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90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髓内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顶端设置有按动块,且按动块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框架的内部焊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侧壁位于固定框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推板,在固定框架中,按动块运动通过第一弹簧带动升降柱运动,升降柱带动升降板做升降运动,升降板带动两端的滑动滚筒做升降运动,滑动滚筒带动推板运动,且推板设置有两组,推板通过第二弹簧带动运动块沿限位柱运动,并且推板升降高度与固定夹板到移动夹板的距离相等,运动块通过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工作,实现固定框架的稳定固定操作。现固定框架的稳定固定操作。现固定框架的稳定固定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


[0001]本技术涉及髓内钉
,尤其涉及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

技术介绍

[0002]髓内钉属医疗器械中的骨科内固定器械,结构具有髓内钉杆,在髓内钉杆近端设有近端锁定螺钉孔,在髓内钉杆表面设置有减压平面。在髓内钉杆表面设有一条以上呈长条形的减压平面,减压平面可从髓内钉杆近端直至髓内钉杆远端,在髓内钉杆近端设置有锁紧螺杆定位螺孔、连接套定位槽,髓内钉是股骨干骨折的首选内固定,股骨髓内钉进针点位于股骨大转子的内侧梨状窝处,髓内钉具有可以防止骨折旋转畸形、降低了内置物断裂的风险等优点。
[0003]在完成髓内钉手术之前需要用到螺旋刀片进行扩髓操作,但是目前的髓内钉螺旋刀片在工作时出现无法进行稳定固定操作的问题,导致在螺旋刀片进行扩髓时出现医疗事故,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需要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进行稳定固定操作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顶端设置有按动块,且按动块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框架的内部焊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侧壁位于固定框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下方位于升降柱的底端焊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套接有滑动滚筒,且滑动滚筒的外壁底端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侧壁焊接有运动块,且运动块的内部贯穿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壁位于运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框架外部的固定夹板,且固定夹板的下方设置有与运动块焊接有移动夹板,所述固定框架远离移动夹板的一侧焊接有抗旋框架,且抗旋框架的一侧焊接有运动框架,所述运动框架的顶端贯穿有移动杆,且移动杆的底端位于运动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运动套板,所述运动套板的内壁贯穿有与运动框架固定连接的滑动杆,所述运动套板远离滑动杆的一端焊接有电钻,且电钻的输出端安装有与贯穿抗旋框架内部的转动软轴,所述转动软轴的中间位于抗旋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单向棘轮,且单向棘轮与转动软轴连接部位固定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单向棘轮远离导向块的一端与抗旋框架的内壁旋接的单向板,且单向板的中间外壁与抗旋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抗旋框架远离电钻的一端位于转动软轴外部与抗旋框架固定连接有清理框架,且清理框架外壁设置有清理出口,所述转动软轴远离清理框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工作刀片。
[0007]优选的,所述推板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推板的位置关系为关于升降柱对称。
[0008]优选的,所述推板通过滑动滚筒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推板升降高度与固定夹板到移动夹板的距离相等。
[0009]优选的,所述运动套板通过移动杆与滑动杆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运动套板与抗旋框架相平行。
[0010]优选的,所述单向棘轮通过导向块与抗旋框架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单向棘轮与单向板紧密贴合。
[0011]优选的,所述抗旋框架的中轴线、电钻的中轴线、转动软轴、清理框架的中轴线和工作刀片的中轴线相重合。
[0012]本技术中,
[0013]1、通过设置推板,在固定框架中,按动块运动通过第一弹簧带动升降柱运动,升降柱带动升降板做升降运动,升降板带动两端的滑动滚筒做升降运动,滑动滚筒带动推板运动,且推板设置有两组,推板通过第二弹簧带动运动块沿限位柱运动,并且推板升降高度与固定夹板到移动夹板的距离相等,运动块通过移动夹板与固定夹板工作,实现固定框架的稳定固定操作;
[0014]2、通过设置单向板,电钻转动带动转动软轴转动,转动软轴通过导向块带动单向棘轮转动,单向板通过第三弹簧与单向棘轮紧密相贴,通过控制单向棘轮转动,实现对转动软轴的抗旋操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的规定框架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的抗旋框架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固定框架;2、按动块;3、升降柱;4、第一弹簧;5、升降板;6、滑动滚筒;7、推板;8、运动块;9、限位柱;10、第二弹簧;11、固定夹板;12、移动夹板;13、抗旋框架;14、运动框架;15、移动杆;16、运动套板;17、滑动杆;18、电钻;19、转动软轴;20、单向棘轮;21、导向块;22、单向板;23、第三弹簧;24、清理框架;25、清理出口;26、工作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4,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包括固定框架1,固定框架1的顶端设置有按动块2,且按动块2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框架1的内部焊接有升降柱3,升降柱3的侧壁位于固定框架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4,且第一弹簧4的下方位于升降柱3的
底端焊接有升降板5,升降板5的两端套接有滑动滚筒6,且滑动滚筒6的外壁底端滑动连接有推板7,推板7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推板7的位置关系为关于升降柱3对称,通过升降柱3运动带动升降板5两端的滑动滚筒6运动,滑动滚筒6带动两组推板7运动,实现固定框架1的稳定固定操作,推板7通过滑动滚筒6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推板7升降高度与固定夹板11到移动夹板12的距离相等,通过控制推板7的升降高度控制移动夹板12的运动距离,实现对固定框架1的固定操作,推板7的侧壁焊接有运动块8,且运动块8的内部贯穿有限位柱9,限位柱9的外壁位于运动块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限位柱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框架1外部的固定夹板11,且固定夹板11的下方设置有与运动块8焊接有移动夹板12,固定框架1远离移动夹板12的一侧焊接有抗旋框架13,且抗旋框架13的一侧焊接有运动框架14,运动框架14的顶端贯穿有移动杆15,且移动杆15的底端位于运动框架14的内部设置有运动套板16,运动套板16通过移动杆15与滑动杆17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运动套板16与抗旋框架13相平行,通过移动杆15带动运动套板16沿滑动杆17滑动,实现对转动软轴19的精准进量控制,运动套板16的内壁贯穿有与运动框架14固定连接的滑动杆17,运动套板16远离滑动杆17的一端焊接有电钻18,且电钻18的输出端安装有与贯穿抗旋框架13内部的转动软轴19,转动软轴19的中间位于抗旋框架13的内部设置有单向棘轮20,且单向棘轮20与转动软轴19连接部位固定安装有导向块21,单向棘轮20通过导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探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螺旋刀片,包括固定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顶端设置有按动块(2),且按动块(2)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框架(1)的内部焊接有升降柱(3),所述升降柱(3)的侧壁位于固定框架(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4),且第一弹簧(4)的下方位于升降柱(3)的底端焊接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的两端套接有滑动滚筒(6),且滑动滚筒(6)的外壁底端滑动连接有推板(7),所述推板(7)的侧壁焊接有运动块(8),且运动块(8)的内部贯穿有限位柱(9),所述限位柱(9)的外壁位于运动块(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0),所述限位柱(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框架(1)外部的固定夹板(11),且固定夹板(11)的下方设置有与运动块(8)焊接有移动夹板(12),所述固定框架(1)远离移动夹板(12)的一侧焊接有抗旋框架(13),且抗旋框架(13)的一侧焊接有运动框架(14),所述运动框架(14)的顶端贯穿有移动杆(15),且移动杆(15)的底端位于运动框架(14)的内部设置有运动套板(16),所述运动套板(16)的内壁贯穿有与运动框架(14)固定连接的滑动杆(17),所述运动套板(16)远离滑动杆(17)的一端焊接有电钻(18),且电钻(18)的输出端安装有与贯穿抗旋框架(13)内部的转动软轴(19),所述转动软轴(19)的中间位于抗旋框架(13)的内部设置有单向棘轮(20),且单向棘轮(20)与转动软轴(19)连接部位固定安装有导向块(21),所述单向棘轮(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巧娟李响赵雅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卫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