于四折伞骨、四节中棒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折自动开收伞骨结构,包括中棒组件、伞骨支架组件、上巢、下巢、伞头,所述上巢固定安装于所述中棒组件的顶部,所述下巢套设于所述中棒组件的外侧并可沿中棒组件上下滑动安设有可滑动,所述伞头安装于所述中棒组件的底部,所述伞骨支架组件的上部、下部的内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上巢、下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棒组件包括若干相互套接的管体及设于管体内部的拉索、子弹头,所述管体由下至上包括中棒内管、中棒中内管、中棒中外管、中棒外管,所述下巢的一侧设有上下并列的小滚轮及大滚轮,所述上巢与下巢的同侧处设有上滑轮,所述拉索的一端与子弹头连接并延伸入中棒组件内,另一端从中棒组件内由上方向外经上滑轮延伸出后,向下绕经小滚轮后向上绕过上滑轮,而后向下绕过大滚轮,再向上固定连接于上巢处,如此形成五段来回绕线,增加拉索可延伸的总长度;所述伞骨支架组件包括短槽骨、五孔丸骨、短拉线、内拉线、内主骨、外主骨、外拉线、外主骨、尾骨,所述短槽骨内端与上巢铰接、外端与五孔丸骨中段铰接,所述五孔丸骨内端与下巢铰接、外端与内主骨内端内侧铰接,所述短拉线内端与所述短槽骨外端内侧连接、外端与内主骨内端连接,所述内主骨外端与所述外主骨内端外侧铰接,所述内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昭锋
申请(专利权)人:刘昭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